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系統闡述了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明確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目標。我們將把學習好、宣傳好、貫徹好、落實好黨的十八大精神作為當前最重要的一項政治任務,結合貫徹落實重慶市第四次黨代會精神,大力促進開放發展、轉型發展、統籌發展、和諧發展,加快推進“科學發展、富民興區”步伐,努力成為全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先行區和綜合展示重慶新形象的“對外開放第一門戶”。
搶抓機遇,促開放發展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必須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的戰略思想。渝北區發展的最大優勢和潛力就在于開放,經濟全球化新形勢,為地區參與全球產業分工創造了條件;新一輪西部大開發、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兩江新區等優惠政策疊加,開放發展的后發優勢更加凸顯;空港、鐵路港、水港布局區內,外向型資源整合和要素集聚能力顯著提升。我們將以此為契機,堅持主動參與和創新服務,聯手市級開放平臺,不斷提升產業集聚、綜合承載等開放功能,打造廣泛吸納國內外先進生產要素的投資洼地,加快優化適應開放型經濟發展的內外環境,推動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寬領域、多層次、立體化的開放格局。
堅持對內對外開放并重,積極引導外資民資投向先進制造、高新技術、現代服務業等高端化、現代化產業,并積極向教育、文化、醫療等社會建設領域延伸,加快拓寬開放的廣度和深度。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瞄準世界500強、中國500強招大引強,培育一批“十百千億”級企業集團和園區。積極開展對外交流和區域協作,加快發揮對周邊及西部地區的輻射帶動效應。積極構建結構優化、互利共贏、安全高效的開放型經濟體系。
提檔升級,促轉型發展
堅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立足質量和效益,全面轉型升級產業結構,是渝北區深入落實黨的十八大明確的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要求的主攻方向。我們將堅持深化改革、結構優先、創新驅動,加快推進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進程。
注重集中集約、綠色環保,促進工業化與信息化相結合,打造汽摩名城、現代裝備制造業、特色輕工產業和電子信息產業基地,培養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知名品牌的高新技術企業,從工業大區變為工業強區。注重生產性服務業和生活性服務業相協調,現代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相融合,發展研發、現代物流、金融等高端服務業,培育壯大文化產業,打造重慶科技成果轉化基地、航空物流基地和主城金融次中心,建設會展新區、商貿大區和美食名區。注重現代農業和鄉村旅游業融合發展,推動農業技術革新,構建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社會化相結合的新型農業經營體系,依托國家級農業科技園區和現代農業產業基地,大力發展都市現代農業,促進農業發展、農民增收。注重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促進生態文明。
強化統籌,促協調發展
城鄉發展一體化是十八大報告對統籌城鄉發展的總體要求,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途徑。渝北區已建成了全市首個人口過百萬、面積上百平方公里的“雙百”型特大城區,但還有1000多平方公里的廣大農村,縮小城鄉差距,實現共同繁榮,必須加大力度建立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農互惠、城鄉一體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我們將堅持以大都市為帶動,不斷完善宜居、宜業、宜商、宜游等大都市功能,到2016年,建成城區面積達200平方公里,集聚人口250萬的國家中心城市的重要區域,成為推動城鄉資源要素合理配置、互動融合發展的輻射核心。
堅持產城融合、功能互補的新型城鎮化道路,統一規劃城鄉建設、基礎設施、產業布局和公共服務,打造功能完善的現代化精品小城鎮,壯大鎮域經濟實力。堅持以新農村建設為抓手,全面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提高農民的生活質量和文明素養,使農村地區成為大都市的功能配套區、休閑度假區和生態涵養區。加大農村戶籍、產權等體制機制改革力度,激發農村發展活力,打造統籌城鄉綜合發展示范區。
優化服務,促和諧發展
提高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根本目的。面對全區產業集聚、人口集聚,群眾利益訴求更加多元,社會管理難題不斷增多的新情況,我們將始終堅持“兩條腿”走路,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重點,與經濟發展同步,在改善民生和創新管理中加強社會建設,促進經濟發展水平在主城領先的同時,社會發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在主城領先。
不斷完善民生財政體系,加大社會保障力度,加強基層社會管理和城鄉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促進發展成果與民共享。大力優化創業就業環境,培育創業文化,以創業帶動就業,持續增加群眾收入。堅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大力弘揚渝北特色的人文精神,著力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加快建成城鎮“一刻鐘文化服務圈”、農村“半小時文化服務圈”,不斷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培育和發展各類社會和中介服務組織,打造志愿服務的渝北品牌,努力開創社會和諧人人有責、和諧社會人人共享的生動局面。
增強本領,提升科學發展保障力
黨員干部的思想認識和能力素質是科學發展的重要保障。要牢牢把握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這條主線,適應不斷發展的新形勢新要求,將理論學習和實踐鍛煉結合起來,加大人才培養和吸納力度,大力提升黨員干部引領科學發展的能力。
堅持群眾路線,不斷擴大基層黨組織和黨的工作覆蓋面,充分發揮黨組織團結帶領群眾貫徹落實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和完成黨的任務的戰斗堡壘作用,堅持民主集中制,以黨內民主帶動人民民主,大力提升黨員干部服務群眾的能力。堅持反對腐敗、建設廉潔政治的鮮明政治立場,大力開展黨的先進性、純潔性學習教育和實踐活動,持續開展以“正心、正言、正行”為主題的黨員干部“三正”教育系列活動,全面推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大力提升黨員干部拒腐防變的能力。努力打造一支堪當重任的高素質黨員干部隊伍,為渝北區的科學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組織領導保障和人才支撐。
(作者系中共渝北區委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