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97年到2011年,重慶地區生產總值從1375億元到10011.13億元,增長7倍;財政收入從74.53億元到2908.8億元,增長39倍;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5323元到2025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從1643元到6480元,分別增長近4倍;實際利用外資從9.41億美元到105.29億美元,增長近11倍……這一長串激動人心的數據,凝聚著3000多萬巴渝兒女的智慧和汗水。在隆重慶祝重慶直轄15周年、召開第四次黨代會的喜慶時刻,翻看這份來之不易的成績單,著實讓人振奮!
越是喜慶時刻,越要頭腦清醒。直轄15年來,從縱向看,重慶發展變化巨大,但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要求,特別是對照“314”總體部署和國務院2009年3號文件的要求,依然任重道遠;從橫向看,重慶與東部發達地區相比,差距不僅沒有縮小,很多方面還在擴大,即便是與西部地區相比,重慶的位置也沒有明顯變化。經過15年的“爬坡上坎”,重慶盡管站到了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但任務依然十分艱巨,必須推進更高水平科學發展。
推進重慶更高水平科學發展,要在“科學發展”上做文章。科學發展觀從提出到貫徹落實已近十年,但在一些地方并沒有真正落地、全面落地。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一些領導干部對科學發展觀的理解還不深刻、不全面。為了從思想上解決這一重大問題,市委最近連續舉辦了科學發展報告會、全面加強黨的建設專題講座等,其目的就是要正本清源,真正讓科學發展觀入腦入心,為推進重慶更高水平科學發展奠定堅實的思想基礎。推進重慶更高水平科學發展,一定要緊緊圍繞“主題主線”,牢牢把握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制定更加有效的政策,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切實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讓重慶發展得更好。
推進重慶更高水平科學發展,要在“更高水平”上想辦法?!案咚健保w現在發展的思路和目標上——要通過深入分析重慶當前的歷史方位和未來的發展形勢,提出既符合中央要求,又切合重慶實際的發展思路和目標;體現在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上——要妥善處理經濟發展的速度與質量、效益之間的辯證關系,真正做到又好又快、好字當頭;體現在發展的方法和途徑上——要真正做到全面協調可持續,做到統籌兼顧,既抓好第一要務,切實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又統籌推進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以及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確保重慶各項事業都能實現更高水平的科學發展。
推進重慶更高水平科學發展,要在“改善民生”上下功夫。推進更高水平科學發展,必須順應全市人民過上更好生活新期待,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讓經濟社會發展成果惠及重慶人民。直轄15年來,重慶在穩定擴大就業、建設公租房、改革農民工戶籍制度和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等多項民生工作上取得積極進展,城鄉養老、醫療保險實現全覆蓋,基本公共服務體系逐步完善,解決了一些人民群眾關心的急事難事,但與GDP、財政收入等經濟指標的增幅相比,城鄉居民收入的增幅還較低,一些困擾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的民生問題還急需解決。推進更高水平的科學發展,一定要把中央的要求、重慶的實際和老百姓的急需結合起來,緊緊抓住就業、教育、社保、住房、收入分配等重點環節,注重用改革的思路、用市場的辦法,按照發展的規律來抓好民生,在一些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新的成效,讓重慶老百姓的日子過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