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城市職業學院 安徽 滁州 239000)
摘 要:《簡愛》是英國文學史上的一部經典傳世之作,它成功地塑造了英國文學史中第一個對愛情、生活、社會以及宗教都采取了獨立自主的積極進取態度和敢于斗爭、敢于爭取自由平等地位的女性形象。本文將從“簡愛”這一女性形象入手,來探討其對當代女大學生的影響
關鍵詞:《簡愛》 女大學生 啟迪
中圖分類號:I5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6X(2012)09-0000-01
英國媒體曾對當代的女性做了一個調查,內容是對當代女性影響最深刻的三本書。其中《簡愛》這本書名列第三。事實上,夏洛蒂.勃朗特的《簡愛》是也是中國女性較為熟悉的一本小說,大凡喜愛外國文學女性,都喜歡讀這本書。在小說中作者用她細膩的情感和獨特的女性視角給我們描繪了一個對愛情、生活、社會以及宗教都采取了獨立自主的積極進取態度和敢于斗爭、敢于爭取自由平等地位的女性形象。特別是作品中簡愛的一言一行都給當代的女大學生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甚至是在今天的80、90后的女大學生身上也能看出些“簡愛”的影子。那么《簡愛》這本書對當代的女大學生來說有什么影響呢?這本書在今天對于這些80、90后的女大學生們來說有什么意義呢?接下來,我們就從“簡愛”這一形象本身出發來探討這個問題。
一、獨立
《簡愛》為何至今還會讓人感動?每每思考這個問題,我就會想起作品中那個令人敬佩的獨立的女性——簡愛。在簡愛那個時代,結婚是女性唯一的出路,可在簡愛的心中,她認為女子首先應該是經濟的獨立,其次人格的獨立。為此,簡愛付出很多常人所不能及的艱辛,當然其中的艱辛更多是那個時代造成的。
簡愛從小就是個孤兒,并且經歷了貧窮而又痛苦的童年,但是她通過自己的努力,當上了一名老師,首先在經濟上自食其力。她曾向羅切斯特表示,她不要任何昂貴的衣服首飾,只要“一顆沒有被大量的恩惠壓倒的心”。在離開羅切斯特后,簡愛用自己的雙手換來了一份新的工作,做一名鄉村教師。在這份工作里,簡愛得到了通過經濟和人格的獨立給她帶來的滿足感。
最讓人值得一提的是,在作品中有著這樣一個情節,當簡愛在對飛來的財富——叔叔的遺贈時,她淡定的將其中大部分財產轉贈給了貧窮的表哥表姐。這一刻的簡愛在人格上無比的富有。
這些描述無一不表現出簡愛的對獨立的追求,毫無疑問,這一點也成為眾多讀者喜歡她的原因之一。而對于今天的女大學生來說,時代已和簡愛的時代有了很大的不同,她們比簡愛更向往獨立自主的生活。特別是現在的80、90后的女大學生們,她們認為現在的女性更應該在經濟上獨立,婚姻中不應依附于男性,工作中也應該沒有男女的差別等等。關于這一點,從這些女大學生的衣著,談吐,以及她們喜歡的明星身上都能有所體現。
二、堅強
毫無疑問,簡愛是堅強的!無父無母的孤兒,無依無靠的寄養在舅母家,在那里受盡了委屈、偏見,甚至是打罵,這些都沒有讓簡愛屈服。在那里,她高喊著“不公平,不公平”!在那所喜歡虐待學生的孤兒院里,被懲罰的簡愛只是“昂頭一動不動的站在凳子上”,并不屈服。而她的那個好朋友,海倫卻和她正好相反。海倫逆來順受,從不反抗,總是默默的忍受,可最后這個可憐的姑娘英年早逝了。在離開心愛的羅切斯特之后,簡愛沒有一蹶不振,而是很快振作起來,找了份工作,重新開始新的人生。在面對愛人,慘遭不幸,簡愛堅強的承擔起照顧愛人的責任,不離不棄。
這些情節給讀者展示出一位堅強的女性,這種品質在今天的女大學生身上也有所體現。比如說:邯鄲有位自己是高位截癱的女大學生,她的母親是位白血病的患者,盡管自己的病情也不是很好 ,還是堅強的救助母親。再比如:洛陽的女大學生身高不足1米,仍用樂觀堅強面對人生。用她的話來說:“堅強些,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因為我相信,折翼的翅膀,仍能翱翔!”這些例子里都能體現簡愛的那種堅強,我想今天從提這樣的一種精神也是非常有意義的。
三、平等的婚姻追求
愛情是自古以來亙古不變的主題。對于簡愛來說,她追求的是一種什么樣的愛情呢?
按照簡愛所處時期對于女性的要求來說,她有兩處不符合當時對女性的要求,第一是向羅切斯特表達了愛情,第二就是拒絕了圣約翰的求婚。可正是從這兩個方面我們能看出簡愛對于婚姻愛情的要求。羅切斯特是簡愛喜歡的對象,可是簡愛也非常明白她與羅切斯特之間的鴻溝。羅切斯特出身名門,是上流社會的紳士,而她卻出身卑微,只是一個小小的家庭教師。然而,她并沒有放棄對愛情的追求,也沒有自我貶低,而是勇敢的向羅切斯特承認了對他的情感。在這樣一份懸殊的愛情中,表現的不卑不亢。而做這些的主要動因是,她認為,人在精神上都是平等的。當她不能與羅切斯特結合卻被留在莊園里是,她感到十分的屈辱,于是她說“你認為,因為我窮、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沒有靈魂沒有心嗎?你錯了!——我的靈魂跟你一樣,我的心也和你一樣,我們站在上帝腳跟前,是平等的——因為我們是平等的!”多么率真的語言,即使在今天,這樣的話語仍然讓人十分震撼!
在作品中,簡愛追求的是一種平等的愛情。這在簡愛的那個時代不能不說是一種超前,是前衛的思想。而在今天,這樣的追求也是非常有意義的。毫無疑問,五千年的封建社會,給我國遺留了許多婚姻觀念上的一些遺毒。比如說,封建社會中的婚姻一般有兩個目的,第一是通過聯姻,聯合兩大家族的優勢擴大勢力,第二為了傳宗接代。而在今天,這樣的思想慢慢被淡化,尤其對于現在的80、90后的大學生們來說,這些思想的影響力量越來越微弱。特別是這些女大學生們,她們在簡愛身上獲得了力量,也要象簡愛那樣去追求一份屬于自己的平等的愛情,她們渴望在婚姻中與男性平起平坐,不在是婚姻的附屬。
簡愛的外貌是平凡的,她不是白富美,也沒有良好的家世,更沒有令人羨慕的職業,可是她的內心是高大的,堅強的。即使是在今天,我想對于那些正在校園里讀書的女大學生來說,研究簡愛這樣一位女性形象是有意義的。至少會對這些80、90后的女大學生們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愛情婚姻觀上有所幫組。
本文系滁州城市職業學院《現代女性文學對在校女大學生女性意識影響的研究》課題的研究成果本文系項目編號:SK2012B341
參考文獻:
[1] 劉麗.追求平等、幸福、自由的女性典范——談《簡?愛》中的典型人物簡愛[J].遼寧高職學報,1999,(1).
[2] 龔明德.李霽野譯《簡愛》與魯迅有關嗎?[J].魯迅研究月刊,1999,(3).
[3] 李國源.《簡愛》“婦女解放”主題淺探[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1999,(1).
[4] 杜焱.試論《簡愛》中伯莎形象[J].丹東師專學報,1999,(3).
[5] 陳姝波.論《簡愛》中的性別意識形態[J].外國文學研究,2002,(4).
[6] 潘紅.夾縫里的風景——談黃源深先生《簡愛》譯本的審美特點[J].福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2).[7]蘆雪瑾.試論《簡愛》與《藻海無邊》中的兩位梅森[J].杭州教育學院學報,2002,(2).
[8] 陳小兆,蕭好章.從“失樂園”到“復樂園”——《簡愛》故事情節的“圣經”原型意象[J].井岡山師范學院學報,2002,(4).
[9] 宋燕.簡愛:自強與自愛[J].當代電視,1999,(8).
[10] 夏洛蒂·勃朗特的《簡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