




土地荒漠化問題是全球重大環境演變問題之一。據聯合國公布的資料,目前荒漠化已影響到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和三分之一的陸地,而且每年以5-7萬平方千米的速度擴展,造成經濟損失每年達420億美元。中國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危害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荒漠化土地面積為262.2萬平方千米,占我國國土面積的27.3%。土地荒漠化已成為制約我國特別是西部地區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因素。監測并預測土地荒漠化的發展趨勢,掌握其動態變化的規律及驅動力,對土地荒漠化程度進行評估分級,為荒漠化綜合治理、全面規劃、管理決策提供實時資料和動態信息,成為荒漠化研究的重要內容。
一、鄂爾多斯市荒漠化動態分析
土地荒漠化面積的變化可以反映鄂爾多斯市2000—2009年間不同程度荒漠化土地面積變化的總態勢。圖1為鄂爾多斯不同年份不同程度荒漠化土地面積變化圖。從圖中可看出2000年以來荒漠化發展。2000—2009年荒漠化總面積增加了96513.14公頃,其中輕度風蝕荒漠化面積減少了111350.56公頃,但中度風蝕荒漠化與中度風蝕荒漠化總面積分別增加了213933.33公頃和59168.56公頃。而其他類型的荒漠化面積減少了65238.19公頃。趨勢是雖然局部荒漠化土地得到遏制,但荒漠化總面積在增加。
總的來看,2000—2009年來,水域的面積持續減少,沼澤地也有少量的減少。未荒漠化土地以少量變為輕度荒漠化或不變為主。輕度、中度、重度荒漠化土地以逆轉或不變為主。城鎮、工礦、居民點用地有少量的變為未荒漠化土地或變為荒漠化土地。
二、荒漠化動態變化與氣候
鄂爾多斯2000-2009年之間荒漠化土地變化總趨勢是荒漠化土地面積再增加,但輕度荒漠化土地面積減少,中度荒漠化、重度荒漠化土地面積在增加,表明該地區荒漠化發展雖整體得到遏制,局部地區得到逆轉,但總的變化趨勢不容樂觀。本文認為鄂爾多斯荒漠化土地的動態變化的原因多種多樣,試從氣候變化方面進行探討。
影響荒漠化變化的氣候因素包括降雨量、蒸發量、大風日數及氣溫的變化等。本文利用鄂爾多斯四個旗的1980-2006年的降雨量、蒸發量、風速、氣溫數等氣象資料的基礎上進行了荒漠化動態變化的氣候原因分析。
(一)降水與荒漠化
鄂爾多斯地區屬于典型的中溫帶半干旱大陸性氣候,干旱、大風,無霜期短,晝夜溫差大,冬季漫長寒冷,夏季溫熱干燥。降雨量分配不均及變化大是荒漠化的主要原因之一。1980—2006年降雨量的變化幅度在199.24—399.38mm之間。由BIxqGu4ICmrneSvOqOfUqw==圖2可知研究區的年、月降雨量非常不穩定,雨多發生洪災,雨少形成旱災。夏季降雨量多過春季降雨量。牧草的返青期降雨量少,春旱限制了牧草的生長,降低牧草的質量,強化了荒漠化發展的可能性。
(二)氣溫與荒漠化
溫度作為一個主要氣候因子對環境狀況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溫度影響無霜期,10℃以上積溫、蒸發量等,這些因子對植物的生長有很大的影響。根據鄂爾多斯四個旗的1980-2006年的氣象數據,從圖3可看出,年平均氣溫緩慢上升。降雨量變化不大而年均氣溫有上升趨勢,這導致了蒸發量的增加。使得水域蒸發量變大,水域面積減少。而蒸發量多過降雨量對植物生長也是不利的。
(三)蒸發量與荒漠化
鄂爾多斯四個旗的1980-2006年間蒸發量在475.1至2910.7mm之間變動,而降雨量的變化幅度為199.24至399.38mm之間,蒸發量遠遠大于降雨量。干燥度一般反映各地區的干濕程度,即指植物的最大蒸發量與降雨量之比,計算公式為K=E/R。K為干燥度,E為蒸發量,R為同期降雨量。K大于1,表示降雨量不足需求,K小于1,表示降雨量有余。以伊金霍洛旗為例,1980-2006年的干燥度范圍為1.2至12.7,表明降雨量不能滿足植物的生長。
總之,1980-2006年間氣溫的特點是明顯升高并且不穩定,變率大,在降水變化不大的情況下,增加了蒸發量,使得地表長期處于干燥、疏松,這有利于荒漠化的發展。特別是冬季氣溫偏高,土壤粘度降低,抗風蝕能力減弱,容易形成風蝕荒漠化。
(四)大風日數與荒漠化
風是荒漠化形成的最主要動力因素之一,圖標沙化、土壤風蝕、營養成分損失、風沙災害,其動力均源于風,風在荒漠化過程中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鄂爾多斯土地退化的主要自然營力之一就是風力,即風蝕、風積作用。土地荒漠化的成因不論是草場過度放牧還是開墾草場,都與風力作用下的土壤侵蝕過程緊密相關。超載放牧牲畜過度啃食和踐踏,開墾土地等破壞地表,使地面植被覆蓋下降,造成風蝕的突破口,抗風能力減弱而加速土地的退化。從圖5中可看出春季風速大又多,并且這一季節干旱少雨,大風、干旱時間上的同步性,加重了荒漠化的擴展。這個時期,土地植被覆蓋小,農田沒有莊家的保護,地表裸露,極易風蝕。
綜上所述,氣候是影響鄂爾多斯土地荒漠化的重要因素,其通過降雨量、氣溫的變化、蒸發量、風速等因子影響荒漠化。研究區降雨少并且變率大,光照充足蒸發強勁、地表干燥、大風頻繁,容易發生風蝕荒漠化。近年來,區域氣溫逐漸升高,降雨量不穩定,特別是春季土地裸露、干旱大風加速了荒漠化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