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劉陽 2011級研究生 學號:11540017單位:沈陽師范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
(沈陽師范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 遼寧 沈陽 110031)
摘 要:20世紀80年代以后,書籍版式設計的整體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從而推動了出版事業的空前繁榮,書籍中的版式設計是一種關于編排的學問,根據特定主題的需要,將有限的文字、照片、圖形、色塊、線條等元素進行有機的排列組合,使它們在一個特定的版面空間內把單調的、連綿不斷的文字板塊能夠排列得井然有序,讀者能夠清楚地、容易地理解書籍作品所傳達的內容,使讀者產生輕松、愉悅的閱讀情緒,在有效的方便讀者閱讀的同時能帶給讀者美與視覺上的享受。隨著中國的不斷開放,書籍版式設計的整體實力是呈上升趨勢的。書籍版式設計已經滲透到人們生活中的各個領域,并成為衡量現代科技和文化藝術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
關鍵詞:書籍 版式設計 藝術
中圖分類號:J 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6X(2012)09-0000-01
一、 書籍起源與發展
在具有五千多年歷史的文明古國——中國,書籍的產生可追溯到文字的起源。中國早在一千九百多年前就已經發明了造紙術,在一千三百多年前發明了雕版印刷術,九百多年前又發明了活字印刷術。這一系列重大的發明成為了現代圖書成型的必要條件,同時也使我國的書籍發展經歷了一段漫長而悠久的歷程。從以文字傳遞信息的時代開始,書籍裝幀作為美的形態也就出現了,這與當時的信息傳遞手段也是密不可分的。商代中葉以后,又出現了把文字刻在削成片子的竹木簡上,簡稱“簡牘”,這種方法是早期書籍的完整裝幀形式。
雖然雕版印刷術和活字印刷術都產生于中國,并對世界印刷術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但中國經歷了封建社會漫長的統治,由于歷代封建王朝的閉關自守政策和排外思想,便大大妨礙了中國對外國先進技術的吸收和書籍版式設計整體水平的提高。20世紀80年代以后,書籍版式設計的整體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從而推動了出版事業的空前繁榮,一大批設計師從歐美日留學歸來,并帶回先進的設計觀念與技術,同時他們也勇于探索并嘗試書籍的形態創造,在書籍版式設計中以其獨到的設計理念,性格鮮明的視覺樣式,富有人文修養的獨特的藝術設計思想,極大促進了當代書籍版式設計藝術實踐的提高。
二、 版式的表現形式
版式的表現形式,是指在一個有限的空間區域里,通過設計中尋求藝術的手段來正確的表現版面中的文字與圖形的信息,將文字、圖形、色彩、肌理等構成因素,按照一定規律進行特定的排列與組合,并把構思與計劃運用美的構成原理及造型要素,以視覺形式表達出來。
書籍中的版式設計是一種關于編排的學問,根據特定主題的需要,將有限的文字、照片、圖形、色塊、線條等元素進行有機的排列組合,使它們在一個特定的版面空間內把單調的、連綿不斷的文字板塊能夠排列得井然有序,讀者能夠清楚地、容易地理解書籍作品所傳達的內容,使讀者產生輕松、愉悅的閱讀情緒,在有效的方便讀者閱讀的同時能帶給讀者美與視覺上的享受。一般而言,封面、環襯、扉頁、前言都包括在版式設計其中。
書籍的種類繁多,涉及到政治類、文學類、通俗讀物類以及科教類等等,書籍種類的性質、內容、閱讀的對象以及讀者的心理因素等不同,可將書籍版面大致分為:
(1) 政治、社會、科技類書籍,此類書籍內容要求相對比較嚴謹,因此在版面設計中要端莊穩重、簡潔明了、凸顯其特有的高雅氣質。
(2) 文學、詩歌散文類書籍,其內容相對輕松許多,在版面設計中版面應該大方、雅致以及新穎,這樣可以添加一些與內容相關的圖案或者插圖來傳達主題思想,增加文化韻味并且活躍版面。
(3) 通俗讀物類書籍能讓人緊張的心情得以緩解輕松,因此這類書籍的版面設計也需要豐富一些,版面特征以“自由”為主。
(4) 少兒類讀物,由于兒童的心理與生理尚在發育之中,因此文字要大,字行要疏,需要用大量圖來解釋書的內容,版面力求圖文并茂、色彩鮮艷、插圖生動、充滿童趣,形式活潑多變。
(5) 高檔畫冊和時裝類書籍,則需要用大量的圖片作為傳達信息的主要要素,因此在版面設計上要求變化多端,但也不能一概而論,有的一面放二,三張圖,有的僅用一張出血式的圖片,甚至用跨頁形式來強調視覺效果。
(6) 叢書的特點就是總體性,在版面設計上要注意全面考慮整體性,力求編排、字體和字號、風格、規格的統一原則。
三、版式元素的視覺流程
直排式是中國傳統書籍大都采用的排列方式,是沿襲了中國最早的書籍“簡牘”從上而下,從右至左的傳統排列方法。人類雙眼的水平視角范圍是單眼為120°-148°,雙眼為140°-176°;垂直視角,單雙眼均為110°-125°,而對于文字的排版而言,橫排比豎排的排版形式更加適應人眼的生理機能,從而便于讀者閱讀,并且使讀者視力損耗小,這是由于人的視野約為橫向較寬的橢圓形。因此大眾的一般閱讀視覺規律是:先左后右,先上后下,先大后小,先高后低,這是文字的閱讀規律;先彩后素,先清晰后模糊,先集中后分散等;顏色規律為,先鮮后灰,先原色后間色,先暖后冷,先黑后白;當圖片和文字在一起時是先圖片后文字,這是欣賞圖片的規律。
為了能夠在第一時間抓住讀者的視線,在版式設計過程中往往會將相關內容的主題性,個性化的設計元素進行放大,甚至是放大再放大,使其在整個版面中占據絕對中心的地位,也可使用色塊、形狀、圖形等元素產生出強烈的對比因素來突出它的存在。讀者在閱讀書籍內容時,也希望能夠很快地發現自己趕興趣或對自己有用的信息,適當考慮放入符號元素加以強調、提醒和分割版面的內容。例如用下劃線或用符號元素來標注重要文字、概念、專有名詞等以便提醒的書籍相關的重要內容,它不但可以吸引讀者對重要內容的注意力和加強記憶的效果,起到方便讀者快速閱讀,搜集資料,同時也能夠大大節省閱讀者的寶貴時間和精力,起到事半功效的作用和目的。
書籍的版面構成具體是由文字的排列;字體與字號的選用;圖片與圖形的編排以及欄與行的劃分等來進行統一設計的,它的目的在于使版面內容章節分明,層次清楚,和諧統一,并且富有節奏感。通過把形式與內容的合理地統一,注重整體布局,才能取得書籍版式設計中獨特的社會和藝術價值,強調版式排列組合的協調性,強化版式各種編排要素在版面中的結構以及色彩上的關聯性。通過文與圖的協調性與整體組合的編排,使書籍版面更具秩序美,條理美,從而達到更好的視覺效果,由此可以最大限度的發揮傳達信息的作用和功能。
四、 書籍版式設計的趨向與創新
隨著中國的不斷開放,書籍版式設計的整體實力是呈上升趨勢的。書籍版式設計已經滲透到人們生活中的各個領域,并成為衡量現代科技和文化藝術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F代科技的發展使書籍版式設計的藝術表現手段越來越多元化,其流行的周期性變化日趨頻繁;時尚化、個性化、視覺沖擊力以及電腦制作元素已成為主流,使書籍版式設計保持創新的趨勢,這樣才能挖掘出其獨特的審美功能,充分展示自身的獨特魅力,才能跟上時代的潮流,才能滿足現代人的審美需求。
無論一本書的封面設計得再怎么華麗而高貴,再怎么吸引人們的眼球注意,那也只是人們對一本書的最初印象,也是最表面的認識,而對版式的設計卻是讀者接觸時間最久的一個環節,它的存在可以說是一本書的整體風格走向,只有通過文字的搭配,顏色的調和以及插圖的安排等合理的組織,才能構成書籍的整體形態。而對一本書版式設計的處理,既要考慮它的美觀效果更好考慮它的實用功能,因此,優秀的版式設計不僅能夠準確的反映書籍的內容,更能體現書籍的內在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