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聯詞:養老金空賬、養老金入市、雙軌制合并、人口老齡化
“延遲退休”成為2012年度民生熱詞并引發公眾聚焦,始于“梅子黃時”的初夏時節。
6月5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下稱“人社部”)就社會保險關系轉續等問題集中回復網友時明確表示,相應推遲退休年齡已是一種必然趨勢,人社部將適時提出彈性延遲領取基本養老金年齡的政策建議。
一石激起千層浪。這一表態瞬間引發社會各界的熱議,“延遲退休”的話題在這個炎熱的夏天被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激烈的爭論背后是一代人的養老焦慮。就在網友們紛紛感嘆“明天誰為我們養老”時,7月1日,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戰略研討會在京召開,人社部社會保障研究所所長何平提出,我國從2016年實行延長退休年齡的政策,并每兩年延長1歲退休年齡。到2045年不論男女,退休年齡均為65歲。
與此同時,有關養老金空賬的新聞也接踵而至。根據社會科學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給出的數字,2011年城鎮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空賬已超過2.2萬億元,較2010年增加約5000億元。而由中國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牽頭撰寫的研究報告《化解國家資產負債中長期風險》則預測,到2013年,中國養老金的缺口將達到18.3萬億元。
不得不承認的是,隨著老齡化社會的逼近,養老金缺口的日益擴大已成為擺在全社會面前的一道亟待解決的現實難題。
寄望延遲退休來解決養老金的巨大缺口是否現實?公眾在質疑的同時紛紛將矛頭直指養老金缺口背后的養老雙軌制。有網友認為:“在雙軌制沒有打破的今天,養老金背后長期存在著嚴重的分配不公。即使推行彈性退休的制度,也無法實現特權階層向低收入階層讓利,使養老金的分配更加合理和平衡。”
也有專家建言:“合理的養老體制改革,應該是先并軌養老金,再談延遲退休。”
事實上,早在今年3月,這一制度在全國“兩會”上曾引起代表委員們的廣泛關注,取消雙軌制的呼聲一度高漲。
令公眾沒有想到的是,這一呼聲一直延續到2012年末,并在這個寒冷的冬季迎來了破冰的曙光。近日,人社部副部長胡曉義表示,無論養老還是醫療,隨著社保標準的提高和改革的不斷推進,雙軌制終將合并統一。
“終將”二字,給了公眾無盡的美好期待。但愿在即將到來的2013年,雙軌制合并不僅僅是期待,而是有了嚴格統一的時間表、確切明晰的基本計劃和具體可行的實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