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播星新政權威解讀及產業鏈調查
2011年4月,在中國農村版圖上書寫了13年的廣播電視畫卷又有了新延伸——1998年,為解決廣大農民群眾聽廣播、看電視難的問題,黨中央、國務院決定啟動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2011年,這項工程開始由“村村通”向“戶戶通”推進,面向2億偏遠農村用戶的直播衛星公共服務由此展開。
根據中宣部、國家廣電總局規劃,直播衛星與地面數字電視雙模機頂盒模式將成為主流,由于該模式是在傳統有線機頂盒內加入了通信模塊,使得用戶既可以通過它收聽廣播和看電視,也可以享受無線固話業務。同時,將直播衛星作為農村廣播電視覆蓋的主要手段,也是中國廣播電視覆蓋政策的重大調整,這一舉措確立了直播衛星在我國廣播電視傳輸覆蓋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據國家廣電總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直播衛星的服務不僅能迅速惠及廣大農民群眾,在短時間內縮小城鄉差距,實現城鄉廣播電視公共服務均等化;也可迅速擴大中央廣播電視節目覆蓋,確保把黨和國家的聲音傳到千家萬戶。
目前,我國的廣播電視覆蓋主要有無線、有線、衛星三種手段。在全國4億戶家庭中,有線電視用戶為1.89億戶,其主要構成為城市用戶,還有約2億戶農村家庭主要靠地面無線信號收聽收看廣播電視,最多只能收看6套模擬電視節目,且畫面質量較差。而通過直播衛星,電視信號可直接傳送到戶,無需經過電視臺轉送,其最主要的傳播工具就是中星9號。
其實,對于直播衛星的發展定位,是公益、還是市場的爭辯從2008年6月9日中星9號發射升空開始,就在業內存在。直到2011年5月20日,國家廣電總局黨組會上,直播衛星的公益屬性得到最終確認,2011年10月直播衛星的公益運營正式開展,24套電視頻道免費開放,其中包括中央臺共15套節目、中國教育電視臺一套、本地衛視一套和7套少數民族頻道。
據悉,目前劃出直播星服務范圍的區域包括24個省,4997個鄉鎮,計57132個行政村,共涉及約1400萬戶用戶。其中,有18個省地方網絡公司已獲得國家廣電總局的授權。而在今年2月14日的廣電影視科技工作會議上,張海濤副局長表示,要完成2012年5000萬戶的目標,當務之急是要在3月底前將有線電視未通達的地區全部劃為直播衛星服務區域。目前在寧夏、內蒙古、河北等試點地區,直播星服務已取得明顯進展。
此前,國家廣電總局曾明確廣播電視直播衛星達到2億戶用戶的時間表——力爭2011年完成1000萬戶,2012年達到5000萬戶,2013年達到1億戶,2014年達到1.5億戶,2015年全部完成。目標明確,但工作還需要著力推進——根據“戶戶通”官方網站統計,截至2012年2月26日,全國的開戶數量總計74.2159萬戶,離預期目標尚有不小差距。
在廣電專家、融合網主編吳純勇看來,直播星業務推進的首要障礙來源于“補貼變數”。據了解,一套直播星設備(機頂盒加CA卡)的對外售價約為550元,在試點期間,寧夏、內蒙古、河北三省區都對直播星機頂盒進行了補貼,即由各省財政補貼100多元,各省廣電機構補貼100多元,電信運營商再補貼100多元,到用戶手中時,僅需支付200元左右即可(寧夏只需50元左右)。
據調查,目前市場上“山寨鍋”價格約在100多元到200多元之間。中星9號發射之后,直播星地下市場迅速擴張,一方面反映出廣大老百姓看電視的強烈需求,另一方面,不規范的地下市場在設備質量及服務方面沒有足夠保障,并給市場帶來混亂。根據中廣互聯歷次調研,雖然在多次技術加密升級、擴大村村通等行動的影響下,“地下鍋”占整個直播星用戶市場份額已經從高峰期的90%下降到2010年的80%的左右,對于市場的規范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仍有5000多萬直播星地下用戶游離于管理之外,加上中星6B的地下用戶,據業內人士估計,地下市場的用戶估計在1億以上。
由此看來,直播星機頂盒零售價只有在200元才能跟地下鍋進行正面競爭,吳純勇認為,目前業內疑慮最多的就是補貼問題,因為一旦全國鋪開,各地財政、廣電以及電信運營商能否按照試點地區的相應金額進行補貼成為直播星業務能否順利開展的關鍵。對此,在日前召開的2012年直播衛星“戶戶通”工作生產企業通氣會上,國家廣電總局科技司司長王效杰表示,2012年,中央財政將撥專款“以獎代補”的方式支持內蒙古、貴州、云南、陜西、甘肅、青海等6省區開展相關工作。據了解,中央財政今年將撥專款15億元,大力支持戶戶通工作。這15億元專款,其中1億元將用于去年寧夏戶戶通試點的后續工作。其他14億元將用于內蒙古、貴州等6省區的戶戶通試點。
新政將直播星定位于“公共服務體系”,但是業內分析人士認為,直播星發展中將衍生出新的市場空間。
從節目內容來看,央視和本地臺為主的節目內容體系僅滿足了基本收視需求,構成我國收視主體的各省級衛視頻道并未包含其中,這為下一步操作留下了空間。另外,基于衛星電視展開的高清頻道、VOD、付費頻道、信息服務等增值業務的技術手段已經十分成熟,從直播星運營成本與市場環境來看,上述業務也不可能納入免費服務范疇,展開商業運營的機會將隨之來臨。
為實現“多贏”,目前各級廣電部門正在和設備企業、電信行業之間進行合作和推廣模式的探索。中國移動借助直播衛星機頂盒推廣電話業務,專門研究了資費政策,用戶預存兩年話費,即可在購買接收設施時獲得補貼。海爾、海信、TCL、熊貓等設備生產企業也積極參與專營服務網點和安裝服務工作,并利用已有的家電銷售渠道,探索各種捆綁銷售模式。
由于新增了家庭固話、地面數字電視等業務,直播星公共服務產業鏈將涉及機頂盒及芯片、CA卡、家電、地面數字芯片等一系列廠商,有望撬動幾千億的產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