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師傅,李福昌,55歲,在粉房琉璃街47號自家門前擺理發攤。“當時也沒想這么長遠。”可自打開始給人們理發,李福昌就再也沒閑下來過。“從1992年開始,這一理就快滿20年了。”
從1992年至今,物價翻了不知多少番,李師傅理發卻一直維持著“老百姓水平”。“前年元旦從3塊錢漲到4塊錢。3塊錢也是一年。最早1992年的時候1塊5,后來漲2塊、2塊5,就這1塊錢的漲幅,一直干了17年!”李師傅說只要粉房琉璃街不拆完,就一直在這條胡同里為大家服務。
李師傅說這話還是今年元旦前的時候。轉過年來,到了五六月份,他不得不面對拆遷搬家的問題了。7月中旬,李師傅一家因拆遷不得不離開了粉房琉璃街,搬到宋家莊住。
“哪兒呆得住啊!隔三岔五的他就回粉房瞅瞅,跟鄰居們聊聊天。”李師傅的妻子說,丈夫在家呆得難受,剛一進8月份就又回到粉房琉璃街,在原來自家門口對過兒重新擺起了理發攤,價格還是4塊錢。
“幸虧李師傅又回來了。這一大片往南,一直到陶然亭,也沒這么個老百姓的理發攤。”鄰居們說李師傅這一走真是不方便。理發的地方不是沒有,可是隨便理個平頭就得十多塊錢,不像李師傅這兒價格公道,手藝還好,又加上是老街坊,邊理發邊聊天,那叫一享受。
編輯/麻 雯 mawen214@163.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