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巴諾書店和鮑德斯書店采用全國連鎖模式后,圖書零售業的新型模式開始不斷涌現。上世紀90年代后期零售業開始重新洗牌,在線銷售圖書的主要玩家——亞馬遜也應運而生。普林斯頓計算機科學專業畢業的天才少年杰夫·貝佐斯于1995年7月在西雅圖他的停車房開設了一家亞馬遜網上書店,到1998年底成為美國第三大書商,營業額也從1996年的1575萬美元上升至1998年的6.1億美元,即便如此,它還是虧本相當大。據亞馬遜報告,虧損1.245億美元,超過營業額的20%,到2000年虧損累計達12億美元,因此,爭取贏利成為其最緊迫的任務。2003年,亞馬遜報告第一次贏利3500萬美元,凈銷售額為52億美元,2007年又報告,凈收入為4.76美元,凈銷售額148億美元。
受到亞馬遜戲劇性增長的刺激,其他同業也開始進入網上售書市場,巴諾書店更加重視亞馬遜的發展,1997年5月他們宣告開始經營網上銷售業務,開設了自己的網上書店,即巴諾網上書店;1998年,貝塔斯曼開設了圖書在線網上書店,購買巴諾網上書店50%的股票,投資2.02億美元,成為美國第五大圖書零售商,巴諾2003年買下貝塔斯曼的巴諾網上書店股票,第二年即全面控制在線售書業務,雖然巴諾網上售書是與巴諾書店分開經營的,有不同的股份結構,但兩家在收買和管理投資及其他事務方面還是緊密相連相互合作的。1997年,鮑德斯集團也開設了自己的在線售書業務,但鮑德斯網遠遠落后于亞馬遜網和巴諾網,2000年,營業額僅有2700萬美元,2001年鮑德斯宣布將他們的虧損的網上銷售業務移交給亞馬遜,負責經營和管理,處理訂貨,提供客戶服務。
在線零售業具有很大的優勢,他們可以供應大量的圖書品種,比那些小書店要多很多倍,亞馬遜剛開張時,宣稱可以提供100多萬種圖書,號稱是世界上最大的書店。亞馬遜著重依靠幾家大批發商,如英格拉姆公司和貝克泰勒公司,當他們收到從西雅圖發貨中心的發貨時,還要重新打包并寄給客戶,這種模式最大的好處是省去了備貨的費用,但缺點是速度太慢,從訂書到郵寄出去要11天時間,因此,從1996年開始,亞馬遜擴大了他的庫容量,建立了地區發貨中心,執行更快訂單處理,減少兩重發貨手續的開支,尤其是,后來亞馬遜遷到批發中心,更多資金同實際股票和真正資產緊密結合在一起,看起來像傳統的圖書零售商,能親身體驗財政壓力和小書店碰到的相關問題。
網上零售店之間彼此競爭,還與實體書店競爭,不僅是供應圖書的品種多少,同時還有折扣的高低。亞馬遜認真對待客戶的感受,經調查后得出結論,對買書的顧客必須做好三件事,即有更多的書可選擇,方便,價廉。亞馬遜提供一百多萬種書,一周七天24小時營業,盡可能直接發貨給客戶,服務非常方便,給予的折扣使書價可以同連鎖書店競爭,亞馬遜有30萬種書可以給10%的折扣,如最高選20種精裝書和20種紙皮書折扣為30%,選一定數量的書,折扣40%。1997年巴諾網上書店存在時,有40萬種書可以打折,有些暢銷書給50%的折扣。在線零售書商之所以能給這樣大的折扣,是因為他們的管理費用比一般小書店低,盡管在虧本經營的年代,他們仍然給予實質性的折扣,因為他們關注同超級連鎖書店競爭的能力。亞馬遜和巴諾網上書店也實行一定數量的訂貨免收郵寄費用,以保證購買的書價仍舊低廉。
以美國原先的市場為基礎,亞馬遜擴大海外的營業,產品也多樣化,他們的客戶大部分在海外,1998年,直接將市場移向歐洲,收購英國在線書商“書頁”(Bookpage)和德國在線書商的“遠程購書”(Telebuch),建立起亞馬遜英國網和亞馬遜德國網,還在日本、法國、加拿大開設了網上書店,到2007年,亞馬遜營業收入45%來自北美以外的地方,亞馬遜也將經營擴大到圖書以外的品種,收購其他網上零售店,將他們擴大成廣泛的網上購物中心,1998年增加經營音樂盒帶CD,錄像帶;1998年初期擴大經營玩具和電子產品;1999年8月又設立零地帶商店,經營廣泛的商品,從紡織品、家庭用品到寵物用品。
到2006年,在線圖書銷售估計占美國圖書零售市場11%,這包括所有在線售書,而亞馬遜在網上圖書市場約占70%,成為最大的一個玩家,僅僅十年,亞馬遜已從一個不起眼的小戶變成為出版商最重要的零售渠道之一,這對許多大學出版社和小出版商來說更為重要。一些大出版社也很快發現,亞馬遜是他們前二位或第三位的大客戶,一家大出版商說,亞馬遜已占他們2006年總營業額的8%,一年增長20%,對許多種書來說,如精裝非小說類書,亞馬遜的市場份額已高達20%。在大型連鎖書店實體書店穩定增長的時候,許多獨立小書店在路邊衰落,而在線零售書店的出現標志著圖書銷售業重新布局,對銷售在版書目上的書、專業化強的書和不知名作者的書格外有用。對出版商和作者來說,亞馬遜的出現代表了圖書零售渠道的一大特色,它回應快速,看得到需求情況,在亞馬遜網上訂書的頻率高,因此,即使一本沒有得到連鎖書店主要客戶強大支持的書,通過亞馬遜也能找到有效的市場。因為亞馬遜有好名聲,連鎖書店的常客偶爾也會改變主意向亞馬遜訂購。
亞馬遜網上書店的興起,使在線售書變得很平常了,但給出版商增加了新的麻煩,一些老問題變得更復雜了。例如,網上提供銷售二手書(舊書)特別舒適的環境,在線零售如Biblio,AbeBooks,Alibris,經營清倉業務,銷售成千上萬種二手書,他們的門店遍及全美,或者說是全世界,當亞馬遜和巴諾書店進入二手書市場,扮演處理清倉書的角色,除了有二手書的書目外,新書也可以檢索,這樣把大量顧客引入二手書市場,美國大學教科書出版商多年來一直與二手書市場打交道,現在一般出版商也越來越關心了,他們的關心不無原因。2005年一份調查顯示,2004年一般商業二手書圖書銷售達5.89億美元,比2003年增長30%,2004年二手書總銷售22億美元,教科書和教輔書占最大份額,達到73%,這些書絕大部分是通過大學書店銷售的,一般圖書銷售增長也很大,也是通過網上銷售渠道發行的,當一般圖書銷售增長不大的情況下,二手書銷售增長30%則令人擔心,因為銷售二手書對書商很有利,但對出版商的收入和作者的版稅并無益處。
與出版社相關的第二件事是,亞馬遜的規模擴大,成為越來越重要的市場渠道之一,因而更加有實力在交易中運用他們的規模作為工具,力圖從出版商那里得到更優惠的條件,也就是獲得更高的折扣,更多的合作廣告資金,更好的支持條件,現在出版商已經習慣面對大型連鎖書店要求更加優惠條件的壓力,同時他們也面對來自迅速增長日益重要的新玩家類似的壓力。現在已能預見,亞馬遜有能力從網上去掉書,或者不能再抄底購買,以此作為要求改善貿易條件進行斗爭的武器,事實上,亞馬遜已成為很多出版商日益強大而重要的客戶,很多讀者向亞馬遜購買書,很多作者也常檢查能否從亞馬遜網上書店買到自己的書。亞馬遜談判的實力越來越強,如果一家出版社的書不放在亞馬遜的網站中,或者殘存網上而客戶不能買到,將會受到很大的損失,能否在亞馬遜網上買到書已日益成為發行能力的試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