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4月24日開始,楊樹鵬執導的《匹夫》、寧浩執導的《黃金大劫案》、管虎執導的《殺生》、張楊執導的《飛越老人院》和王小帥執導的《我11》將相繼上映。
其中《匹夫》和《黃金大劫案》攜手于4月24日開畫,《殺生》定檔4月28日,《飛越老人院》和《我11》則分別于5月8日和11日入市。五部影片類型各異,投資不一,上映檔期前后相差無幾。
這些影片的導演都曾經或正在被冠以同一個稱呼——“青年導演”,這個稱呼他們已經背負了近20年。
早在十幾年前,王小帥和管虎就分別以《冬春的日子》和《頭發亂了》而備受關注,特別是張楊執導的《愛情麻辣燙》和《洗澡》,被當時的業界和學界視為同批導演中“最接地氣”的新銳力量。
但他們的首演未趕上好時候。其時,國內電影市場開始急劇滑坡,而且當時的“第五代”導演風頭正勁,之后香港導演集體北上,大量進口片長驅而入。被業界寄予厚望的“青年導演”,并沒有贏得觀眾與市場的普遍肯定。在國內沒有找到“共鳴”的情況下,他們中的大多數把目光轉向了海外;另一些人則選擇了“轉型”。
現在,他們中的大多數已年屆不惑。特別是王小帥、張楊和管虎,比起成功轉型的徐靜蕾,仍未得到業內外的肯定;而比起寧浩、李蔚然等更年輕的導演,“青年導演”的稱呼多少讓他們感到尷尬。
如今,國內的電影業今非昔比——不僅國內市場容量擴大了十多倍,而且國外的眾多電影人和資金也開始批量進入國內市場。這些導演中的大多數開始開始在市場上獲得資方的大力追捧:《匹夫》為光線影業上半年的主要項目,《殺生》則由星美集團打造,《飛越老人院》的幕后操盤手是曾經推出《葉問》《錦衣衛》的大盛國際傳媒。
他們再次集體出現,有著市場選擇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