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至12日,在重慶舉行的2012年中國企業家年會暨兩江論壇,600多位嘉賓歡聚重慶,以“可持續發展與企業家責任”等話題為主題,發表真知灼見,掀起了一場“頭腦風暴”。
當前國際經濟社會發展環境復雜多變,中央強調,越是形勢復雜多變,越要頭腦清醒、立場堅定;越是面對風險挑戰,越要迎難而上、奮發有為。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和重慶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本次企業家年會暨兩江論壇,就是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精神,大力弘揚“可持續發展”,引導企業加快推進轉型升級。
本次年會暨論壇碰撞出的很多真知灼見,值得正處于改革發展關鍵時期的重慶學習和借鑒。
實體經濟才是發展的根基
希望廣大企業和企業家要注重發展實體經濟,加快結構調整,加強經營管理,做強主業,做實主體。要注重增強核心競爭力,完善經營機制、管理體制和創新體系,更加重視技術改造,更加重視技術創新,促進企業轉型升級。要注重提升產品質量,堅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加強質量建設,強化質量主體責任意識,加強全過程、全方位的質量管理,不斷提升整體質量水平。要注重加強品牌建設,不斷增強品牌意識,著力培育品牌內涵,著力維護品牌形象,建立健全品牌發展長效機制,推動品牌知名化、國際化。要注重承擔社會責任,堅持以人為本,堅持可持續發展,穩定和擴大就業,大力推進節能減排,以優質產品和服務回饋社會。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重慶市委書記張德江
去年四季度以來,我國相當一部分企業增長放緩,效益下降明顯。在這種形勢下,實體經濟領域的廣大企業家,應當將轉型升級的主要精力集中到技術提升、管理進步、商業模式創新、核心能力提升方面上來,堅定不移地走實業興國的道路。
——中國企業聯合會會長、中國企業家協會會長王忠禹
一個地區、一個城市要實現可持續發展,一是要抓好實體經濟的發展,解決好就業問題。二是各種所有制的企業要共同發展,要致力于推動市場主體多元化,促進國有、民營、外資企業齊頭并進。三是要降低稅費、物流和金融融通成本,努力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重慶市委副書記、市長黃奇帆
工業是實體經濟的主體,是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的主戰場。工業轉型升級能否取得實效,關鍵在于能否激發企業的發展活力和創新能力,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企業大集團,加快“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建立起大企業和中小企業協調發展的良好局面。
——工信部總經濟師周子學
以對歐貿易中心促內陸開放
重慶兩江新區構建對歐貿易新平臺,既符合國家的開放戰略,也能在開放方面揚長避短,發揮出自身優勢。同時也會引起歐盟各國的關注,吸引大量中國和歐盟企業參與其中。
——商務部歐洲司副司長翟謙
“渝新歐”鐵路重新激活了“絲綢之路”,這條鐵路將更多貨物直接運至歐洲消費者手中,重慶和中國西部將相應成為推動歐盟貿易發展的一臺重要的發動機。
——歐盟駐華代表團第一秘書司馬睿
歐盟商會將全力支持重慶兩江新區打造對歐貿易中心,并于近期在渝開設分會,加強協調和服務,進一步提高會員企業對重慶的關注度,加大投資和貿易的力度。
——中國歐盟商會副主席馬玉麟
未來十年,中歐貿易將占到世界貿易的50%,而物流園是對歐貿易中心的重要存在形式。重慶物流倉庫的發展與芝加哥等城市相比,差距很大。目前,芝加哥人均擁有甲級倉庫約為2平方米,而重慶不到0.02平方米,這說明未來重慶物流產業的發展潛力很大,機會就在差距中產生。
——美國安博公司中國區副總裁杜洪旭
可持續發展之路需要政企合作
當前中國企業正處于高速發展階段,因此,完全可以通過與公共機構建立伙伴關系,對社會作出更大的貢獻。目前,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與中國企業在這方面已有不少成功案例。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代表處國別主任白樺
政府和企業有兩種合作,一是規劃引導,二是合作重點應該在可持續發展領域,包括文化、公共服務、排水、供水、清潔水源等等,合作方式就是:企業投資,政府購買服務。
——重慶市發改委副主任黃朝永
哪些領域可開展合作?社會事業領域擁有更多可能。可口可樂公司就在這方面進行了很多探索。
——可口可樂公司大中華局兼韓國副總監張華瑩
任何合作關系中,雙方對彼此的信任度顯得尤為重要,政企合作也不例外。要想建立信任,政府和企業需要達成價值觀的認同。好比發展某汽車項目,能為該地區、為國家的未來帶來什么好處,雙方需要達成共識,這樣才能更好地激發企業的參與積極性,提高執行力。
——匹克集團董事長許景南
在每件事情上,不管是政企合作的哪個方面,都應該問一句“我們是不是在為人民服務”。
——哈佛公共衛生學院前院長布魯姆
做一個有社會責任的企業家
當前,我們應該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強調企業家的責任,強調企業家本身的素質提升,倡導企業領導人從轉型的被動執行者變為轉型的驅動者,通過企業家的轉型帶動企業的轉型。
——中國企業聯合會會長、中國企業家協會會長王忠禹
百年不衰企業有一個共同點:不以追求利潤為唯一目標,而是把超越利潤的社會責任當作目標。所以,中國企業如果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就一定要堅定不移地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并通過創新實現可持續發展,不該做的事堅決不做,不該賺的錢堅決不賺。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偉
企業家責任,我認為就是企業家精神。企業家精神是什么?破壞性創新。企業要想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趕上時代節拍,必須破壞自己,要永遠“自以為非”,挑戰自我、戰勝自我,不斷調整發展策略。
——海爾集團首席執行官張瑞敏
中國企業家履行自己社會責任的方式,首先要做的是把自己的企業做好、做強、做大、做長遠,多解決就業問題。另外就是誠信、弘揚社會正氣,多參與社會公益慈善活動,濕潤社會空氣。
——聯想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柳傳志
依法納稅是企業需要履行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責任。企業在動用那么多的社會資源后,最大的使命就是合法創造最大利潤,并依法繳稅。
——怡和(中國)有限公司主席許立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