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幾年,黃金一直是很多投資者熱議的話題,原因是最近三四年來,國際金價已從2008年時的800美元/盎司,漲到如今的1650美元/盎司,漲幅超過一倍。在股市虧損、房地產調控的背景下,購買黃金成為很多人的選擇。
作為銀行理財經理,我的客戶中也有很多人投資黃金。以馮先生、張先生、劉先生三位客戶為例,他們都有多年黃金投資經歷,且投資金額都在100萬元附近。由于選用的投資工具不同,他們的收益大相徑庭。
馮先生以黃金期貨為主,入場點為每手多單293元,共投資100萬元買了10手,僅300多元就開始平倉了,只獲利3. 7%。他之所以很早獲利了結,是因為國際金價波動劇烈,超過了他的心理承受能力。由此可見,金融衍生品不是普通投資者能接受的。
張先生在290元買入實物黃金3400克堅持持有至今,雖然金價已經有所下跌,但目前仍獲利19. 11%;而劉先生喜歡購買紙黃金,雖然曾經有些盈利,但后來高位追漲(買入價為387元)被套,現在仍然虧損。
黃金投資的方法主要有實物黃金、黃金期貨、紙黃金和黃金T+ D業務等。實物黃金屬于長期投資,有長期保值的功能;黃金期貨雖然有放大10倍的效應,但風險也較大,從未涉足商品期貨的投資者應回避;紙黃金的投資就是記錄買入和賣出的價格在扣除手續費,雖然投資方法簡單,看上去像買賣股票一樣,但由于黃金投資應是長期行為,黃金價格平時波動并不大,紙黃金的投資者往往容易“撿了芝麻而丟了西瓜”。
黃金T+ D業務是在銀行辦理的類似于黃金期貨的投資方法,只不過放大倍數一般為5倍。這種投資方法的優勢在于,能在晚上和全球外盤同步交易,并可以多空雙方同時開倉和平倉,但手續費較高。
投資者在投資黃金時,應根據各自情況量力而行。普通投資者可以在金價猛跌時購買一些實物黃金,到退休時把最早購買的實物黃金每年拋掉一部分,這樣應能跑贏通脹,起到真正的保值功能。特別是年紀大的投資者,與其存一筆錢留給子女,還不如買一部分黃金。
我建議投資黃金的方法很簡單:一是堅持在條件允許時把握好階段性的機會,每年做實物黃金定投;二是在低位時購入紙黃金或實物黃金中長期持有;三是在低于20%倉位買入黃金T+ D或黃金期貨中期持有,嚴格設定止盈和止損價波段操作。
對于黃金價走勢,我認為短期存在較大波動風險。例如,股神巴菲特就明確表示他不看好黃金,認為黃金的泡沫已經很大了。
但從中長期看,黃金肯定仍將上漲。在過去十年,黃金之所以大幅上漲,主要是因為美元的持續貶值。近年來美國的生產能力、競爭能力的下降,社會負擔重,導致財政赤字、貿易失衡、國債大幅增加等問題愈演愈烈。這樣一來,其他國家的貨幣也被動跟著貶值。一部分國家的貨幣發行都要由中央銀行按一定比例儲備黃金,黃金的需求相應增加,從而直接推動了黃金價格的上漲。
(作者為農業銀行上海桃浦支行理財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