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浩瀚宇宙中,一艘巨大的狀若梭子的飛船正在航行。
這是從銀河系發往潘多拉星系的移民飛船,飛船里裝載了1萬多人,30歲的盧卡斯也是其中之一。雖然年輕,在這1萬人的小社會中,盧卡斯地位卻很高,說得嚴重一些,他將直接掌握這1萬名新移民的生死。
在登上飛船之前,盧卡斯是地球上最著名的科學家,因為他完成了小球藻的改造技術。沒錯,小球藻,一種單細胞藻類植物,幾千年前就已經存在,在河浜里、池塘里隨處可見。不過,在盧卡斯的研究完成后,小球藻成了解決宇宙航行瓶頸的關鍵。
在盧卡斯生活的3012年,宇宙旅行早就不是什么新鮮事。人類也早就能制造出一次能裝載幾千噸貨物和好幾千人的大型飛船,但當人類把移民的目標定為較遠星系時,問題出現了:氧氣制造系統和食物儲備系統的體積過于龐大,而飛船的容積短期內又很難擴大,導致每艘飛船的載人量大大減少,移民的成本變得難以承受。
但人類對其他星球礦產的渴望依然在增加,于是,幾乎地球上一半的科學家,都把解決這些問題當成了研究的方向,不過,大部分人都把希望寄托于縮減設備體積,以及尋找替代材料上。所以當盧卡斯公布自己研究結果的時候,幾乎所有人都震驚了,一種存在了幾千年的單細胞原始植物,真的能解決最尖端的問題嗎?
盧卡斯真的成功了,其實用的是最簡單的辦法- - -強化。要知道,小球藻本就是一種生命力極其頑強的植物,在地球上,只要有水的地方就能發現小球藻。所謂強化,就是讓小球藻能適應其他星球更加惡劣的環境,并且能將光合作用的速度加快。
實際上,一千年多前,人類就已經清楚了小球藻的價值:在小球藻的干粉中,含有40%到50%的蛋白質、10%到30%的脂肪,還含有糖類、礦物質和11種維生素。小球藻的蛋白質中,有40%左右的氨基酸是人體需要、而人體本身又不能合成的。它含有的脂肪是大量的不飽和脂肪酸,含有的糖類中,有葡萄糖和果糖,很適合作人類的食品。
但在盧卡斯之前,人類科學家卻陷入了一個誤區,那就是新材料永遠都好于地球上的“土特產”。在過去的幾百年里,科學家們在宇宙中尋找到了無數新材料,例如比紙還要輕薄,耐熱耐壓性卻超過地球最優質鋼板的新金屬;富含各種營養素,比葡萄還小,吃一口就能供人類一周消耗的外星水果;甚至有能在幾分鐘內分解幾十噸垃圾的外星細菌。于是,在最近幾十年里,人類對地球上的一切都失去了興趣,當然,除了盧卡斯。
不過現在,盧卡斯改變了這一切,經過改造的小球藻,遇水就能快速生長,并適應很多極端惡劣的環境。10年前,在宇宙科學發展委員會的支持下,小球藻被帶到了潘多拉星系的“希望”星球上,并很快地改造著整個星球的環境。
一年前,盧卡斯得知希望星的環境改造已經達到了移民的要求,堅持登上了第一艘移民飛船,要親眼見證自己的成就。
還有三年,飛船才能達到目的地,盧卡斯卻早已激動萬分,因為自己所在飛船里的所有氧氣和食物,都是小球藻提供的。盧卡斯知道,自己成了人類宇宙開拓史上的豐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