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打小就不是一個“追星族”。上初中的時候,班里同學都喜歡談論明星,談完了還買那種明星大頭貼紙,劉德華、張學友……把整個筆記本貼得到處都是。我也貼,但其實真沒什么興趣,只是覺得大家都貼你不貼,顯得你太格格不入了。
大學里有個追星的同學,她崇拜的明星來我們那兒演出,她打聽到那個明星住哪家酒店,就跑去敲人家的門,結果被經紀人攔住了。她碰了壁,回來以后自然是滿腹牢騷。
這是我第一次知道有“演藝經紀人”這個職業。自然,當時對他們可沒什么好印象,覺得這種人就是一副臭臉,對人兇巴巴的樣子。
那會兒更想不到,有朝一日我會成為他們中的一員。
被“騙”進這一行
大學畢業后我到了北京,做著一份普通的辦公室工作。我性格外向,結識了不少朋友,其中有個朋友,她有個朋友是藝人,她有一天請他到我家來吃飯,三個人天南海北地聊了一通。我壓根沒想到,這其實是一次“面試”。
原來,那個藝人當時沒和公司簽約,以前的經紀人又走了,他迫切地需要找一個可以幫他打理各種事務的人,但是找了一圈也沒有中意的。我朋友就向他推薦了我,說我很適合這個行業,但沒有經驗,是一張“白紙”。他說,那就先見一面吧。
見一面的結果,是他對我這張“白紙”特別滿意。然后我朋友又跑來找我,幾次三番地勸我接受這份工作,擺出各種理由來“誘惑”我。
她跟我說,做這一行,能見到大牌藝人,能接受到許多時尚信息,能接觸媒體,了解那些電視節目是怎么做出來的,還能到處去玩,國內國外都能去,薪水也會更高……總之她就是一直在給我畫餅,一個很大很大的餅。
我對大牌明星什么的不感興趣,但是能接觸媒體就讓我有點心動了,因為我一直對那些“幕后故事”挺好奇的。更有誘惑力的是可以到處去玩,因為我是個愛動愛玩的人,不想過那種“安穩”的生活。正好那時候那個藝人要發唱片,要開新聞發布會,我就跟著去幫了點忙,跟了幾次以后,覺得還挺好玩的,就答應了。
當我辭掉工作,真正進入這一行的時候,才發現:什么呀,一切都跟我想的完全不一樣。
我快要崩潰了
原來,在我跟著他“試水”的時候,很多本該經紀人去做的事,他早就自己搞定了。真正接受了這份工作后,他就把雜七雜八的事情都甩給了我。
比如我要跟很多人去談:和廣告商去談贊助;錄歌的時候要跟制作人和錄音師溝通;做宣傳的時候要和媒體聯絡;演出時要和甲方談費用,談行程,談各種細節,要細致到諸如我們過去要帶什么東西,你幾點鐘來接我,住的地方離機場和演出場地有多遠,有多少時間化妝、彩排,還要了解場地和燈光的情況,因為我要去準備合適的服裝……
再比如我要安排好藝人每天的工作流程,要至少提前半個月安排好,因為中間隨時可能會有新的工作邀約過來,這時候我必須特別清楚藝人這段時間的行程,很快地作出反應:它和現有的工作安排有沒有沖突,哪些可以推掉,哪些不能推,又該作怎樣的調整……
有段時間發新專輯,我們白天在北京錄歌,晚上去外地演出,第二天一早又要回來,幾乎每天都是這樣,藝人錄完歌后去休息了,我還要繼續跟錄音師溝通,整夜整夜地盯著后期制作。這樣持續了一個月左右,我整個人都是緊繃的,疲憊不堪。
累還能忍受,最大的困難是所有這些工作來得太快,一下子壓在我這個新手身上,做什么事都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藝人一邊教我,一邊也給我施加壓力,事情做得不夠好的時候,他會指責我。這讓我非常痛苦。
有一次,我帶著行李到錄音棚,錄完歌,盯完一夜的后期制作后,直接去機場和藝人會合。到了演出地,才發現刻出來的伴奏帶不能播放,可我在棚里聽的時候是好的呀……這是一個很大的演唱會,如果我的藝人上不了臺,我們要雙倍賠償出場費。賠償事小,最重要的是以后再合作就有困難了。
藝人當時就在休息間里發火了,休息間里還有很多人,都看著我們,我只能說你安靜你安靜,我來解決我來解決。然后我趕緊出來給北京的同事打電話,要他們盡快趕到錄音棚,在最短時間內把東西給我發過來。因為沒帶筆記本電腦,我又沖回賓館,用他們的電腦來下載,再沖回現場,找人刻盤……等所有都弄好,他已經在候場了——就是說,臺上的人下來以后,下一個表演的就是他。
等他唱完歌下來,我跑到洗手間,眼淚直往下掉。回到酒店,我跟他說,我快要崩潰了,我覺得我不能勝任,請他再找一個人來代替我,我把工作交接完就走。
那天,我們談了一整晚。他向我道歉,然后說,我們一起工作快一年了,想想開始時的你和現在的你,進步有多大!如果你真不合適,我早就換人了,苛刻的要求也是希望你成長得快一些。最后他說,我們再各自給對方一年時間,一年之后再來決定要不要繼續合作。
這算是一個轉折點吧。至少我覺得,我所做的一切,付出的一切,他是知道的。嗯,那就繼續工作咯。我這人有時就這樣,被人一鼓勵,就跟打了雞血似的,后面工作起來也感覺順利了很多。
藝人就是我的作品
我一開始抱著“到處玩”的想法進入這一行,現在幾乎把全國都跑遍了,但基本上除了從機場到賓館這段路程,我對每個地方都不太了解。我想說的是,這個工作,一點都不好玩。
但不知不覺,我已經做了十年,從當初的“藝人助理”成為一個專業的演藝經紀人。雖然“不好玩”,但是其中自有屬于我的成就感。
經紀人的工作,首先是為藝人服務,把他們的工作安排好,讓他們專心去做自己專業的事。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結合每個藝人自身的特點,幫他做演藝生涯的發展規劃。
具體來說,比如現在有幾部戲擺在藝人面前,很多人會本能地選擇片酬比較高的,但有些戲真的很好,片酬卻不高。這時候我就會幫他分析,接這部戲對他的將來會有什么影響,比如能從二線走到一線,或者從影迷心目中的“偶像派”變為“實力派”,哪怕這次掙錢很少,但未來的回報是很大的。
藝人有時也會有自己的喜好和想法,不一定心甘情愿地接受你的安排。我們就不能完全憑感性和直覺,而要拿詳細的數據說話。比如投拍這部戲的公司以前的成績如何,這個導演曾經拍過什么,播出的平臺在哪兒,這個角色在戲里占的比例,受眾群是哪些人,等等。藝人通常都很感性,因為藝術是感性的嘛,但經紀人就必須去做大量理性的市場分析。
特別是對于新藝人,在幫他們規劃發展路線的同時,我還要發現他們身上的不足,然后讓他們去學習,比如去學跳舞,去健身,去讀書之類的。他們也會偷懶,這時候我就會比較強硬,逼他,煩他,督促他。
我手上就有這么一個新人,在安排工作、機會選擇上面,他的意愿老是和我背道而馳,但我覺得對他長遠發展有好處的,我會堅持,他迫不得已接受了我的決定。但是等事情一件件做完,他再走出去,有更多的人沖他尖叫,要和他合影,而且所有的專業人士都對他表示肯定的時候,我覺得特別驕傲。
藝人的作品是他唱的歌、他拍的戲,而我的作品就是藝人。當越來越多的觀眾喜歡他,越來越多的導演和廣告商看上他,對我來說,這就是成就。
責任和愛
經紀人這個職業不是一碗“青春飯”,隨著經驗的不斷積累,經紀人會越老越值錢的。相比之下,藝人就不一定是這樣了,今天大紅大紫,明天就有可能無聲無息,很殘酷的。所以我常常有一種責任感,每次藝人和我簽約,我都會提醒自己,他是把他有限的青春交給了我,我不能讓別人的青春浪費在我的手里。
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幫助那些有潛質的新人一步一步扎扎實實地走上去,而不是紅了一陣又掉下來,我希望他們的藝術和藝德都是被人稱道的,這樣才能走得長久。
比如外界看到許多藝人“耍大牌”,其實背后一定有原因。這時候我們就要去分析。在我看來,藝人也都是有著喜怒哀樂的普通人,由于每天的工作都排得很滿,交際圈又比較小,大多數藝人反而比一般人更單純。有時候原因出在他們自己身上,人忽然有了名,難免會自我膨脹,這時候我就會“打壓”他,提醒他在他光鮮亮麗的背后,有這么多人在努力付出、消耗生命,如果你一次次任性,周圍的人會失望,喜歡你的人會失望,大家能把你捧起來,也能把你摔在地上。
但太多時候原因并不是出在藝人身上,這時候他們其實挺弱勢的,有委屈又沒地方去說。這時候我們要做的就是擋在他前面保護他,為他澄清,幫他解決矛盾,同時也要回過身去安慰他,讓他的情緒和心態不會因此受到不良的影響。
人和人相處得久了,自然會有感情。這種責任感,很多時候會慢慢變成愛,親人般的愛。
前段時間我的一個藝人拍戲,我去探班。那時候我把他的工作安排得太滿了,那一整天都在趕他的戲,拍完以后他坐在那兒換衣服,木木的,感覺整個人都累傻了。我從沒見過這種狀況,但我必須馬上把他帶到機場,送他去另一個劇組。我看著他,轉身就哭了,心里特別難受,覺得自己太殘忍了。而他一句怨言也沒有。我那時就覺得,我一定要更好地對他,要讓他越來越好,不要讓他做無效的事情……
如果要用一個詞形容藝人和經紀人的關系,我想那應該是“家人”吧。因為是一家人,所以該罵的時候還得罵,該反駁的時候還得反駁,但我也不是每一件事都正確,當我的判斷出現了偏差,我會覺得影響了他們,會很懊惱,而他們總是反過來安慰我。
嗯,就是這樣,其實挺簡單的,不管做哪一行,帶著責任,帶著愛,總是沒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