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趙班長,綜掘機(綜合機械化掘進機的簡稱)伸縮部的油缸動作緩慢,你檢查一下。”2012年4月12日下午6點30分,正在石壕煤礦1731機巷巡視的江波對趙班長說。
“哦,我馬上檢查。”趙班長回答。
“液壓系統肯定出問題了,密封壞了,快停下來處理。”江波拿起扳手,協助趙班長拆卸油管,“綜掘機可是綜掘工作面的‘心臟’,像你這樣不愛護,咋行?”
“江隊,我可把綜掘機當寶貝一樣愛惜喲。”趙班長眼睛一瞇。
“那剛才為啥沒處理呢?”江波口氣一變,說完,拿手在趙班長臉上“親熱”地扭了一下。
江波,重慶能源投資集團松藻煤電公司石壕煤礦掘進625隊機電副隊長,一個感動中國的十大杰出礦工。
接班
父親江中華一直是江波崇拜的偶像——這個有著20多年黨齡的老黨員,曾是石壕煤礦的勞動模范。
“沿著父親的足跡前行,是我從小的夢想。”打小起,江波就憧憬著成年后能接父親的班。
1989年1月,18歲的江波夢想成真,成為石壕煤礦的一名采煤工。
下井第一天,隊長給了江波一把鐵鏟——撮浮煤。
“讓我撮浮煤,豈不是大材小用。”年輕氣盛的江波嘟起嘴,跟父親抱怨。
“撮浮煤也要給我撮出個樣子來。”父親嚴肅地說,江波沒有吱聲,點了點頭。
之后,面對身強力壯的工友,羸弱的江波毫不示弱。別人每次撮兩塊板,他也撮兩塊,甚至更多。
就這樣,江波撮了整整兩年浮煤。
對于江波的勤勉,礦里的領導看在眼里,記在心頭。
1991年3月,礦里需要增加電鉗工,組織首先選中了江波。20歲的江波成了人人羨慕的技術工人。
“我接班接得還不錯。”一路很順的江波有點飄飄然,工作有些松懈。
不久,江波就闖禍了。
“啪!”一個重重的巴掌砸在辦公桌上。
“這么簡單的問題都處理不好,影響大半個生產班,你這電鉗工白當了!”隊長狠狠地把江波批評了一頓。
原來,一次夜班,井下乳化泵上的卸載閥出了故障,隊里安排江波去處理,結果江波直到下班也沒處理好。
“我絕不能丟父親的臉,一定要接好班。”要強的江波咬著嘴唇暗自下決心。
專家
2002年6月的一天,采煤621隊南1816回采工作面。
“檢查乳化泵,確保泵站壓力達到30兆帕以上,提供支架足夠的初撐力。”江波指揮著班組工人拉架。
就在幾天前,采煤621隊南1816回采工作面突遇大面積來壓,煤壁片幫深度達三米以上,局部垮頂高達四米以上,許多液壓支架立柱被壓斷,成了“死架”。
時任支檢班班長的江波,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難題。
困難沒有嚇倒江波,反而激發了他的斗志。
江波找到班組工人談心,穩定“軍心”,并多次召開班前會,研究拉架方案:“支架的各種閥組、乳化液管接頭,必須逐個檢查,保證動作靈活。更換支架立柱時,必須按照施工要求進行,確保安全。”
經過連續一周、每天井下十幾個小時苦戰,江波和工友們最終完成了拉架工作。
歷經多年磨煉,江波已經成為一名技術專家。可有誰知道,成就江波的,是他十多年如一日的艱辛付出。
為了掌握過硬的業務技能,江波一下班就一頭扎進采煤機、乳化泵、液壓支架等綜采設備維護方面的書籍里。
持之以恒的學習和鉆研,使江波的專業技能不斷提升。在公司液壓支架崗位技能比賽上,他兩次獲得標兵、兩次獲得能手稱號,同時還通過了采煤技師考試。
班長
“出事了,這下完了!”
2008年4月的一天,工人何某嘴里不停地喃喃自語,顯得驚慌失措。由于他未按規范操作,造成了垮廂事故。
何某戰戰兢兢地向江波匯報了情況,江波狠狠地批評了他。
下班后,何某無精打采地收拾東西,準備回家。
“小何,走,我請你吃飯。”江波過來喊住了何某。
飯桌上,江波給何某開起了“小灶”,給他講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教給他具體的操作方法。
“我給咱班抹黑了。”何某一陣慚愧,“以后我一定好好干。”
從此以后,何某像變了一個人似的,工作積極性高不說,也再沒出過錯。
這些年來,江波明白傳統的“強硬式管理”已經落伍,粗暴的管理方法只會挫傷工人的積極性。因此,江波漸漸形成了自己的“柔性管理法”。
員工生病,親自看望,為其忙前忙后;來了新人,手把手將自己的技術傾囊相授;老職工不識字,他買來《新華字典》,親自教老職工識字……
“柔性管理”之下,江波所在的班組多次榮獲公司及礦里的“放心班組”、“示范班組”等榮譽稱號。
2010年5月,江波通過競聘走上了副隊長崗位。
衛士
2010年12月10日上午9點,一股刺鼻的濃煙飄至石壕煤礦南1634回風巷。
“有狀況!”正在作業的江波當即停下手中的工作,向調度室打電話咨詢情況。
就在這時,班長吳建飛跑來,氣喘吁吁地說:“江隊,不好了……起火了……整條巷道被大火阻斷了……”
“啊!”正在磧頭上打鉆的工友們頓時驚慌起來,丟下工具就要向外跑。
“不要慌!大家都把自救器戴起,提起滅火器,跟我走!”江波冷靜地叫住大家。
江波帶領工友跑了300米,濃煙已經彌漫了整個巷道。
熊熊烈火燃燒,發出“噼里啪啦”的聲響。
江波等人提起滅火器一陣噴灑,但火勢卻一點沒見減小。他們又試著幾次往前沖,都被大火和濃煙擋了回來。
“怎么辦?”江波腦袋飛快地轉動著。“要是大火再向磧頭蔓延,后果不堪設想,必須想法沖出去!”
想到這,江波急忙吩咐吳建飛:“你在前面帶路,我斷后,再沖!”沖進濃煙,他們如同瞎子,什么也看不見。
在15度傾角的斜下坡巷道中,兩旁鐵制扶管已經被烤得發燙,眾人只能雙手摸著地面的兩根礦車軌道,艱難爬行。
突圍沒多遠,工友姚連祥突然昏迷過去,吳建飛和另一位工友鐘門輝此時也感到體力不支。
見此狀況,江波毅然回頭,與吳建飛和鐘門輝一起將姚連祥帶回到工作面壓風自救器處,展開自救工作,并最終等到救兵,眾人全部安全脫險。
“江隊,我的命是你撿回來的啊。”得救的姚連祥緊握著江波的手說。
2012年4月7日,江波進京,參加“同煤杯·第二屆尋找感動中國的礦工”頒獎大會,榮獲“十大杰出礦工”稱號。
登上領獎臺的那一刻,江波心潮澎湃:“爸,我總算接好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