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刑法修正案(八)》首創了“七十五周歲以上的老人免死”,是我國立法上的一大進步,但同時也引起了社會的強烈爭議。本文通過分析老年人犯罪的原因,提出減少老年人犯罪的建議。
關鍵詞:老年人 原因 建議
中圖分類號:D669.6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6X(2012)09 -0000-01
對于有關“七十五周歲以上的老人免死”的規定引起了人們的爭議,也引起了人們對有關老年人犯罪問題的深入研究
一、 老年人犯罪的原因
老年人犯罪包括自身的主觀原因外,社會和家庭等因素也有可能促使其犯罪。
(一)從心理方面來看,老年罪犯一般都存在著一定的心理偏差
進入老年期以后,子女們由于工作相繼離開老人生活,而老人自己的朋友也隨著歲月的流逝一天天減少,老人往往處于一種孤獨、寂寞的生活狀態當中,長此以往很容易使老人產生孤獨感、遲暮感和失落感,導致老年人思想頹廢,變得敏感多疑,對事物的認識出現偏差。而有些老人更是由于本身脾氣暴躁,產生了強烈的占有欲和刺激欲,他們思想狹隘、固執己見、脾氣暴躁、以自我為中心,受不得半點委屈。正是由于這些心理的偏差,導致老人們往往任性沖動,很容易因為一點小事而引起沖突和矛盾,出現攻擊性的言語和行為,甚至出現違法犯罪行為。
(二)從思想方面來看,老年罪犯很多都受腐朽思想的影響,樹立了錯誤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一些老年人正是受這些腐朽思想的毒害,追求物質享受和不健康的精神刺激,從而導致犯罪。
(三)我國的養老體制不健全
我國的養老體制運行了十多年,對促進國民經濟又快又好的發展起了很大作用,但由于我國處于經濟轉型時期,養老制度本身就不成熟,再加上我國快速的老齡化給我國的養老體制帶來了很大挑戰。雖然近幾年來我國政府在不斷進行改革和完善,但是我國的養老體制還是存在很多問題,仍然不夠健全。目前養老保險制度和醫療保障制度還不能完全解決城市貧困老人和農村老人的生活問題,部分老年人無力參保。其生活來源主要靠子女提供,在無人贍養和無經濟來源的情況下,一些老人很容易產生小偷小摸或者報復的心理,從而導致犯罪。
(四)家庭對老人的關愛較少,家庭生活不和睦
家庭生活影響老人犯罪主要來自兩個方面:第一是來自子女的冷漠。尊老養老意識不強的子女們,將年邁的父母當成是他們生活的一種累贅,不愿意去贍養和照顧他們,更有甚者對年邁的雙親冷言冷語,態度極其惡劣,很容易讓老人產生絕望甚至報復的心理,從而引發老人違法犯罪。第二是來自夫妻關系不和諧。老年人退休之后,一時之間對新生活無法適應。這樣也就很容易讓老人變得情緒不穩、脾氣暴躁,很多老年夫妻經常會因為一點小事就大發脾氣,互揭對方的缺點,引起雙方不滿,各不相讓從而導致雙方的矛盾越來越嚴重,甚至引起犯罪行為。
二、對預防和減少老年人犯罪的設想
對于近幾年日益突出起來的老年人犯罪問題,我們應該未雨綢繆,采取必要的措施預防和減少老年人犯罪,讓老人們可以度過一個安詳、幸福的晚年。筆者認為預防老年人犯罪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立法完善
雖然在《刑修八》中我國進一步明確了從寬處罰的條件,但是仍不夠完善。面對這日益突出的老年人犯罪問題,筆者認為我國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我國可以在刑法中明確規定老年人適用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死刑的具體條件、情形,以及明確規定老年人在刑罰執行上可以適當減輕和免除的具體情形;明確規定老年人放寬適用緩刑、減刑和假釋的具體條件,從而使在實際處理老年人犯罪問題時適用從寬處罰原則有明確的法律依據;我國還可以制定一些專門的法律法規,從而進一步健全和完善我國關于老年人犯罪方面的法律體系。我國可以借鑒外國的經驗,制定出一部專門的法律來處理老年人犯罪,來具體規定老年人的權利與義務、對老年人違法犯罪的制裁措施等等。
(二)制度保障
我國雖然從1984年開始成立了全國性老齡委員會,為老年人制定了社會養老保障制度,但是由于種種原因我國的養老制度和老年人司法保護制度仍然很不健全。因此我國必須大力發展經濟,健全和完善社會養老制度以及老年人訴法保護制度,我國應該完善關于社會養老制度方面的立法,通過立法來規范和確認養老保障體系,讓老年人的工作納入法制化、制度化;我國應該大力宣傳養老保險等方面的宣傳,鼓勵公民都能參與養老保險,并建立個人養老賬戶,并建立有序的個人養老賬戶管理體系,實行“當代人養當代人”的策略;調整現有的醫療政策,建立和健全城鄉老年人醫療保障制度,解決老年人特別是農村老人看病難、看病貴等問題,幫助貧困老人度過難關。
(三)思想教育
很多老年犯罪是由于本身文化水平不高,法制意識淡薄,再加上受到社會一些不正之風的腐蝕才產生犯罪的心理。為了減少和預防老年人犯罪,我國在完善立法和制度的同時,也應該多多重視老年人的思想教育。加強法制宣傳教育,增強老人的法制意識。政府和司法部門應該大力加強法制宣傳和法制教育的力度,特別是要將法制宣傳深入到基層、深入到農村,從而提高人民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讓他們能夠知法、懂法、守法,并能在遇到不法侵害或權利受損時懂得以正確的方法解決。
(四)社會重視
老年人犯罪除了自身的原因外,社會和家庭的因素也是誘發其犯罪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因此為了減少和預防老年人犯罪,社會應該引起高度的重視,加強社會的管理。筆者認為應給予老年人更多的家庭溫暖。每一個家庭都應該給予老人更多的關注,關心他,子女也很孝順,讓老人們不會再有孤獨寂寞的感覺,就能避免老人產生極端的思想,從而減少老人們走上違法的道路。對于那些生活在貧困地區和無子女的孤寡老人,我們應該特別引起重視。
參考文獻:
[1] 高銘暄,馬克昌.刑法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 王牧.新犯罪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