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來十年是我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黃金時期,國家將投入相當的資金來支持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有關核心技術的研發和推廣應用,汽車節能技術將全面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將加速迎來新一輪的產業升級,產業化進程將大大向前。
在新能源汽車產業化發展的“前夜”,如何有效把握時機,抓住機遇,奪得頭籌,引領未來的發展,成為當前許多地方政府思考的重要課題。
日前,針對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在地方示范運行中獲得的經驗和出現的問題,來自北京、濟南、武漢、深圳、合肥等地的相關專家談了各自的看法。
武漢市政府汽車產業發展辦公室李林清主任告訴記者,作為國家“863”電動汽車成果產業化基地,早在“九五”期間,武漢市的東風汽車公司就研發了純電動轎車、純電動中巴和燃料電池中巴。2001年,武漢市又率先成立了東風電動車輛股份有限公司專門從事電動汽車及關鍵技術的研究開發,已獲得了多項專利。雖然武漢市的發展重點是混合動力汽車,但也在積極推進純電動汽車產業化。目前,武漢市共有581輛新能源汽車投入使用和在線運營,到2012年年底,武漢市計劃在線運營示范的新能源汽車超過1000輛。武漢市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已步入產業化階段,8萬輛純電動轎車生產基地已于2011年12月動工建設,到2016年,純電動轎車產能將達到8萬輛。
與武漢市的思路不同,在新能源汽車發展方面,北京市的重點是發展純電動汽車。作為北京新能源汽車發展的見證者,北京理工大學電動車輛工程技術中心副主任林程教授認為,在國際上趨于成熟的混合動力汽車已進入到商品化階段,是未來重要的產業化方向,但混合動力技術的節能減排效果對發動機技術水平依賴較大,成本仍較高,如果傳統的發動機技術本身就存在問題或者比較落后,混合動力就很難取得理想的效果。
他認為純電動汽車的發展不僅是車的問題,也是體系建設問題。林程教授告訴記者,目前北京已經在奧運村充電站實現了電池的快速更換,預計到2012年年底,北京將形成1千輛純電動公交的運營規模。
作為全國典型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城市,合肥市近年來在示范推廣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目前,合肥市推廣新能源汽車的總量在全國25個城市中排名靠前,純電動客車和轎車排名總量第一,全市有26個充電站,電動公交車在14個公交線路上運營,總里程達到了600萬公里,單車最高行駛的里程12萬公里。合肥市集聚新能源汽車產業企業近30家,市政府支持試點示范資金1.66億。合肥市科學技術局何江副局長表示,新能源汽車發展,還存在許多問題,如新能源汽車成本高的問題,多方面的系統安全問題等。此外,在新能源汽車體系發展方面、示范應用及產業應用發展方面,目前也存在比較突出的問題。在這些方面,合肥市正進行積極的探索。
濟南市經濟和信息化裝備處岳雙榮處長認為,企業的生存主要靠市場,市場是檢驗產品唯一的標準,但是任何新生事物,如新能源汽車,都有逐漸被認可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政府的公信力對新事物的推動是不可或缺的。岳雙榮處長還透露,濟南市計劃到2015年,純電動汽車產量達10萬輛,爭取實現電動汽車銷售收入達到100億。
深圳市是全國的首批13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和首批6個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的城市之一。截至2011年底,深圳市示范推廣的新能源汽車總數已達3035輛,其中公交車2050輛、純電動出租車300輛,燃料電池車62輛,公務車20輛,私家車超過603輛,建設各類充電站62座,其中公交充電站57座,社會公共充電站5座,全市在居民小區和社會停車場一共建成慢速充電樁接近2400個。深圳市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陸象楨認為,前兩年可以說是在打基礎,越往深處發展,新的問題和矛盾也會越突出,所以今年深圳市準備開展一些攻堅戰,把一些突出的問題和矛盾梳理和解決,為以后推廣新能源汽車積累經驗和探索路徑。
陸象楨主任表示,深圳市今后還將制定一些優惠幅度更大,更具吸引力的鼓勵政策。在繼續加大市場推廣力度的基礎上,深圳市還準備完善產業鏈,在平山新區規劃了產業園,準備把產業鏈相關的企業整合進產業園里面。深圳市政府將出臺相關政策把產業園打造成國內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研發制造和創新的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