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來,可轉債市場的發展催生出越來越多的轉債基金。在2010年10月之前,國內可轉債基金只有興全可轉債一根獨苗,如今,已增至11只。
在股市低迷、股票新基金發行銳減的背景下,債券市場和債券基金正加速擴容。
2012年二季度,各類債券發行數量達653只,環比增長34.36%;債券發行總額19846.23億元,環比增長30.28%。債券市場的加速發展,為債券基金的大擴容提供了良好基礎。債券基金風險相對較低、收益比較穩定的特點,把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吸引到債券基金市場。
“剔除QDII基金的規模,二季度基金總規模為2.38萬億,比一季度末增加11.18%。分類型看,債券型基金增加規模比例最大,偏債基金規模增長78.11%,純債基金規模增長61.41%。”海通證券高級基金分析師王廣國說,隨著債券市場的擴容以及固定收益類產品中工具化產品的增多,未來固定收益類產品將進入一個良好的發展軌道。
在眾多債券基金中,工銀瑞信添頤是領頭羊。今年上半年,該基金的收益率達10.59%。該基金成立于2011年8月10日,截至6月30日,該基金的單位凈值已由成立時的1元漲至1.1590元,成立以來的收益率高達15.90%。
好買基金研究中心研究員朱世杰表示,投資債券基金,選時很重要。盡管債券市場波動并不像股票市場如此巨大,但債券市場也有周期,踩到好的投資時點也是成功的第一步。債券市場的牛熊往往與宏觀經濟走勢息息相關,從歷史來看,當經濟處于衰退期和復蘇期時,是債券投資的較好時期。目前,近幾個月的CPI(消費價格指數)已經控制在一定低位,而GDP增速等宏觀經濟指標仍處于探底過程中,當前經濟狀況更加趨向于衰退期晚期的特征。因此,目前仍是債券、債券基金比較好的投資時點。
信用債唱主角
7月2日起,富安達旗下的首只債券基金——富安達增強收益正式發行。作為一家成立于2011年4月27日的年輕基金公司,富安達此前已相繼成立了優勢成長和策略精選兩只偏股型基金。該公司把債券基金作為第三只產品,主要是基于債券市場的良好前景。
據富安達的研究,自去年10月份起,債券市場進入牛市,各類債券都出現了較大漲幅。今年6月8日,央行降息,利率市場正式進入“降息通道”。由于未來降息間隔時間較長,因此預計債券市場將保持繁榮。分券種看,利率債收益有限,信用債將是主攻方向。
所謂信用債,是指由政府之外的主體發行的債券,通常包括公司債、企業債和金融債等,其還本付息主要依靠發行人的信譽,存在一定的信用風險;而利率債則指國債、央票等基本沒有信用風險的券種。
今年二季度,公司債、企業債、金融債等信用債品種加快發行,諸多優質標的接連出現,為債券基金提供了更多選擇。以公司債為例,該券種在今年二季度的發行數量達61只,發行總額637.5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81.25%和70.47%。從票面利率看,5年至7年期券種的票面利率大多介于5%至7%之間,能為投資者提供具有吸引力的持有期回報。
引人注目的是,從今年6月份開始,由蘇州華東鍍膜玻璃公司發行的首只中小企業私募債成功發行,標志著高收益債在國內正式誕生。國泰基金固定收益部總監裴曉輝表示,下半年債券市場可重點關注高收益債。他認為,中國目前債市面臨很大的機會,第一批和第二批發行的中小企業私募債資質都會比較好。
近三年多來,富國基金持續加大在債券基金領域的投入,已在信用債基金的投資方面取得相對優勢。該公司先后發行成立了首只封閉式債券基金富國天豐、首只分級債券基金富國匯利等,都取得了良好的絕對回報。除了公募債券基金外,今年6月,富國還推出了面向高凈值人群的債券專戶,首募規模近1.5億元,主要投資信用債。
可轉債機會多
目前,國內共有20只可轉債,存量規模1218億元。今年下半年,可轉債市場也將迎來擴容洪峰。
所謂可轉債,是指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被轉換成公司股票的債券。它具有債權和股票期權的雙重屬性,投資者既可以選擇持有可轉債到期,獲取本息,也可以在約定條件下把可轉債轉換成股票,獲取股票上漲所帶來的超額收益。
6月27日,在中國平安的股東大會上,該公司高層表示,平安的260億可轉債正由相關部門審批,在此次融資完成后,可維持平安未來2至3年的發展需求。此前,保監會已發文允許保險公司發行可轉債,并同意可轉債在轉換成股份前計入保險公司的附屬資本,該項政策對上市險企發行可轉債起到了鼓勵作用。
業內人士預計,四大上市險企未來的可轉債融資規模合計將達1000億元。與此同時,同仁堂、南山鋁業、昆桐股份、泰爾重工、久立特材、林州重機、民生銀行、中信海直等10家公司都已公告轉債預案,預案發行規模合計超過867億元。
近兩年來,可轉債市場的發展催生出越來越多的轉債基金。在2010年10月之前,國內可轉債基金只有興全可轉債一根獨苗。從2010年11月起,博時轉債、富國轉債等相繼成立,如今,可轉債基金已增至11只。
興全可轉債基金的基金經理楊云認為,資產配置要踩準行情節奏,現在債市行情走過大半,在未來大類資產配置過程中,可適當提高權益類投資的比重,而可轉債作為兼得股債雙市機會的配置品種,投資價值較高。從可轉債估值來看,雖比年初略有上升,但價格依然不貴。
分級基金也瘋狂
在人們以往的印象中,債券基金的波動相對較小,風險遠低于股票基金。但是,分級債券基金的出現,改變了這種狀況。
2010年9月,富國基金發行成立了首只國內分級債券基金匯利分級,把基金基礎份額按7:3的比例分離成預期收益與預期風險不同的兩類份額類別,即優先類基金份額匯利A和進取類基金份額匯利B,基金資產優先滿足匯利A3.87%的約定年化收益率,剩余收益或虧損歸匯利B,相當于匯利B以3.87%的年利息率向匯利A融資交易。
自富國匯利之后,大成、天弘、嘉實、萬家、博時、中歐、長信、海富通等基金公司也相繼推出各自的分級債券基金。
今年上半年,在杠桿作用下,分級債券基金中激進份額大幅上漲,其中,海富通穩進增利B以37.25%的收益率,居第一名。海富通穩進增利母基金按8:2的比例,分為優先類基金份額增利A和進取類基金份額增利B,其中,增利A的約定年化收益率為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加0.5%,基金剩余收益或虧損歸增利B。因杠桿比例更高,增利B的波動性更大。
在二級市場,海富通增利B漲勢如虹,上半年漲幅超過60%。截至6月29日,海富通增利B在二級市場的收盤價為1.58元,與當天的單位凈值1.411元相比,溢價率接近12%。
在經過上半年的快速上漲之后,分級債基是否還具有投資價值呢?好買基金研究中心研究員曾令華認為,相對而言,泰達宏利聚利B、富國匯利分級B、萬家添利分級B、浦銀安盛增利B、天弘豐利分級B,由于持有較多的中低評級的債券,收益率均比較高,持有至到期仍具有一定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