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國內外對于企業社會責任的研究更多的是從財務績效角度分析企業社會責任的影響,而很少關注如何才能促使企業更好地履行社會責任。這是關于企業承擔社會責任更為本質和基礎的問題,董事會是公司內部治理的核心,它的規范和完善將會對企業承擔社會責任起到很好的規范作用。
在現代公司中,董事會處于公司治理的核心地位。由于企業社會責任運動的興起,使得社會各界對董事會所要承擔的社會責任越發重視。公司要持續發展,必須關注利益相關者的利益,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責任。而在這個過程中,董事會的作用至關重要。
一 國外學者對于董事會與企業社會責任相關性的文獻綜述
Bleak和Bhagat(1999)對外部董事正面作用的發揮程度有所懷疑,他們認為,外部董事應該分為有業務往來和無業務往來兩種。前者因為利益相關,所以導致監督信息披露的動力不足;后者則因為社會兼職過多,致使投入的時間和精力有限,所以對管理層存在信息披露。相反,內部董事因為持股比例不高,所以有充分的動機履行社會責任。
Minow和Monk(2004)認為,董事會規模較大時有利于容納不同的專家,做出高品質的決策。同時,擴大董事會規模還可以降低控制股東在董事席位中的比率,抑制其利益掠奪行為。因此,董事會規模與企業社會責任水平呈正相關關系。
Thorn &Lois Schafer Mahoney(2006)對加拿大146家上市公司的研究發現,董事會的薪酬結構(工資、股票期權和獎金)對于上市公司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具有重要影響,工資、股票期權和獎金三者與企業社會責任的履行成正比。
Andrew和Nada(2007)認為,董事長同時兼任CEO時,能以超越部門利益的觀點去審視利益相關者的問題,致力于追求長期而不是短期的公司績效。
Nabil A. Ibrahim,Donald P. Howard 和John P. Angelidis(2003)通過對美國上市公司中的1000名董事會成員進行問卷調查,結果表明,公司外部董事更加關注企業社會責任,而內部董事則更關注于企業的經濟責任。
Stephen Bear,Noushi Rahman 和Corinne Post(2010)通過研究表明,董事多樣化,以及女性在董事會中所占比例越高,企業會更多地履行社會責任,進而提高企業聲譽。
二 國內學者對于董事會結構與企業社會責任相關性的文獻綜述
我國的專家學者對于董事會與企業社會責任關系的研究,更多的是從制度安排的角度來研究如何設置董事會結構以促進其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實證方面的研究并不多。
宋占文和王妍(2003)認為,公司在經營過程中應該承擔社會責任,而這一責任的履行主要依靠董事會結構,董事會的結構及人選直接決定了其所服務的利益群體,董事會匯總職工董事、獨立董事,以及債權人的加入有利于企業承擔社會責任。
周述榮(2006)對于董事會結構提出了“兩分三三制”原則。兩分是指明確區分執行董事和非執行董事;三三制是指職工利益代表、股東利益代表和社會利益代表各占三分之一。這樣就可以解決內部人控制問題,促使企業更好地承擔社會責任。
沈洪濤(2007)認為,國有控股股東有利于推動上市公司履行社會責任。這是因為國有控股股東的持股行為帶有一定的社會使命和目標性,往往能夠兼顧企業社會利益之間的平衡。
目前,國內直接研究董事會結構與企業社會責任的實證研究并不多。
馬連福、趙穎(2007)以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司公司為樣本,對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程度及其影響因素進行了研究,其結果表明,獨立董事的比例,以及董事長與總經理是否合二為一與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關系并不顯著。
趙璐(2008)選取了2004年和2005年兩年在深、滬上市的851家發行A股公司作為樣本,研究結果表明,董事長與CEO兩職合一的情況與企業社會責任之間關系不確定;獨立董事比例與企業社會責任表現呈負相關;董事會規模與企業社會責任,呈負相關;董事會會議次數對企業社會責任表現的影響則不顯著。
總的來看,國內外有關董事會結構與企業社會責任相關性的研究相對較少,作為公司內部治理結構的組成部分,董事會結構的設置被認為是最重要和最為核心的。可以說,合理的董事會結構是董事會決策和監督職能得以有效發揮和公司健康運行的前提和保證。隨著企業社會責任問題的重視,研究怎樣的董事會結構能夠更好地促進企業社會責任的履行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參考文獻
[1]〔美〕James E.post,Anlie T.Lawrence,James Weber.張志強等譯.企業與社會:公司戰略、公共政策與倫理[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2]Alexander Dahlsrud.How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s Defined:an Analysis of 37 Definitions[J].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tg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06(1)
[3]Thomas M.Jones,Andrew C.Wicks.Convergent Stakeholder Theory[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9(2)
[4]許永盛.論公司社會責任的強化[D].西南財經大學碩士論文,2005
[5]劉自敏、楊丹.企業責任:董事會成員如何合理承擔? [J].董事會,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