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的一天,重慶東港造船廠。
“ …… ……”電火花在焊槍下噴涌而出,工人們正在趕造兩艘排水量在萬噸以上的豪華游輪。
重慶新世紀游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彭建虎站在船體之上,巡視著。
笑,占據了他的整張臉。
一個民營企業,一口氣造兩艘豪華游輪,龐大資金從何而來?
“我們已經上市了,不差錢。”彭建虎一語道破天機。
“船王”之困
高峰夾峙,灘礁棋布,水流洶涌。
2006年的一天,置身三峽的彭建虎,卻無心欣賞壯觀的三峽風光。
面對巨大的三峽旅游“蛋糕”,彭建虎卻有心無力。
作為一家游輪旅游公司所有者,此時,彭建虎手中只有三艘游輪,其中兩艘的業務還包銷給了瑞士維京公司。
“我的‘船王’頭銜,不過是浪得虛名。”彭建虎一聲嘆息。
而此時,彭建虎卻有兩大競爭對手——長江海外旅游總公司和東江實業有限公司。
其中,長江海外在2003年時就擁有了11艘游輪,東江實業則有5艘。
“我要造船。”彭建虎痛下決心,到2008年要擁有8—10艘游輪。
然而,伴隨宏偉計劃而來的,是沉重的財務負擔。
“建造一艘頂級游輪需要上億元資金。”彭建虎面露難色。
隨后,彭建虎帶著財務總監朱胤開始拜訪各個銀行——借錢造船。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各個銀行都禮貌地回絕了彭建虎。
銀行的回絕也并非沒有道理——此時的新世紀游輪公司資產負債率高達60%,每年要償還的利息就高達500多萬元。
“船王”的造船夢行將破滅。
股份改造
一天,彭建虎向南岸區財政局吐露了自己的苦衷。
“上市吧。”南岸區財政局給彭建虎指了一條路。
“可是,我們實力太薄弱了。”彭建虎拘謹地說。
彭建虎的不自信源于公司拿不出手的業績——此時的新世紀游輪公司,年營業額只有8000萬元。
“你們可以選擇在創業板上市啊!”區財政局一語點醒夢中人。
創業板即中小企業板,是深圳證券交易所專門設置的中小型公司聚集板塊,被視為中國未來的“納斯達克”。
“可是,我們只是一家中小型民營企業,不懂上市流程呀。”彭建虎再露難色。
“政府會全力支持你的。”
“好,我全力爭取。”政府的表態,讓彭建虎吃了一顆“定心丸”。
2006年,新世紀游輪公司的上市計劃開始啟動。
“要想上市,首先得明確企業性質,明晰產權。”南岸區委、區政府沒有食言,開始不斷建言。
在區委、區政府的協助下,新世紀游輪公司開始了股份制改造。
2006年9月,彭建虎將其持有的新世紀游輪公司的51.12萬股,按每股一元的價格,轉讓給公司的六位高管。
為推進全區民營企業股份制改造,南岸區政府還出臺了各種優惠政策——在企業改制重組過程中,一次性發生的房地產、車船等權證過戶費,原則上只收取工本費;交易過戶稅費和契稅,區級部分在企業上市后全額返還給企業;因貨物出資和資產評估增值等需補交的企業所得稅,區級部分的50%在補交入庫當年返還給企業……
短短三個月,新世紀游輪公司就完成了股份制改造。
“在區政府指導下,我們邁出了上市第一步。”彭建虎眼睛開始發亮。
“太陽”壯膽
2008年的一天,國內某大型證券公司。
“新世紀游輪公司暫時不適合上市。”券商說。
彭建虎本想讓這個券商成為公司上市保薦人,沒想到券商說出如此話語。
沒有保薦人的簽字,上市夢就無法實現。
“為什么?”彭建虎追問。
“新世紀游輪公司對單一大客戶的依賴程度太高了。”券商拿出數據分析。
原來,此時的新世紀游輪公司擁有三艘游輪,其中兩艘的業務都包銷給了瑞士維京公司。
“包銷業務占總體業務收入的六成以上。”朱胤分析道。
“難道上市夢果真要破滅?”彭建虎愁容滿面。
券商開出“方子”:“再造兩艘游輪自己運營,做大分母,降低公司對單一大客戶的依賴程度。”
“可是,哪里還有錢啊!”彭建虎一聲長嘆。
就在此時,市政府推出了一個“救命”計劃——“太陽”旅游工程,決定在未來三年內打造山水都市旅游精品,對五星級豪華游輪項目提供銀行貸款貼息。
對第一期新造或改造的十艘游輪,每新造一艘將給予一次性貼息補助536萬元,每改造一艘給予一次性貼息補助268萬元。
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新世紀游輪公司的兩艘豪華游輪,成功獲得了“三峽庫區產業發展基金”的1500萬元貸款貼息。
2009年,新世紀游輪公司如愿新增了兩艘豪華游輪。
“2009年,包銷業務占公司經營收入的比重下降到38.15%。”彭建虎笑了。
新世紀游輪公司上市,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最后沖刺
進入2010年,券商為新世紀游輪公司確定了上市時間:“2011年的3月或4月。”
時間緊迫,彭建虎和高管們的神經都繃得緊緊的。
“要準備環保守法證明、稅務繳納證明……”券商催促著。
“一個證明就要幾個月,何況證明材料一大堆。”彭建虎急得直抓頭發。
“你去求助啊。”券商說。
“去哪求助?”彭建虎問。
話音未落,南岸區上市工作辦公室的工作人員就站在了門口。
原來,為幫助民企上市,南岸區成立了上市工作辦公室,專門負責指導和推進民企上市。
“在區上市辦的幫助下,環保守法證明等材料,當天就辦結了。”彭建虎懸著的心放了下來。
很快,新世紀游輪公司上市需要的各種材料都準備齊全了。
2011年3月2日,深圳證券交易所。
“嘡!”交易所內的金鐘響起。
步履匆匆的交易員抬頭一望,明白鐘聲響起的意味——又有上市公司誕生了。
敲響鐘聲的,是重慶市副市長譚棲偉和彭建虎。
隨后,經過投資者的追捧,世紀游輪(002558)成功募集了4.5億元資金。
“多年的上市夢想,終于實現了。”彭建虎咧嘴笑著。?笊
【數據】
截至2012年3月,重慶地區有51家上市公司,其中民企有23家。
目前,市工商聯已經建立了453家上市民企目標數據庫,篩選了40家進行規范運作和上市操作培訓,其中20家進入了上市輔導期,還有近20家進入股份制改造階段,40多家啟動上市計劃。
為培養“種子選手”,市工商聯推動50家民企在OTC(場外交易市場,又稱柜臺交易市場)掛牌,成為上市后備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