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要:這里是佛教禪宗的發源地,又是漢傳、藏傳佛教交匯地。秀幸福、說財富、曬特有、論人生、看未來,《鄉約》拜訪中國水果之鄉云南賓川縣縣委書記朱健斌。
1960年,根據國務院發布的關于接待和安置歸僑的指示,賓川十年間先后安置了印尼、印度、緬甸、越南等東南亞國家的歸僑,華僑和當地的漢、白、彝、傈僳、回、苗、傣等25個民族和睦相處。在這樣的文化背景下,縣委書記朱建斌為此翻展開其智慧而又成功的做人寶典。
朱建斌,1964年出生在云南省大理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大蒼鎮。曾任云南省大理州財政局副局長、云南省賓川縣縣長,2009年任中共云南省賓川縣縣委書記。一路走來,幾多夢想,面對賓川自身的現狀和問題,朱建斌帶領賓川百姓走出一條創富致富路,處理好了多民族聚居及歸國華僑的安置問題。
說起賓川這方水土老百姓的快樂和幸福,朱建斌介紹說,我們這幾年,應該說在民生上做了很多的事。比如說滇西果蔬交易中心,這是我們為水果產業的發展搭建的一個好的市場平臺。我們解決了我們農村山區半山區三萬多人的人畜飲水安全問題。我們還把銀行開到了老百姓的家門口。
說財富
亞熱帶高原季風氣候的賓川素有“天然溫室”之稱,芒果、柑橘,葡萄,石榴,黑腰棗等水果一應俱全,可一直以來水果難賣,到底是什么支撐起了賓川百姓的財富呢?
朱建斌說,“首先我們培育起了煙草產業。賓川有兩種煙,一個是烤煙,一個是白樂煙,產值是1.56億元。第二個就是旅游業。去年我們已經到賓川的游客超過了130萬人次,旅游的綜合收入已經接近14億元。第三我們培育起了果蔬產業。果蔬產業有這樣幾個部分,一個就是水果。水果的產值今年已經可能要到20億元。然后我們培育起了香蔥,大蒜和冬棗。蔬菜大約有13萬畝左右。然后干果我們有54萬畝的核桃。那么第四個就是我們的礦產。礦產我們現在主要是以煤炭為主,那么煤炭我們的儲量大概有3.5億噸。再一個方面就是咱們的能源,能源第一是水能相對豐富。現在正在建設的金沙江上的魯地拉電站,裝機是216萬千瓦。這幾個方面可以說構成我們整個賓川現在的經濟發展方向。”
曬特有
賓川縣地處云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