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外來務工人員為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建設立下了汗馬功勞,成為推動我國經濟發展、優化人力資源配置和促進社會結構變革的巨大力量。由于受戶籍制度的影響,其社會保障權益處于缺失狀態。本文闡述了我國外來務工人員存在的異地就醫的問題,以及在納入城鎮醫療保障體系時受到戶籍制度的影響和來自政府、用人單位的阻礙,并簡單分析了這些問題存在的原因,提出了一些針對外來務工人員的醫療保障問題的建議。
【關鍵詞】外來務工人員 醫療保障 建議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化和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大量的農村剩余勞動力涌入城市中生活、工作,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外來務工人員”群體。這一特殊的群體由于受傳統的城鄉二元經濟體制和戶籍制度的限制,他們的戶口仍在農村且身份也沒有得到廣泛的認同,他們長期被排除在城鎮職工社會保障體系之外,社會保障權益處于缺失狀態。隨著外來務工人員規模的不斷擴大以及由此引起的各種矛盾和問題的出現,他們中的很大一部分人成為了城市中的弱勢群體。再加上長期以來,受外來務工人員大多以青壯年為主的這一特征影響,總以為他們的總體健康狀況不錯,故此,外來務工人員的醫療保障更加乏,存在的各種風險令人擔憂。政府部門也相應出臺了一些政策:如2003年,國務院發布了《關于做好農民進城務工就業管理和服務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級政府在有條件的地方,探索農民工參加醫療保險的具體辦法;2004年,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出臺《關于推進混合所有制企業和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從業人員參加醫療保險的意見》,明確要求各地把與用人單位形成勞動關系的農村進城務工人員納入醫療保險范圍。2006年,國務院出臺的《國務院關于解決農民工問題的若干意見》(國發〔2006〕5號),強調要切實落實各項政策措施,積極穩妥地解決農民工疾病預防控制、醫療保障、職業安全衛生和食品衛生保障、健康教育等問題,維護農民工的切身利益。同時將“抓緊解決農民工大病醫療保障問題”列入重點。在隨后印發的相關《實施意見》中,明確提出“爭取在2008年底將與城鎮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的農民工基本納入醫療保險”的目標。這也標志著農民工醫療保障工作進入了推進階段;2009年,新醫改方案提出:做好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和城鄉醫療救助制度之間的銜接。以城鄉流動的農民工為重點,積極做好基本醫療保險關系轉移接續工作。對于社會普遍關注的農民工基本醫療保險問題,新醫改方案明確指出:簽訂勞動合同并與企業建立穩定勞動關系的農民工,要按照國家規定明確用人單位繳費責任,將其納入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其他農民工根據實際情況,參加戶籍所在地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或務工所在地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由此可見,農民工醫療保障工作進入了具體實施階段。
外來務工人員醫療保障問題已經引jbZoLkG69JxRHePQatczoQ==起社會高度重視,各地政府也對外來務工人員醫保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外來務工人員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可切實解決基本醫療保障問題,減少就醫負擔,同時也維護了外來務工人員的合法權益,有利于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對構建和諧社會具有深遠的意義。
一 外來務工人員基本醫療保障的現狀
近年來,政府和有關部門不斷加強對外來務工人員的服務與管理力度,也專門針對外來務工人員制定了各種服務措施,但是,對外來務工人員的醫療保險制度還不完善,總體形勢不容樂觀。在醫療保障方面,處于非正規就業的外來務工人員,根本談不上醫療保障待遇;在醫療資源方面,要滿足只有微薄收入的外來務工人員的醫療需求很困難。
外來務工人員醫療保障嚴重缺失,和用工單位簽訂了勞動合同的外來務工人員只有很少一部分人參加了基本醫療保險,大多數沒有參加醫療保險,在經濟欠發達的中西部地區,基本醫療保障制度的建設遲緩,外來務工人員幾乎沒有任何醫療保險,同時也沒有其他社會保障。
政府重視不夠、企業積極性不高是導致農民工參保覆蓋面小的重要原因,要穩步推進農民工醫療保障制度建設,立法保護農民工健康權益,建立適應農民工特點的醫療保險制度。
二 實現外來務工人員基本醫療保障所面臨的問題
1.外來務工人員就業期間參保率低
隨著我國農村新型合作醫療的開展,部分務工人員參加了當地的新農合,然而在眾多問題中最為顯著的是新農合不能解決務工人員的異地就醫問題。這就使外來務工人員失去了參保的積極性。社會醫療保險的立法缺失,造成進城務工人員的醫療保障隨意性較強,導致了進城務工人員醫療保險覆蓋面的擴大。
2.企業積極性較低
由于外來務工人員就業不穩定且流動頻繁,一些小的企業,尤其是私有制企業的老板不愿意為外來務工人員繳納基本醫療保險,他們認為一方面會增加企業的負擔,另一方面即使把他們納入到醫療保障中來,他們也會因為暫時失業或更換工作而中斷參保。
3.外來務工人員對醫保認識不足,積極性差
一些農民工只注重眼前利益,認為自己年輕無病無災,沒有必要參加醫療保險,更不會繳納醫保費用。而參加基本的醫療保險,個人投入多,得到利益少,調動不起來他們參保的積極性和自覺性。
三 對解決外來務工人員基本醫療保障提出的建議
1.促進戶籍制度改革,實行以居住地為依托的醫療保障體制
城鄉二元社會經濟體制和戶籍制度是阻礙外來務工人員醫療保障的障礙,使其在醫保待遇上有較大差別。因此,要從根本上解決外來務工人員醫療保障的問題,就必須推動戶籍制度的改革,形成以居住地為依托的醫保管理體制。
2.積極促進外來務工人員、企業和政府觀念的轉變
建立完善的外來務工人員醫療保障制度有利于降低醫療風險,增強其身體素質,推動企業生產,從保障社會的整體進步。政府及各用人單位應主動承擔外來務工人員相應的醫保費用,減輕他們的負擔,促進參保主體的發展。
3.加大政策宣傳和執法力度,維護外來務工人員的參保權益
加大對外來務工人員醫療保障政策的宣傳力度,積極做好外來務工人員的宣傳和引導工作,促進醫療保障政策知識.的普及。對不為外來務工人員辦理醫保,逃避責任的各用人單位加大執法力度,確保農民工醫保政策的順利執行。
參考文獻
[1]許曉軍、湯金詩.農民工問題—社會公平面臨的新挑戰[J].
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學報,1993(2)
[2]張啟春.談談進城務工人員的社保問題[J].江漢論壇,2003(4)
[3]李強.農民工與中國社會分層[M].北京:社科文獻出版社,2004
[4]李三梅.建立農民工社會保障制度——從遼寧省農民工現狀看農民工的社會保障需求[J].東北財經大學學報,2005(2)
[5]程義峰、文遠竹.農民工社會保障調查[OL].新華網,2012.4.9
[6]安坤婷.西部農民工社會保障建設初探[J].前沿,2007(7)
[7]鄭功成.對農民工問題的基本判斷[J].中國勞動,2006(8)
[8]韓軍.中國城市化進程中農民工社會保障問題研究[DB/OL].中國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