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愛用“白露秋風夜,一夜涼一夜”的諺語來形容白露時節氣溫下降速度加快的情形。所以古人有“白露身不露”之說。所謂“身不露”主要是指不“赤膊”與不“赤腳”。
赤膊體內臟腑易受傷
白露過后,氣候冷暖多變、晝夜溫差變化較大,稍不注意,就易著涼傷風。有的人白露過后依然打赤膊,而人的臟器,無論心、肝、肺,或者脾、胃、腎都非常嬌嫩,喜暖怕涼;人體任督二脈的穴位,也都分布人體軀干的中心線上,對于寒邪陰風更是首當其沖。所以要特別注意保護,使外邪不能直接侵襲它們。一旦胸背受涼,風寒侵入經絡,很容易引起中風、痙攣和腸胃、呼吸道以及心血管系統等疾病。
體質虛弱、患有胃病或者慢性肺部疾患的人尤其要當心,及時添衣,睡覺不貪涼,蓋好被褥。此外,患有慢性胃病的人,生活中也應盡量注意保暖,避免因腹部受涼而使病情雪上加霜。
赤腳傷風感冒易糾纏
常言道:“熱從頭散,寒從腳起”,人體各部位的體溫是不一致的。皮膚溫度會因身體各個部位的不同而有高低,軀干和頭部屬陽,溫度較高;四肢偏陰,皮膚的溫度從近軀干部到遠軀干部越來越低。
而且,您會發現,人在睡眠時,無論采取哪種睡姿,上肢總是緊靠著身體,體熱也就容易傳導給手;而腳就沒有這種攀附能力了,理所當然地成了給養不足、溫度最低的部位。如果您再打赤腳,當雙腳忍到無可再忍時,便會反射地引起上呼吸道粘膜毛細血管收縮,使局部免疫細胞減少和纖毛擺動減弱,不能完成清除細菌、塵埃的任務,致使身體抗病能力下降。這時,埋伏在鼻咽部的致病菌便乘虛而入,大量繁殖,傷風感冒也就在所難免。
另外,腳部受涼還會反射性地引起胃腸血管痙攣,使供血減少,影響消化功能,導致消化不良、腹脹、腹瀉、喜熱怕冷等癥狀。因此,無論春夏秋冬都不宜使腳受涼。
秋燥哮喘最好刮刮痧
此外,此節氣雖然暑氣漸去,但在北方,秋燥之氣漸重,就是人們常說的“秋燥”。秋季哮喘的發病,其證候多夾有秋燥的特征,像燥咳、久咳、痰少難咯、咽干口燥、神疲乏力等肺陰虧虛的證候屢見不鮮。防治哮喘,最簡單有效的方法莫過于刮痧。
先刮背部頸椎,再順著督脈(背部正中線)向下刮至腰骶部,繼而刮督脈兩旁(大約2指寬的地方)的膀胱經,其中定喘、肺腧穴加重,出痧為止,也可以用刮痧角板部點按穴位。
定喘穴是經外奇穴,專門治療哮喘的奇效穴位,主要功用就是止哮喘。肺腧穴位于背部第三胸椎左右兩側,離脊柱的距離比大拇指寬一點兒,屬膀胱經穴。與肺相通,為肺氣所輸注,補則和益肺氣,瀉則調節肺氣,所有與肺有關的疾病都可以找肺腧穴來治。
然后自上而下刮前胸正中的任脈,膻中穴加強,然后由內向外橫刮,每一個肋間隙刮30次。
膻中穴位于任脈兩乳頭連線的中點處,是心包募穴,即心包經經氣聚集之處;也是氣會穴,即宗氣聚會之處;同時又是任脈、足太陰、足少陰、手太陽、手少陽經的交會穴,能調理肺氣,疏通經脈氣血,寬胸理氣,止咳平喘。
膻中穴與肺腧穴并用善治氣分病癥,常常被稱為治療哮喘的驗穴。如果您哮喘不是很嚴重,刮到上面提到的這幾個穴位就完全可以了。如果您的嗓子里總有痰,像拉著風箱,那您就再多加刮一處位于膝蓋下方小腿一側的足三里,能夠有效地去除痰濕。
去燥養陰飲食也“定喘”
除了刮痧保健外,多吃一些養陰防燥的食品也能起到“定喘”的功效。
葡萄洗干凈,放入容器當中;然后取蜂蜜,稀釋成蜂蜜水,倒進盛有葡萄的容器中。浸泡十幾個小時之后即可。一天三次,一次一小勺,慢慢嚼食。
葡萄酸甜可口,性質平和,具有補肝腎、益氣血、生津液的強大功效,是氣血虛弱、津液虧損等體弱病人補養氣血的良好食品。而蜂蜜,潤燥功效可謂是眾所皆知,經常便秘的朋友身邊總少不了的就是那一瓶蜂蜜。用它來浸泡葡萄,滋陰益氣的功效會大大增強。
不愛吃或者不能吃甜食的朋友,比方說糖尿病患者,可試試杏麻豆腐湯。
杏,中藥杏仁;麻,中藥麻黃。杏仁與麻黃的比例是五比六,一般情況,您可以取五克杏仁,六克麻黃。豆腐,一定要買老一些的豆腐,取100克。然后將這三種材料一起放入鍋中,用小火熬煮一個小時,喝湯吃豆腐。
杏仁,止咳潤肺、降氣清火,除了止咳平喘外,對治療便秘也有幫助。麻黃可宣暢肺氣,降上逆之氣,善平喘,是主治肺氣壅遏所致喘咳的要藥。豆腐高蛋白營養,具有益氣補虛的作用。但豆腐性質偏寒,胃寒及易腹瀉、腹脹、脾虛者以及常出現遺精的腎虧者要慎食。
最后要提醒的是,現在已進入秋季一定不要再熬夜。哮喘病患者大都氣血不足,人體的造血時間是在天黑以后到半夜1點40分以前的深度睡眠中,每周至少要保證有12個小時的深度睡眠在這個時間段內,以滿足人體的需要。
【讀者特惠大醫堂養生服務】
1、灸療師職業培訓: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灸療師職業培訓全國課程發展中心面向全國招生。
2、養生專家講座定制:全面服務于企業,提供中醫名家、養生大家的健康講座和課程定制。
另有特級純手工艾條、艾絨泡腳足浴包、高級艾絨鞋墊,本刊讀者尊享特惠。特惠熱線:400-7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