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 “你從雪山走來,春潮是你的風采……”
這樣的畫面在不久的將來是否還存在?滾滾江水化平湖,長江上游最“野性”的一段將會成為“庫首連庫尾、不留一米水頭”的水庫群。
金沙江的原始風貌,或將成為歷史。
2012年3月至4月,《瞭望東方周刊》記者從重慶開始,沿著長江上游探訪各大水電站。一路上,煙塵滾滾的庫岸公路,從川江一直綿延到金沙江上游,大型工程車往來不絕。
川江段:小南海水電站的奠基儀式主席臺已經搭建了起來,3月29日,小南海完成了剪彩儀式。重慶市高調報道,三峽公司則相對沉默。
金沙江下游段:向家壩、溪洛渡水電站橫截在大江峽谷里的大壩已經基本成型,這兩個裝機容量共計2026萬千瓦的巨型水電站靜態投資共937.66億元人民幣。這只是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在金沙江下游的“一期”項目,隨后,已經開始建設營地和展開移民實物指標調查的白鶴灘和烏東德水電站裝機容量共計2270萬千瓦,主體工程將分別于2013和2014年動工。
這四級水電站裝機容量相當于兩個三峽,移民將超過20萬人。
這還不是全部。
金沙江中游段:觀音巖、魯地拉、龍開口、阿海、梨園幾座大型水電站工程也已經橫亙在金沙江大峽谷里。他們分別屬于大唐、華電、華能等電力集團。
在舊的《長江流域水資源綜合規劃》中并不存在的金沙、銀江兩級水電站也進入了議事日程。
如果算上規劃中的上虎跳峽(龍盤)水電站,金沙江中下游的這些水庫大壩將淹沒土地50多萬畝,合計超過300多平方公里。
各支流上的上萬個大中小型水庫電站,也如雨后春筍般建起。三峽工程上游的水電工程,粗略統計相當于8個三峽。
如果金沙江不再是一條“河”,長江和我們的未來,將會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