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拖船的推動下,“瓦良格”號導彈巡洋艦漸漸抵近青島軍港碼頭,猶如一團碩大的濃云,無聲而堅決地膨脹。
左右兩舷各8支導彈發(fā)射架,以固定傾角疊放的粗大筒狀設施,猶如臂膀上繃得緊緊的肱二頭肌,與艦身中部繁復堆疊的雷達系統(tǒng)一起,顯示著“光榮”級戰(zhàn)艦的純正血統(tǒng)。
這艘俄羅斯海軍太平洋艦隊的旗艦,在此次“海上聯(lián)合—2012”中俄海上聯(lián)合演習中擔任俄艦編隊的指揮艦。俄方此次派出7艘艦只參演,包括3艘“無畏”級反潛艦,被外界評價為規(guī)模罕見,太平洋艦隊亮出了家底。
“瓦良格”號巡洋艦是俄太平洋艦隊的名片,頻頻出訪,參加與外軍的聯(lián)演。2009年青島國際海軍閱兵式上,“瓦良格”號領銜外國艦艇列隊受閱,讓不少中國人對這個“大塊頭”有特殊的親切感。
4月22日下午,中俄兩國官兵相互參觀對方艦艇,“瓦良格”號放下舷梯,擺出儀軌,迎來中國軍人。4月23日,“瓦良格”號向青島市民開放。此前這艘戰(zhàn)艦訪問美國舊金山和韓國仁川時,都曾向當?shù)厥忻耖_放。
走過舷梯口兩名嚴肅執(zhí)禮的俄羅斯水兵,本刊記者跟隨中方官兵登上“瓦良格”艦。鐵灰色的厚重船體巋然不動,穿過導彈發(fā)射架下狹窄而悠長的通道,鋼鐵沉郁冷冽的腥味撲面而來。
一枚常規(guī)導彈即可將萬噸級戰(zhàn)艦送入海底
第一次參觀外國軍艦的“和平方舟”號醫(yī)院船炊事班戰(zhàn)士劉威覺得“瓦良格”號很宏大、很威猛?!耙郧爸辉趫D片上看過,第一次見到實物,確實很霸氣。”
“瓦良格”號之所以“霸氣外露”,是因為將所有“看點”都擺在了明處。
裝載于筒形發(fā)射裝置內的雙聯(lián)裝遠程超音速反艦導彈,是為“瓦良格”號博得“航母殺手”盛名的“大殺器”—— 一枚攜有常規(guī)彈頭的導彈即可將一艘萬噸級戰(zhàn)艦送入海底,如果是核彈頭,一支航母編隊可在瞬間蒸發(fā)。
軍事專家尹卓評價說,“瓦良格”號過去主要任務是反美國航母,只要反艦導彈能突破航母艦載機的封鎖,進入500公里范圍內,就會對航母造成致命威脅。這種超音速反艦彈,美國航母目前為止,攔截起來還很困難。
“這是一艘具有綜合作戰(zhàn)能力的大型巡洋艦,本身就可以作為核心艦來使用,與其他艦配對,形成一個巡洋艦編隊。”他說。
站在“瓦良格”號甲板上,猶如身處“海上武器庫”。從艦首到中央的甲板兩側,布置了主要的對海武器,從小山丘般的AK—130主炮,到兩舷的速射炮。雷達與電子裝備大多安裝在軍艦的中部上層建筑上,防空、反潛、艦載直升機及一些輔助性的武器裝備則設在中后部。機庫頂部平臺上的“圓球”是被西方稱為“頂蓋”的制導雷達,主要用于控制垂直發(fā)射的艦空導彈,一部雷達即可控制多枚導彈打擊多個目標。
有人評價說,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俄羅斯設計這一型艦船時,雖是工業(yè)強國,但電子集成化程度不高,尚未實現(xiàn)模塊化設計,因此很多裝備、天線外露,不像美艦,甲板清爽干凈。但俄艦設計勝在功能明確,配合其“近海防御”戰(zhàn)略,指向清晰,管用、實用,性能穩(wěn)定。盡管外表粗樸,但基礎工藝精良,皮實耐用。
一名美國記者曾經(jīng)評價說,俄羅斯艦艇之所以都是“肌肉男”,是因為俄海軍不像美國海軍那樣在全世界都有良好的駐泊地,所以不得不需要更長的巡邏時間,而且必須在獨立戰(zhàn)斗的方式下完成任務。因此其火力配備、戰(zhàn)斗持續(xù)力、戰(zhàn)損忍耐程度及補給等方面,都必須較西方同級戰(zhàn)艦強大。這也是為什么俄戰(zhàn)艦總比同級的西方戰(zhàn)艦塊頭更大的緣故。
每個人都覺得自己的東西最好
上艦參觀的中國軍人,按照俄方要求每組20人,每輪3組。中國軍人對“瓦良格”號的裝備興趣濃厚,負責解說的俄軍軍官,常常要用英文招呼,才能催動參觀者們加快腳步。
年輕的海軍中尉伊戈爾,一身黑色禮服。他指著前甲板上的主炮告訴本刊記者:“這就是AK- 130火炮,射擊精度高,結實耐用,很多人都知道。它用于打擊水上目標和空中目標,射程可以達到25公里。我覺得這是最好用的火炮。”
“當然,每個人都覺得自己的東西最好。”他笑笑說。
黑黝黝的雙炮管末端,覆蓋著印有俄羅斯海軍軍徽的蓋子。“作為一名軍人,武器就是自己的驕傲,我們對武器的愛護,就像是母親愛護孩子。”伊戈爾說。
38歲的亞歷山大已在“瓦良格”號上服役18年,從事技術保障。他介紹說,艦上配備了120枚導彈,由遠程導彈、對空近程導彈和反艦導彈組成。
“瓦良格”號是俄羅斯海軍的驕傲,艦上的俄軍官兵胸前都佩戴著一枚有瓦良格圖案的紀念章。新兵上艦后會接受“瓦良格”歷史的宣講,“要讓官兵知道在這個艦上服役是很榮耀的。”
他還告訴本刊記者,目前艦上共有460人,平均年齡25~27歲。義務兵規(guī)定的服役年限是1年,服役期滿后,可以與艦上繼續(xù)簽訂三年的服役合同。
當本刊記者在艦上參觀時,碼頭上一群俄軍官兵正在踢足球?!八麄兒芟矚g這項運動,每靠一個碼頭就會出來鍛煉一下?!钡旅滋乩锷衔菊f。
今年25歲的德米特里是瓦良格艦上從事心理教育的軍官,他說,艦艇會經(jīng)常出航訓練或者與外國海軍進行聯(lián)合演習,每個人都要對自己所承擔的任務負責,如武器保管、設備保障等,因此,長期生活在艦上的官兵身體和心理都很疲勞,經(jīng)常參加踢足球這樣的活動,不僅能夠緩解在艦上的緊張生活,還可以確保他們始終處于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
絕版的“紅色堡壘”
一名美國記者曾寫道:從后舷梯登上610英尺長、排水量為1萬噸的“光榮”級戰(zhàn)艦,不由想起關于蘇聯(lián)海軍生活的種種傳說。
“光榮”級導彈巡洋艦被俄羅斯人譽為“最后的紅色堡壘”,它們的命運,背景是從蘇聯(lián)到俄羅斯艦艇發(fā)展、乃至海軍變革的曲折歷程。
“光榮”級導彈巡洋艦于上世紀70年代中期設計,項目工程代號1164。
60年代后期冷戰(zhàn)正酣,面對美國咄咄逼人的氣勢,蘇聯(lián)不得不改變潛艇路線,陸續(xù)建成了基輔級航母、基洛夫級核動力導彈巡洋艦、“光榮”級導彈巡洋艦,以及“無畏”級和“現(xiàn)代”級導彈驅逐艦等一系列高性能作戰(zhàn)艦艇。
基洛夫級和“光榮”級戰(zhàn)艦先后于70年代初期和中期開始建造,旨在為當時蘇聯(lián)新建航母護航,打擊美國航母。由于基洛夫級艦是核動力,維護耗資巨大,而“光榮”級常規(guī)動力巡洋艦雖然排水量僅為基洛夫級的一半,卻配備有大致相同的武器,攻防能力相當,且造價適中,因而成為建造重點。
到1989年底,“光榮”級巡洋艦共有3艘建成服役,另外在建的2艘,因蘇聯(lián)解體而中輟。絕版的“光榮”級,由此被稱為“最后的紅色堡壘”。
“瓦良格”號是“光榮”級導彈巡洋艦的第三艘,1979年動工開建,1989年入役。
它起初被命名為“紅色烏克蘭”,以紀念二戰(zhàn)期間被德軍擊沉的一艘巡洋艦——那艘“紅色烏克蘭”號是十月革命勝利后蘇聯(lián)第一艘國產巡洋艦,被斯大林稱為“蘇聯(lián)海軍1號巡洋艦”。
而“光榮級”巡洋艦也備享榮耀——其定型艦“光榮”號,曾被選為1989年6月美蘇首腦地中海馬耳他高峰會晤時,蘇聯(lián)總統(tǒng)戈爾巴喬夫的御駕艦,轟動一時。
蘇聯(lián)解體后,“紅色烏克蘭”劃歸俄羅斯,于1996年更名為“瓦良格”號。

這個名字背后,是俄羅斯海軍一段滋味復雜的戰(zhàn)史。1904年2月7日,日俄戰(zhàn)爭乍起,俄海軍“瓦良格”裝甲艦在當時的朝鮮仁川港遭日本戰(zhàn)艦突襲沉沒,后來被日本海軍打撈整修,并被冠以日本艦名。
俄新社的報道說,現(xiàn)在的“瓦良格”號正是那艘參與日俄戰(zhàn)爭的“瓦良格”號的繼承者。
2004年2月7日,“瓦良格”號率領太平洋艦隊海上編隊駛入韓國仁川港,鳴禮炮21響,悼念100年前的那次海戰(zhàn)。
2009年4月,參加完中國海軍60年閱兵,“瓦良格”號抵達日本對馬島,再次祭奠殉難船員。
現(xiàn)在的“瓦良格”號今非昔比。2008年5月,經(jīng)歷近一年大修后歸隊的“瓦良格”號,在太平洋展開了一系列實彈演習。當時俄新社報道說,該艦進行了一系列針對地面、海上和空中目標的火炮實彈射擊以及艦載對空導彈系統(tǒng)對空中目標實施打擊。
2009年11月,“瓦良格”號隨總統(tǒng)梅德韋杰夫訪問新加坡;2010年6月,再隨梅德韋杰夫訪美。
“瓦良格”號抵達舊金山港口,并對公眾開放參觀。美聯(lián)社報道說,這是1863年美國南北戰(zhàn)爭以來,第一艘到訪美國的俄國軍艦。藍灰色的“瓦良格”號通過赭紅的舊金山跨海大橋,那張圖片后來刊登在不少媒體上?!巴吡几瘛碧柖啻螀⒓与p邊或多邊聯(lián)合軍演,合作對象包括印度海軍、日本自衛(wèi)隊、美國海軍。
俄羅斯海軍正在“走出低谷”
一個月前,人民日報記者參觀了最新型俄羅斯導彈護衛(wèi)艦“智者雅羅夫拉夫”。報道中寫道,艦上的一名合同兵月薪5萬盧布(約合11000元人民幣),令人吃驚。
“瓦良格”號上的士官亞歷山大告訴本刊記者,他的月薪約6. 5萬盧布。
梅德韋杰夫3月末宣布,俄軍隊改革已基本上完成,軍隊人數(shù)從120萬降至100萬。打造一支合同制軍隊成為俄軍的工作重點,義務兵役期限減為1年。據(jù)俄羅斯媒體報道,自2012年1月1日起,軍人工資提高兩倍,軍人養(yǎng)老金提高60%。還通過了規(guī)??涨暗?020年前武器裝備更新計劃,耗資將達20萬億盧布。
俄新社網(wǎng)站兩個月前刊登的軍事評論員文章說,俄羅斯高層表示,由于缺乏資金,海軍已接近履行其使命所需要的最低數(shù)量,許多艦艇超期服役,俄羅斯海軍也迫切需要恢復活力。
300年歷史的俄羅斯海軍,曾為國家開疆拓土,拓展大面積能源基地,盛極一時。蘇聯(lián)解體后,各大艦隊或被瓜分,或失去港口基地,北約東擴又擠壓了俄海軍傳統(tǒng)的大西洋勢力范圍;俄羅斯的海軍實力急劇縮水,艦船大批退役;俄羅斯繼承的艦船制造和維修能力比前蘇聯(lián)萎縮40%。
到2011年下半年,俄羅斯終于透露出即將開建新一代大型水面艦艇的消息,計劃在未來20年打造16艘“隱形驅逐艦”,要建設一支強大的海軍。這被視作俄羅斯海軍重新振興的信號。
而今年初的評論說,俄羅斯海軍正在“走出低谷”,嘗試新方向,并統(tǒng)一其新艦艇的武器裝備。
俄海軍艦隊的角色近年也發(fā)生了根本性改變。2010年末,這些艦隊分別轉隸至新組建的四大軍區(qū)。未來俄海軍發(fā)展將擯棄冷戰(zhàn)思維,職能向守衛(wèi)海疆、保護能源及海上貿易交通線轉換。
有分析說,“瓦良格”號所在的太平洋艦隊,雖然目前戰(zhàn)艦有限,但在海軍未來列裝計劃中接裝的大型水面船只最多,還將接收占總量一半的核動力潛艇,可能成為俄海軍實力最強的艦隊。
盡管注重近海防御,但俄海軍仍著力重返大洋,拓展戰(zhàn)略空間,增強威懾力。俄艦船在外部海域活動的次數(shù)顯著上升,港口訪問頻繁,不僅提升了國家聲望,拉近了雙邊或多邊關系,也促成了一些軍購合同。
根據(jù)俄羅斯海軍的發(fā)展規(guī)劃,一方面,在不裁減大型水面艦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保護和延長現(xiàn)有大型水面艦使用壽命。另一方面,將建造一批既可反潛、又可對敵艦艇攻擊的多用途驅逐艦,并將計劃建造一艘新型多用途航母,以期在2020年重現(xiàn)一個全新的海上強國形象。
有人預測,到那時,包括“瓦良格”號在內的“光榮”級戰(zhàn)艦恐將退出歷史舞臺。但至少在未來數(shù)年,這艘交織著復雜歷史情緒的巨艦,還將不斷出現(xiàn)在人們視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