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就是要管理好賺進來的、花出去的這兩部分財產,健康、知識、情感等投資一個都不能落下。
年近三十,還未成婚,我就是“傳說”中的剩女,目前在上海一家中外合資企業做事,稅后工資雖才近5000元,但日子過得還算有條理。最近看見一些剩女理財的報道,我也談談自己的理財方式。
在我看來,理財就是要管理好賺進來的、花出去的這兩部分財產。要想盤大資產,就要或開源或節流,或讓支出去的錢也能有所斬利。
首先是健康投資。健康身體是工作生活之本,這個大家都知道,然而對大都市的白領來說卻很難做到,比如患上肺炎前的我。
我辦理了附近的健身所年卡。1650元,用浦發的卡辦一年還能送一年,如此平均下來一天不到3元錢。我每個星期至少要堅持跑上15公里左右,周末還去做個高溫瑜伽舒緩身體。堅持近兩年,自我感覺體質增強不少。
二是購買重大疾病險。靠公司給辦的不夠,買個基礎保險算是未雨綢繆。不過這一項支出不能多,我咨詢了數家保險公司后,選擇的是返還型重大疾病險,每年交上7000來元,連續繳納20年,到60歲后就可以全額返還。這筆錢占我的年收入13%左右,還算能承受,就當強制儲蓄。給健康加碼,我希望自己年老時,人在,錢亦在。
其次是知識投資。21世紀什么最貴?人才!我不求滿腹經綸,只要掌握些自己領域的知識不被淘汰就好。由于企業是中外合資,我先是報了個商務英語班,拿了個本;又參加了人力資源管理培訓,再拿了個本;后咬牙跟企業簽訂數年內不跳槽協議,免費參加各種技術培訓。一圈下來,工資雖沒漲多少,卻好歹升為了個“小頭目”,業務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現在跳槽也有了更廣更高的選擇,只待合同到期。
最后是情感投資與意外投資。每月孝敬父母的錢不算投資,情感投資主要指多參加各類生活聚會。朋友聚會,同城聚會,每月拿出工資10%左右多認識人多增加點感情,以后遇到困難時也不會孤立無援,說不定白馬王子就來了。至于意外投資,就是買彩票。選定一組數字,買個三注堅持不懈地投,我相信大獎概率再低,也抵不過堅持。
接下來談賺進來的錢。我投資主要分為無風險、低風險兩大類。
無風險就是定存。我每月工資定存的比例一般是40%。定存也有小竅門,就是多看多問。有些銀行定存利率有所浮動。我目前就將存款挪到了招行,多拿幾個點的利息。
低風險則分為兩類。一類是買中長期理財產品,去年銀根收緊,理財產品年化收益一路飆高,超短期跟中長期的許多產品都升到5%以上。我比較了下,超短期雖然周轉快,但掐頭去尾,落在手里的連打的錢都不夠,獲利的都是大部頭資金。中長期產品相對而言,風險較小,門檻也較低,收益有所保障。
第二類就是“參股”妹妹的淘寶小店,按比例投入一部分資金,并在空閑時當旺旺客服、網店推銷員。目前妹妹淘寶店已有三鉆,生意還行,分紅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