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車流通發展呈現四大特點
在“十一五”期間,我國汽車流通企業得到良好發展,總體規模快速增大。營銷的服務能力也明顯增強,形成了經營主題多元化、應用模式的多樣化、多渠道汽車流通發展等趨勢,有以下幾個特點較為突出:
一是流通規模的不斷擴大。“十一五”期間我國汽車銷售年均增長超過25%。2010年的銷售量更是突破1800萬輛。2011年,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銷量達到了1850.5萬輛,我國的汽車銷售約占全球汽車銷售的四分之一。限額以上零售企業汽車的銷售額度達到了1.85萬億,占全國限額以上零售企業的商品銷售32.5%。從這個角度來看,汽車銷售是拉動我國消費的巨大產業。
二是流通的網絡進一步完善。流通渠道趨于點化,中小城市農村汽車銷售網絡的建設加快,二手車置換、營銷、拍賣的模式開始起步,報廢汽車回收基本在地級市得以實現。
三是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規模的汽車、二手車、配件流通、報廢汽車回收的骨干企業。汽車經銷商整合加快,并向規格化、集團化發展。涌現出年銷售超過500億元以上的經商集團,全國百強經商,集團的銷售量占全國汽車銷售量20%以上。
四是流通現代化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汽車租賃、金融、保險等新型的方式正在興起。現在信息技術在汽車的營銷方面進一步提高。二手車交易市場、報廢汽車維修技術的管理水平進一步的提高,促進了汽車消費。

汽車流通業的發展取向
第二個值得關注的問題是汽車流通發展的取向。去年年底,商務部就“十二五”期間汽車流通的發展做出規劃。如何解讀、如何推進政策方面信息應該是汽車企業面臨的重要課題。在“十二五”期間,應當以轉變汽車流通方式為主線,以改變汽車市場環境,促進汽車流通可持續發展為政府目標,完善汽車流通體系。完善汽車營銷體系建設是商務部關注的重點之一,要加強規劃銜接,合理布局汽車營銷。而目前地方汽車營銷網絡布局與城市商業網點規劃嚴重脫節。網點過于集中化,中小城市不足。營銷的方式也比較單一,多為4S店。“十二五”期間要將配合汽車流通網絡與城市商業網點規劃相提并論,優化網絡結構。
在政策導向上,首先要建立節約、便利的汽車流通網絡。支持在密集區發展汽車展示廳、交通廳等經營業態。在中小城市要有序地發展汽車綜合貿易服務園區和綜合交易市場。加強資源業態和消費的聚集,提供一站式服務。
其次是要延伸網絡,加快農村汽車流通體系建設。農村汽車市場潛力最大。雖然流通網絡建設取得不少進步,但且不論農村的流通體系,西部地區中小城市的汽車銷售網點仍然不夠發達。應當充分發揮和鼓勵大型汽車流通企業通過連鎖經營機構的方式,向農村和邊遠地方延伸銷售和服務網點。推動汽車流通售后服務站,切實增強農村汽車銷售服務的能力。
再次是要優化結構,提高汽車營銷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汽車流通企業在規模化、連鎖化、品牌化程度上有一定的差距。為消費者權益服務也有所偏差。因此一方面要支持有條件的汽車流通企業兼并重組、發展連鎖經營。另一方面要引導營銷企業創建自主服務品牌。加強社會化汽車售后服務網絡建設。最后需要強調的是規范交易行為。2012年,商務部將抓緊修訂《汽車品牌銷售管理實施辦法》,規范工商與品牌經銷商的交易行為,努力杜絕收取見面保證金、強制搭售和規定庫存數量等交易現象,合理確定期限,明確授權及雙方權利、義務,保障消費者權益。政府相關部門要采取措施消除汽車銷售方面不正當競爭行為及供應商和零售商的交易關系不平等現象。

積極培育二手車市場
中國的二手車市場擁有巨大的發展潛力。這已引起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目前正在就此問題進行協調。對二手車經銷商而言,還需要加強推動誠信經營,開展建設二手車誠信市場活動。要規范二手車等級評定等經濟行為,提高交易的主動性,要積極倡導誠信經營,嚴厲打擊欺詐行為。切實保護各方合法權益,推動二手車交易合理定價,探索實行先行賠付,促進二手車放心消費。
要支持汽車供應商利用現有的營銷渠道和批派優勢,拓展批派二手車業務,要鼓勵大型汽車集團發展連鎖經營,建設品牌二手車賣場。在去上海調研的過程中發現,上海大眾、上海通用專門有二手車公司,企業自己建連鎖、建品牌。2012年,商務部準備從有關政策方面引導二手車經營品牌化,鼓勵經銷商搞連鎖,做自己的品牌,搞好誠信經營。
還要引導市場升級。二手車市場存在的重要問題之一是不少賣方交易時是皮包公司。因此政府相關部門鼓勵地方政府加大對二手車市場的支持和監管,對資源方面進行整合,加強相關政策方面的支持。希望二手車市場通過引導能夠升級,建立起能誠信經營,有序競爭的二手車交易場所。
在培育二手車市場方面也需要鼓勵創新方式。未來有條件的企業可以進行二手車拍賣,探索交易模式,引導企業完善認證制度和質保承諾,與保險公司建立合作關系,為車主提供二手車延期質保服務,切實保護二手車主的權益。

在政策方面要支持加快二手車的發展。隨著我國汽車消費的快速增長,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等問題越發突出。二手車市場難以適應當前汽車市場快速發展的要求。未來政府相關部門將對汽車市場拆解行業發展提高關注,并予以政策引導,加強規劃。目前國家將加強對汽車回收拆解行業的整體規范管理。據有些網絡信息顯示,正規回收的車輛數量占汽車報廢量的一半左右。這說明該行業有待加強有序發展。
基于此,有以下措施值得相關政府部門考慮:
一是完善網絡,堅持統籌規劃,健全機制。鼓勵縣鄉鎮延伸回收服務行業,擴展上門收車等功能,提供完善的服務,同時要引導回收企業依托城市再生資源。實施汽車報廢環保經營制度,實現資源規模化利用。
二是要優化結構,要鼓勵回收企業優化與汽車生產再造企業的長期關系。對于起點高、有規模的企業,鼓勵建設其示范中心。加快骨干企業融合中小企業的步伐,實現專業化回收,優化產業化格局。
三是要推動技術進步,充分利用好社會各種資源。推廣機械化和經濟化拆解,提高環保和資源利用水平,逐步實現設施現代化、作業標準化。
我國汽車流通領域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難題,相信經過政府還有企業、協會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不斷創新,汽車流通行業一定會取得更好更快的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