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內制片人協會應盡快建立一個職業制片人制度與機制,發掘優秀導演,打造一個“可以挑選導演的市場”。
“最近正忙著導演協會的評選活動,同時在籌備新的電影項目??”匆匆趕到約定采訪地點的何平,短款運動型羽絨外套搭配煙灰色牛仔褲,精氣神十足。作為本屆中國電影導演協會副會長、秘書長,何平對中國電影導演協會2011年度電影表彰大會的工作很“上心”,他也是本次電影表彰大會的評委之一。
何平為自己標注的新浪微博標簽是“電影從業者+玩家+邊緣人+吃盒飯的=勞苦大眾”。與其他“第五代導演”相比,何平不算高產的導演,但其執導的影片,類型、風格迥異:《雙旗鎮刀客》被譽為武俠電影的突破之作;《天地英雄》則被視為當時“古裝大片”的一次探索和嘗試;而2009年上映的《麥田》,風格另類。何平堅持著“慢創作、多思辨”的創作和思考方式,并且,敢于點評行業現狀,這一點尤讓記者印象深刻。
電影評獎應突出專業性與公正性
2月10日,何平很趕潮流地參與了一次“微訪談”,與網友就導演協會電影表彰大會和電影創作等諸多話題展開交流。至今已擔任3屆導演協會秘書長的何平向記者介紹,導演協會現有正式會員316位,他們將對2010年12月1日—2011年12月31日期間在國內外上映的200多部國產影片進行專業評審,最終確定8個表彰項目。協會的活動規劃十分清晰:繼2月發布入圍影片后,3月公布提名影片和終身成就導演;3月下旬開始相繼舉辦導演年度論壇和影片展映活動;4月8日,在京召開2011年度電影表彰大會頒獎典禮,并由湖南衛視全程直播?!按舜伪碚迷u選,我們提出‘用導演群的目光審視年度電影作品,并表達出我們獨特的聲音與觀點’,這將貫穿整個評選過程。”
與目前國內其他電影評選活動相比,何平尤其強調導演協會評選、表彰的“專業性和公平性”?!笆紫龋性u委都是協會會員,其中不乏具有深厚作品積淀的知名導演,這確保了評選的專業性和權威性。其次,協會所有會員都是評委,并要求在評選過程中記名投票,署名表達觀點,可稱之為‘實名制’。再者,整個評選過程交由世界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的畢馬威會監督、統計,導演協會不參與發票、收票、統票、計票等環節,而是等到4月8日頒獎典禮現場時揭曉結果?!焙纹奖硎?,“希望建立一個專業的、權威的、有尊嚴的、充滿榮譽感的行業表彰鼓勵機制?!?br/>
國產影片上游制片問題嚴重
談及當前國產影片面臨的各種問題,何平說:“問題出在上游制片環節。一是人才結構不合理。在國內會聽到很多人抱怨‘年輕導演沒有機會’,但在我看來問題不是沒有機會,而是缺乏青年導演人才。2011年產出500多部國產影片中, 50歲以上導演執導的影片不超過10%,但這些影片卻占去票房的大部分。第二個問題,也是最核心的問題——成熟的制片人嚴重缺乏。眾所周知,制片人在選定電影項目、敲定導演、影片后期宣傳等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國內制片人的職業化進程尚處在入門階段,非常不成熟。”
何平認為,多年來大眾都把提升國產片創作質量的焦點集中在導演層面,或者影片題材層面,有失偏頗——制片層面才是核心環節。 “缺乏專業、職業的制片人;青年導演的儲備和準備不足。這兩個問題結合起來,導致即便全年500多部影片中90%是由青年導演執導,卻只能收獲不到10%的電影票房?!?br/> 何平向記者分析說,國內電影行業合格制片人的比例與推出優秀青年導演的比例幾乎是相同的?!爸破说慕巧苤匾?,他既要決定把錢投給哪一個項目,又要決定選擇哪一個導演來執導影片,并權衡項目是否可行、人選是否合適等。一句話,制片人需要用專業眼光、職業操作來為投資人把關,同時挖掘、培養導演人才。合格的制片人多了,優秀導演自然就多了。”他表示,國內制片人協會應盡快建立一個職業制片人制度與機制,發掘優秀導演,打造一個“可以挑選導演的市場”。
何平以自身工作實踐為例,描畫了另一種制片人職業化道路:從導演跨行做制片、監制?!皣鴥茸畛跻詫а萆矸蓍_始做制片人、做監制的就是我,第二個是黃建新。那時我放棄了導演本職工作,有六年沒拍電影,期間作為監制推出了不少優秀影片。因為做過導演,所以在擔任制片、監制時,挑什么樣的導演來執導什么樣的劇本、挑什么樣的演員演什么樣的戲,頗有心得。同時,我也希望用自己的經驗影響、帶動一批青年導演,或者其他成功的導演?!?br/>
“狼”來了并不可怕
關于近日中美雙方就解決WTO電影相關問題的諒解備忘錄達成協議(增加進口分賬影片數量,提高片方分賬比,中美成立合資制片公司等)這一行業焦點事件,何平的回應直接明了“對國內電影行業影響不大。”
何平認為,在當前整個電影產業虧損的情況下,要想讓產業繼續發展,需要更多能夠創造票房的影片上映,至少先得“養活”院線、影院,鞏固下游鏈條?!澳壳皣鴥入娪皹I嚴重的造血功能不足。而這并非單指制片業缺乏資金,而是資金投不到合適的項目上去,產生不了具備市場競爭力的影片?!霸煅獧C能弱化多年,下游發展卻相對迅猛,增加進口影片數量無疑是一種輸血行為。無論是進口影片數量增加到34部,還是分帳比例提升至25%,都對國產電影的創作影響甚微。因為只有把下游院線、影院的生存問題解決了,才有可能等待上游制片‘病情’好轉?!?br/> 他同時表示,進口影片政策的改變也會讓國內的制片人更清楚、更了解競爭對手的運作模式?!皣鴥扔^眾從不缺乏對進口大片的了解,也不會因為多看幾部進口影片就少看國產影片。我反倒希望借此機會能夠有國際制片人、國際制片公司進入國內市場,什么時候好萊塢六大制片公司在中國設立分公司了,或許才能在沖擊上游制片的同時,有利于提高我們的‘造血功能’?!?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