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城市可持續發展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隨著城市不斷發展,城市問題也日益突顯,嚴重影響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具有低消耗、低污染特征的低碳經濟發展理念逐漸為人們所認同和提倡,低碳經濟發展是我國城市可持續發展的不二選擇。
【關鍵詞】低碳經濟 城市 可持續發展
一 低碳經濟的含義與意義
1.低碳經濟的基本內涵
低碳經濟是經濟發展的碳排放量、生態環境代價及社會經濟成本最低的經濟,是一種能夠改善地球生態系統自我調節能力的可持續性很強的經濟。低碳經濟要把握兩個關鍵,一是包括生產、交換、分配、消費在內的社會再生產全過程的經濟活動低碳化,獲得最大的生態經濟效益;二是包括生產、交換、分配、消費在內的社會再生產全過程的能源消費生態化,使國民經濟體系低碳或無碳化,促進生態經濟社會有機整體的清潔發展、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
2.低碳經濟對城市發展的意義
首先,低碳經濟是以節能減排為發展方式,優化消費結構,轉變消費觀念,改善消費環境,進而提高城市人民的生活質量水平;其次,低碳經濟的實現必然要有低碳技術作為技術保障,而新技術的開發和應用能為城市的發展帶來新的經濟增長點,促進城市經濟的發展;最后,低碳經濟是集約化的經濟增長方式,在能源高效利用的同時降低對生態的破壞,實現綠色、環保、低碳的城市生活追求,促進城市建設的可持續發展。
二 我國城市發展低碳經濟的必然性
1.經濟發展快速且結構不合理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是以工業為主,而且是能耗高、污染重的傳統工業,要達到全面工業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而且我國經濟的結構布局不合理,能源利用技術落后,導致大量能源浪費和溫室氣體排放。據相關報導,2005年以來,我國資源供給已無法滿足經濟高速增長的需求。因此,解決能源問題成為今后我國經濟發展的關鍵,同時由技術落后等多種因素導致的環境污染同樣制約著我國經濟和社會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2.人口基數大導致對能源需求大且能源結構不合理
我國人口基數大導致對能源需求也大。我國以煤炭為主要能源供給,同時能源領域相關技術和設備相對落后導致能源浪費明顯,以及溫室氣體的大量排放。據有關研究表明,大量燃燒煤炭導致了我國85%的CO2、90%的SO2和73%的煙塵。據不完全統計,由于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而導致的經濟損失占到我國全年GDP的7%~20%。這些數字反映出高碳的經濟發展模式已經威脅我國經濟的發展和生態環境的保護,低碳的經濟發展模式是我國今后發展的最優選擇。
3.我國城市生態環境日益惡化
環境污染對健康的危害已成為影響人們生活質量的重大障礙。目前,大氣污染造成的環境與健康損失占中國GDP的8%,二氧化硫等導致的酸雨污染每年給我國造成損失超過1110億元,世界上污染最嚴重的20個城市,中國有16個。我國二氧化硫排放量是世界第一,二氧化碳排放是世界第二。如果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污染物的排放不加遏制,預計到2020年,我國國土面積的55%都將被酸雨覆蓋,85%的人口將處于嚴重的空氣污染之中。
4.城市交通需求量越來越大
隨著我國交通機動化進程加快,交通能耗急劇上升。從城市碳排放構成來看,城市生產、交通及建筑碳排放量約占城市總碳排放量的81.2%,其中交通碳排放量占17.2%。目前,我國交通能耗占全社會總能耗的21%,如不加以控制,將很快超過工業能耗。
三 促進我國城市低碳經濟發展的對策建議
1.更新觀念,宣傳意識
積極宣傳綠色消費觀念,倡導低碳生活方式,使全體公民清楚地認識到低碳發展的重要性,使全民參與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和創新型國家。在國家戰略上,確立低碳經濟政治意識形態的合法性,使低碳經濟發展理念進入政府規劃,將發展低碳經濟納入可持續工業化和可持續城鎮化的具體實踐,并且要制定相應方案和實施步驟。
2.經濟刺激,促進發展
一是,碳稅。開征碳稅被發達國家認為是富有成效的政策手段。二是,財政補貼。三是稅收優惠。
3.調整結構,培植低碳產業
產業結構調整對實施低碳有很大的作用。產業分為能耗低、污染小和能耗高、污染高的產業兩種,促進低碳經濟發展必須大力發展低碳產業。而對于發達國家高碳產業的轉移應當加以限制,提高其準入規則。對于難替代的產業如農業,應當以低碳的方式發展,實現農業低碳化。
4.技術創新,健全體系
低碳經濟的發展必須依靠技術創新,但我國目前低碳技術的研發能力較弱,為此政府要加強對國家級研究機構的長期投入,整合國內現有的技術資源,引進國外的先進技術,建立國家級低碳技術研究機構并加強與企業的交流與合作,發揮政府與企業、基礎研究與產業發展之間的紐帶作用。
參考文獻
[1]莊貴陽.中國經濟低碳發展的途徑與潛力分析[J].太平洋學報,2005(11)
[2]劉細良.低碳經濟與人類社會發展[N].光明日報,2009.4.21
[3]鮑富健等.低碳經濟:人類社會發展方式的新變革[J].中國工業經濟,2008(4)
[4]任力.低碳經濟與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J].社會科學家,2009(2)
[5]孟德凱.關于我國低碳經濟發展的若干思考[J].管理科學文摘,2007(9)
[6]王勇、董雪.低碳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J].咸寧學院學報,2010(3)
[7]張兆清、呂濟愛.試論我國城市系統的可持續發展[J].城市問題,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