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州合作藏族中學 甘肅 甘南藏族自治州 747000)
摘 要:主要研究中學化學的教學方法。主要通過對化學實驗的研究,讓學生將理論與實踐聯系起來,增強他們的動手能力,運用高科技教學方式——多媒體教學,形象生動地向學生們闡述觀點、概念,及時更新知識,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大課堂的教學容量。我們不能只是為了應付升學考試而學習,照本宣科的向學生們灌輸枯躁無味的理論。
關鍵詞:試驗教學 中學化學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6X(2012)09 -0000-01
中學化學主要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以及變化規律等。與我們的生產生活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是一門實踐性和實用性都很強的學科。做為教師,我們不能只是為了應付升學考試而學習,照本宣科的向學生們灌輸枯躁無味的理論。我們必須在教學的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性,創新性,注重在實踐方面的教學,讓學生在一個個小小的應用中體會物質世界的奧妙和化學知識帶給他們的樂趣。 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我個人總結了自己的三種教學方法:
1 轉變教學理念是前提。
教學理念是人們對教學和學習活動內在規律的認識的集中體現,同時也是人們對教學活動的看法和持有的基本的態度和觀念,是人們從事教學活動的信念。就化學教學理念而言,在新課程教學中,教師首先要依據新課程標準,把握教學規律,實施課堂教學,教材的運用與開發要靠教師去創造。教材僅是范本而已,教師要通過有效的校本教研活動,根據學情融入自己的科學知識和精神,對教材進行重組和活用,使學生對化學知識體系有更加系統的認識,不斷推動教學進度,使自己的教學有特色,并取得高效。
2選擇教學方法是關鍵。
教無定法,重在得法,貴在用活。課堂教學是一個復雜而內涵豐富的過程藝術。教學是個靈活變化的動態系統,不能刻意追求和照搬某一種模式。隨著新的技術和手段不斷引進教學當中,對新教法的學習和掌握是每一個教師的新任務。只有科學性、靈活性、創造性使用教材和教法,才能適應課改要求。新課程提倡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方式,但并沒有否認傳統的啟發式、講授式教學等方式,只是以往的教學方式有些單一。新教材中凸顯實驗能力的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要求對基本的實驗都要能夠獨立完成。加大了動腦動手的聯系。對解釋化學現象、分析化學問題、設計化學實驗步驟等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我們可以利用電教演示實驗、分組實驗、驗證實驗、興趣小組等形式組織學生進行化學實驗課的教學,這樣不但提高課堂效果而且還調動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3 試驗教學,提高學習興趣是根本。
化學在實踐中誕生,在實驗中成長。在學校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化學實驗起著其他教學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
3.1 從學生出發,提高學習興趣。
我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中學生處在青春期,好奇心和求知欲都非常的強,對周圍的新鮮事物有很強的接受能力。而化學對于初三的學生來說是一門新開的課程,很輕易就可引起他們的好奇和關注,而變幻莫測的化學試驗更是充滿無限的吸引力。教師可以通過課堂演示實驗或學生實驗,使學生獲得生動的感性知識,也可在課堂實驗中引入一些有趣的實驗,如燃燒條件的探索、粉塵爆炸、金屬熔化溫度的比較、氫氧化鈉的腐蝕性等。從而更好地理解、鞏固所學的知識,形成化學概念,促進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等各方面能力的提高,激發學習的興趣。
3.2 做好課堂實驗,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動手能力。
課堂實驗以教師指導學生親自動手為主,個別有一定危險或對環境影響較大的實驗則由教師演示。這些實驗通過顯示現象,驗證或探索性質、推斷結果,與內容緊密配合。將更多的實驗融人課堂教學,對于幫助學生理解知識,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學的興趣會起到有效的作用,也能更好地體現出化學學科的特點。在課堂的試驗中首先要明確試驗的目的,讓學生們帶著問題去試驗,了解到通過這個試驗要掌握那些知識。在觀察試驗中不能讓孩子們只停留在用嚴禁看上,因為在很多實驗中,還需要借借助孩子們的手的觸摸,鼻子的嗅覺,才能真正了解。在讓學生們通過各種感官體會到各種試驗的現象的基礎上,還要讓學生們把觀察試驗的重點不停留在現象的表面而深入到本質里去。可以在學生們做試驗時遇到疑惑的時候適時的講解,這樣的講解往往比課堂上的講解更能讓孩子們接受,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試驗中要注重培養孩子們的創新意識。一個試驗學生們做完之后不等與這個試驗已經結束,在這時候,教師應當及時的把學生從試驗過程中引導到試驗總結中來。在實驗中要為孩子們營造一個創新,輕松,和諧的氛圍。這樣才能把素質教育真正的落到實處。
3.3 讓化學走進生活。
化學是一門很貼近生活的學科,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回歸自然,讓化學走進生活,注重理論和實踐相接合,充分利用學生的課外時間,通過刊物,電視,網絡等廣泛的搜集這方面的信息,為學生們設計一個個和生活密切相關同時又能讓孩子們學到化學知識的試驗,用心制作的課外試驗甚至比課堂上的試驗對于學生們來說更能培養孩子們對化學的興趣。
4 指導教學,引導學生更好的學習是目標。
學生的每一步成長離不開教師的諄諄教導,教師就像一個指明燈,引導學生走向光明的道路。那么,在中學化學的教學中,教師應該怎么引導學生更好的學習呢? 我個人認為,教師要做好以下幾點:
4.1 指導學生做好課前預習。
做好課前預習能更加有利于學生接受新的知識,在預習中,要求學生仔細閱讀教材中要講到的內容,劃出不懂的地方。這樣可以保證學生知道在下節課中要學習的重點和難點,在聽課的時候就會更有針對性,學習也更有效率和收獲。預習不僅對于學生學好這門課程會有很大的幫助,對于培養孩子們的自學能力也同樣具有深遠的意義。
4.2 教師要備課,為每一堂課做好充足的準備。
聽課是學生們學習的核心。因此只有充分的備課并吸引住學生才能保證學生們真正的學到知識。課堂教學是教于學相互動的過程。在課堂上學生才是主體,因此課堂上的講授必須注重學生,充分了解學生們的學習難點和對知識接受程度。準備一堂讓學生感興趣并能學習到知識的課,是作為一個合格化學老師必須努力要做到的。
4.3 要求學生做好課堂筆記。
學生們的筆記不應當是老師教程的翻版,而是應當知道學生有選擇的,有重點的去記那些自己需要的知識點。教師應當指導學生們的筆記,使他們的筆記不僅是對本節課堂的記錄,還要成為以后復習的重要資料。合適的筆記應當簡明,扼要,并記錄重要的知識點和難道。
4.4 引導學生及時復習。
復習不僅是指學完一單元或者整門課程后的復習。在上完每一節后,都要要求學生們復習。因為學生們聽完一節課,后只有及時的復習,才能真正掌握所學知識。
5 思想教學,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
隨著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各個分工之間的良好溝通和合作至關重要。因此在平常的學習中就應該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團隊意識,這樣對他們以后的學習和工作都至關重要。做為教師,我們要培養學生科學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讓他們通過對化學的學習,破除封建迷信思想,樹立正確的世界觀。
同時,我們還要注重培養學生們的唯物主義精神和他們嚴謹的科學和研究態度。讓他們體會到前輩們每一個結論得出的艱辛,從而讓他們尊重科學家,尊重那些孜孜不倦為科學事業而努力的人。只要心中有尊敬和崇拜,就像燃燒起一個個希望,激勵他們去喜歡,去熱愛,去用心的學好這們課程,讓化學的奇葩綻放在學生的心田。
總之,只要教師緊扣教材,落實課標要求,完成新標準,以實驗為先導,以學生為主體,應用新技術新手段,改進教學方法,完成新課程教學目標任務不是一件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