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肖宇(1981-),女,黑龍江伊春,講師,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研究方向:計算機數字媒體教學
(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 常州 213164)
摘 要:本文以具體課程為例,探究了如何實施“四結合”的教學評價體系,加強學生職業能力和職業素質的考核,以適應高職的工學結合教學模式。
關鍵詞:工學結合 評價體系 考核方法
中圖分類號:TP3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6X(2012)09-0000-02
隨著高等職業教育的大力發展,培養適應生產、建設、管理和服務第一線的高級技術應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為提高高職教育水平,2005年,國務院頒布了《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強調提出要改變以學校和課堂為中心的人才培養模式,大力推行工學結合、半工半讀制度,由此可見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在高等職業教育中的重要性,它引領了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重大創新和深刻變革,是把學生學習與工作相結合的一種教育形式。本文作者也將這種工學結合的教學模式應用到了《網站前臺設計》、《動態網站建設》等課程的教學中,在不斷地完善與發展教學過程中,我逐漸地體會到要在教學中真正地應用工學結合、把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不僅要任課教師熟悉課程對應的工作崗位領域、熟練應用項目化教學方法,應用適合的教材、先進的教學設備保證教學正常開展,更加要特別注意構建科學而有效的課程評價體系,以先進的課程評價體系來保證課程項目化教學的教學質量。
一、 傳統教學評價方式的弊端
隨著高職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不斷改革優化的教學模式對學生的能力、素質的培養和訓練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但隨之帶來的問題就是傳統的考試形式已經不能滿足對學生素質、能力考核的要求。傳統考試形式偏向于筆試,通常是以一次性的閉卷理論考核的成績作為考試結果,并不能客觀的考查出學生能力的掌握情況,還造成不少學生考試前突擊復習的壞習慣;再者,傳統的考試方式理論考試偏多,操作性考試較少,幾乎千篇一律的在封閉的考場環境下進行,并不能真正考核出學生技能掌握的水平,造成了即使是成績優秀的學生也并不一定符合企業對員工要求的結果,傳統的考試形式的弊端限制了我們高職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這就要求我們必須要轉變傳統的考試觀念,注重工學結合,將校內評價與企業評價相結合,設計出科學的考核評價體系,對學生進行多層次、全方位的職業技能和職業素質的考核。
二、多層次,多角度,開放式的教學評價體系
在教學評價體系建立過程中,我們基于多元智能的人才觀、能力本位的教育觀、全面發展的能力觀的理論,以企業項目實施流程作為實踐規范,開拓了傳統課程評價的內涵,將企業工作效能考核方法融合到教學評價當中,建立科學、可操作性強的教學評價體系。新的教學評價體系以學生職業能力和職業素質的培養為評價重點,堅持具有職業性、開放性的教學評價方法,更加適合工學結合的教學模式。
三、 工學結合教學模式下的教學評價體系實例
我院的《動態網站建設》課程是針對高中后三年制網絡數字媒體專業的一門專業核心課,主要培養學生的網站后臺開發能力。在學習本課程前,學生已經完成了《界面美工設計》、《網站前臺設計》課程,具有一定的計算機基本操作技能和網站頁面設計能力。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對本課程進行了一系列教學改革,進一步明確了本課程在專業體系中的定位,明確了本課程的學習目標:使學生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一方面能按照Web程序員的工作要求進行網站建設的需求分析、網站策劃、網站前臺頁面設計、后臺功能開發;另一方面,還要求學生能從任務目標設定、學習方法、團隊合作和溝通表達等方面得到在實際工作崗位所需要的學習能力、工作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為學生畢業后邁向實際工作崗位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教學評價體系的設計
要建立科學有效的教學評價體系,首先要明確評價的標準,我們深入用人單位,調查了解企業對職業崗位能力的要求,通過詳細的企業調研、分析,明確工作崗位所需要的能力和素質,確定企業中對學生畢業后所從事Web程序員等相關職業崗位所涉及的行業領域、學習領域以及崗位的具體職業能力和職業素質,明確了企業的用人需求。然后根據人才培養的需要,《動態網站建設》課程共設計了3個學習情景,3個網站建設項目,14個工作任務,并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分為引領項目、主導項目和自主項目。學生組建項目組以團隊的組織形式承接網站建設項目,開展網站建設工作,最終完成網站建設項目的驗收。
根據調研的企業工作崗位的職業能力、職業素質的標準和項目化教學的課程教學組織的形式,基于多元智能的人才觀、能力本位的教育觀、全面發展的能力觀的理論,我們確立了本課程的教學評價體系,提出4個結合:
1、將教學考核方法和企業工作效能考核方法相結合
課程教學的項目實戰采用了企業情景模擬,由企業的項目組形式取代傳統的班級形式。模擬一家企業,學生組合成企業設計部不同的項目組,一組6人左右,每組推選一名項目經理,其他人分別為技術人員、業務員等,教師則擔任技術總監。在這樣模擬企業實戰的教學環境下,學生是教學中的主體,他們能夠自覺的站在自己所處工作崗位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確保能高效率、高質量的完成工作。而在進行考核時,教師作為技術總監在技術上和知識上對學生進行引導點撥的同時,還對項目組提出工作要求,根據學生承接項目時要求的開發時間、開發效果判斷項目組的工作效率和質量。將企業中對員工的效能考核方式引入教學考核中,兩者結合,設計出基于教學、源于企業的考核標準。
2、將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相結合
針對每個項目的每個任務設置相對應的任務考核表,在項目實施的每一步中,技術總監(教師)、項目經理及項目組每位成員都按照進程表對所做工作進行階段性檢查,通過展示、交流和討論,根據每個學生在項目開發過程中的參與程度、所起的作用、合作能力及成果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做出反饋和評價,這樣能更好的監測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各項能力的提升情況。在每個項目完成后,技術總監(教師)要對項目組進行項目驗收。任務考核和項目驗收的結果都將累積并影響最終的課程考核的成績,這樣的過程考核使最終的總結性考核有理有據,同時也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體驗到項目的成就感。
3、將技能考核和綜合素質考核相結合
無論是過程性考核還是總結性考核,在考核表的考核項目的設置中,不僅要注重對技術技能的考核,還要根據調研得出的企業員工必要的職業素質對學生進行考核,如對學生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所體現出的溝通表達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吃苦耐勞精神、自我學習能力等綜合素質進行量化考核。
4、將教師考核和學生自評、互評相結合
根據網站建設課程特點,項目實施中除了技術總監對項目組學生的工作評價,為了調動學生參與項目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我們開發了“網站建設評分系統”,將學生的項目成果全部上網,進行網上評分,由學生自評、互評、校內校外學生、教師和其它任何人員進行評價,系統直接可以統計出評分和排名情況,通過展示項目成果并將成果作為回報獎勵給學生使之有一種成就感。
(二)教學評價體系的實施
1、過程性評價
過程性評價主要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學生以項目組形式承接網站建設項目后,制定項目建設方案和項目進程表,并進行角色定位,學生可以根據項目任務,進行組內各崗位任務分工,任務具體落實到每個人,教師作為技術總監對項目經理及項目組每位成員都按照進程表和角色的定位對所做工作進行階段性檢查,在每個任務和項目完成后,要求各項目組匯報其學習成果、任務完成情況,在展示匯報中,引導學生進行良性競爭,調動學生學習的好勝心和競爭意識;第二個層次是學生互評,在任務完成匯報的過程中,學生可以相互評價、相互借鑒,項目完成后,將項目組作品上傳到“網站建設評分系統”,學生可以登錄系統進行評分,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第三個層次是學生自評,學生根據評價體系進行自我評價,提高學生自我評價和肯定的意識。
2、 總結性評價
總結性評價主要是考核學生的項目完成情況,學生以項目組形式承接項目后,制定項目建設方案、項目開發進程表、根據客戶需求完成網站界面設計、后臺功能的開發、網站測試等一系列工作,最后進行展示匯報,并上傳作品到“網站建設評分系統”,接受老師和同學的評價,體現評價的開放性、客觀性,注意在考核中不光注重學生技能的掌握的情況,同時要考核學生企業員工必要的基本職業素養,對學生的溝通表達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吃苦耐勞精神、自我學習能力等綜合素質進行量化考核。 3、課程總體評價
課程的總體成績由過程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兩大部分組成,評價元素各有權重。 --!>
(三)教學評價體系的實施效果
1、評價體系的結果更加科學、公正,保證教學效果
“四結合”的教學評價體系,對學生進行多層次、多角度、全方位的開放性考核,貫穿整個課程教學,能更加科學、客觀的評價出學生職業能力和職業素質的情況,促進學生職業能力和職業素質的提高,同時,學生在學習和考核過程中也能時刻感受到企業的用人標準和要求,使他們能更加容易適應將來的工作崗位。
2、評價體系能更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
“四結合”教學評價體系,基本杜絕了學生考試前臨時抱佛腳的現象,在學習過程中,學生能更加清楚看到自己技能、能力和素質的成長狀況,使學生有更強的成就感,而通過每個任務、每個項目的學生自評和互評,更尊重了學生的個性發展,增強了學生主體意識的培養,更好的建立起以學生為主的教學課堂。
參考文獻:
[1] 姜大源.職業教育學基本問題的思考(四).職業技術教育.2006.04
[2] 徐國慶.項目課程開發主體與角色.職教論壇.2007.08下
[3] 謝婷;肖玉.“新教學模式下教學評價體系”的研究與實踐.中國成人教育.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