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中小企業因其對環境的應變能力較強,展現出了較強的生命力。中小企業經營機制較靈活,投資少、見效快,具有產品品種豐富、涉及領域廣泛等特點,對我國經濟的發展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對于如何加強企業財務管理,有相當一部分中小企業并未足夠重視,因而企業財務管理的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
經濟越發展,財務管理就越重要。重視財務管理將有利于完善中小型企業的內部管理制度;有利于降低成本,更好地籌資;也有利于投資,提高投資收益率?!堕L松業務系統》工具包幫助中小型企業,應在政府已出臺和即將出臺的一系列有利政策基礎上狠抓財務管理,從而使其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健康、穩步發展,為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
一 中小企業財務管理中的問題
目前,我國中小企業中有相當一部分只單純追求銷量和市場份額,而忽視了財務管理的核心地位,管理思想僵化落后,使企業管理局限于生產經營型管理格局之中,企業財務管理和風險控制的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此外,由于受宏觀經濟環境變化和體制的影響,中小企業在加強財務管理方面遇到了阻礙。例如,“政策歧視”使中小企業和大型企業不能公平競爭;地方政府行業管理部門的大量干預使中小企業的財務管理目標短期化;財務管理受企業經營者的影響過大等。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融資困難資金嚴重不足,缺少明確的產業發展方向
在我國,中小型企業由小到大,由弱到強,已逐步占據我國國民體系的半壁江山,成為我國經濟領域最為活躍的經濟力量。中小企業具有船小好調頭的特點和優勢,生產靈活,成本低,效率高,同時也存在著管理不規范,技術人員、管理人員缺乏等諸多問題。在我國現有的金融秩序下,中小企業貸款難仍然是制約其發展的最大難題。貸款難固然有企業誠信缺失等原因,但還是與中小企業缺乏系統的財務知識,過度重視短期利益而忽視財務管理有關,一些中小企業喜歡片面追求“熱門”產業,不顧客觀條件和自身能力,更無視國家宏觀調控對企業發展的影響,盲目認為什么行業都可以做,什么行業都能夠做好,什么有利益能創造財富就做什么,有些中小企業甚至片面地認為國家調控什么就應該上什么。還有一些中小企業對項目的投資規模、資金結構、建設周期,以及資金來源等缺乏科學的籌劃與部署,對項目建設和經營過程中將要發生的現金流量缺乏可靠的預測,倉促上馬。一旦國家加大宏觀調控力度,收緊銀行信貸,使得建設資金不能如期到位,企業就面臨進退兩難的境地,甚至造成巨大經濟損失。而且忽略了財務管理,企業會計賬目就會混亂,管理者無法及時獲得最新財務信息,企業的財務風險得不到控制就很難贏得銀行的青睞,也影響到企業管理者決策的客觀性和及時性。
2.財務風險意識淡薄
中小企業要發展就不可避免地要負債經營,充分利用財務杠桿作用。但一些中小企業不顧成本,不惜代價,不考慮自身的償債能力,千方百計地從銀行獲取貸款。在借入資金不能有效發揮作用的情況下,一些中小型企業進入了靠貸款維持生存的惡性循環,其結果是債臺高筑,財務風險極大。在國家實行較強宏觀調控力度的條件下,中小企業要獲得固定資產就比較困難了,因此一些中小企業就采取變通的辦法,擅自改變貸款途徑,將短期借款用于投資回收期較長的長期項目投資,導致企業流動負債大大高于流動資產,使企業面臨極大的潛在支付危機。這不僅加大了銀行對企業財務狀況判斷的難度,也給財務監管帶來很大困難,造成整體負債率不斷抬高。
3.財務管理模式僵化,財務人員專業素質不高
中小企業典型的管理模式是所有權與經營權的高度統一,企業的投資者同時就是經營者,這種模式給企業的財務管理帶來了負面影響。中小企業中相當一部分屬于個體、私營性質,企業領導者集權、家族化管理等現象嚴重,并且對于財務管理的理論方法缺乏應有的認識和研究,致使其職責不分,越權行事,造成財務管理混亂,財務監控不嚴,會計信息失真等。另外,財會人員專業素質不高,使得不少中小企業會計賬目不清,信息失真,財務基礎薄弱,財務管理混亂。有的財務人員偏重記賬而忽視財務管理。有的財務人員不能通過財務分析發現企業生產經營中的問題并盡早解決,只有當出現重大問題時才發現問題的嚴重性,使經濟危局難以挽回。而且不少財會人員受制于領導,不行使自己的監督權,忽視財務制度、財經紀律的嚴肅性,不重視財務管理,不開展規范的財務管理工作,使中小企業的發展受到嚴重制約。企業沒有建立內部審計部門,有些企業管理者基于其自身原因沒有將財務管理納入企業管理的有效機制中,缺乏現代財務管理觀念,使財務管理失去了其在企業管理中應有的地位和作用。
二 改善中小企業中的財務管理
1.優化中小型企業內外部環境,拓寬其融資渠道
我國企業當前正處經濟轉型時期,金融體系中應該建立健全中小企業的信用制度和擔保機制。中小企業的信用擔保是以服務為宗旨的中介組織,擔保費的收取不能以增加中小企業的融資成本為代價,在建立信用擔保體系的過程中要把信用擔保制度和其他形式結合起來,還應對各類融資方式增進了解、熟悉各種融資方式,在內部融資方面,除了要注重企業自身積累,也可利用折舊準備等會記手段暫時閑置可用來周轉的資金。外部融資方面,則可通過合資方式進行股權融資,通過項目融資方式或尋求擔保爭取銀行貸款。融資租賃、商業信用、票據貼現、買方貸款、出口創匯貸款、聯合協作貸款等都為中小型企業提供了融資可能。為中小型企業的融資擔保提供多樣化的服務,以提供更多的融資機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中小型企業融資難的問題。
2.強化中小型企業風險管理,加強其財務控制
強化資金風險預警系統能夠對各種風險進行科學的預測分析,是便于風險信息傳遞的一種風險預防系統。它可以使風險信息源、風險信息傳輸系統和風險管理者形成一個有機整體。要對風險進行科學的預測分析,預計可能發生的風險狀態。建立一個便于風險信息情報傳遞的風險信息系統。要對有超前決策,盡可能使風險消除在潛伏期。在改善資金結構的同時要維持一定的付現能力,以保證日常資金運用的周轉靈活,預防市場波動和貸款困難的制約,確定最佳的現金持有量。一般來說,流動性強的資產收益低,這就意味著企業應盡可能地減少閑置資金,即使不將其投資于本企業的資產也要將其投資于能產生收益的其他資產,避免資金閑置帶來的損失。當企業實際的現金余額大于最佳的現金持有量時,可采用償還債務、投資有價證券等策略來調節實際現金余額。反之,當實際現金余額小于最佳現金持有量時,可以用短期籌資來調節實際現金余額。
3.完善中小型企業管理模式,提高其財務人員素質
不少中小型企業會計賬目不清,信息失真,財務管理混亂,而企業領導營私舞弊、行賄受賄的現象時有發生。企業設置賬外賬,弄虛作假,造成虛盈實虧或虛虧實盈的假象等。要解決好這類問題,中小企業管理者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識,增強法制觀念;中小企業要嚴格執行從業人員養老、醫療等保障制度,以吸引更多高級財務管理人員到中小企業發揮作用;中小企業的財會人員要加強培訓和思想政治教育,特別要學習《會計法》《企業會計準則》,以增強財會人員的監督意識,要求會計人員持證上崗。只有通過企業財務人員和企業管理者甚至全員的共同努力,才能改善企業管理狀況,提高財務管理,提高企業的競爭實力。最后,在知識經濟時代,希望中小企業的財務人員也能創新理財觀念,如現金流量觀念、協調關系觀念、資本經營觀念和積極利用新的衍生金融工具的觀念等。新的衍生金融工具層出不窮,這些衍生金融工具的出現給企業財務管理和整個資本市場帶來新的變化,財務管理人員要接受新事物,學習新知識,掌握新工具,改善企業的財務管理手段,提高財務管理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