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眭姍姍(1989-)女,江西吉安人,江西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2011級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二語習得
程義(1988-)女,江西南昌人,江西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2011級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二語習得
(江西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 江西 南昌 330022)
摘 要: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實際語言運用能力是英語學科教學的培養目標。在英語教學中采用互動式教學模式是實現這一目標行之有效的途徑之一。本文對農村小學英語教學的現狀及互動式教學的概念、應用、優點及在應用過程中應注意的事項進行淺析,探索提高農村小學英語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互動教學;農村小學;教學形式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6X(2012)09-0000-02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這一教育理念自韓愈提出以來,便成了我國傳統教育的核心理念。時至今日,這一理念顯然據守著“以教師為中心”的一種單向的課堂教學:其教學形式是“師講生聽,或師問生答”;教學工具是課本、黑板、和粉筆;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味機械地給學生灌輸枯燥乏味的單詞、句型、和語法。在這樣的教育理念下培養出來的大部分學生學的只是“啞巴英語”。自20世紀60年代開始,人們就開始審視傳統的教育教學模式(如:語法翻譯法);并逐漸認識到這一教學法已無法滿足時代的需求。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來,研究者們日益重視師生互動在兒童發展與教育中的重要意義,師生互動已成為越來越多研究者關注的熱點課題。
“互動英語教學模式”是把英語教學看作是師生進行的一種生命與生命的交往、溝通,把教學過程看做是一個動態發展的教與學統一的交互影響和交往活動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通過優化教學互動的方式,即通過調節師生關系及其相互作用,形成和諧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強化語言的交流性功能,促進學生語言能力的發展,達到提高教學效果的一種教學結構模式。本文基于農村小學英語教學的現狀,結合以往的教學經驗,對互動教學模式在農村小學英語教學的應用及其優點進行淺析,旨在探索有效提高農村小學英語教學質量的途徑。
一、當前農村小學英語教學現狀
1.教學理念滯后
長期以來,語文和數學被看成是小學教育教學的重心;其他學科基本上是被作為副科來看待的,在很大的程度上只是一種點綴。英語這一語言性學科也不例外。有的學校甚至把英語當成一件“女人身上的披肩”,只有當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對教學工作進行視察時,學校才會用它來招待貴客。造成英語在小學教學中不受重視的部分原因小學英語教學的評價應以形成性評價為主,三、四年級的期末或學年評價基本上不采用書面的測試方法,應采用與平時教學活動相近的方式進行,以學生平時參與各種英語教學所表現的興趣、態度和交流的能力為主要依據。一些學校和老師在理解上出現了偏差,從而降低了教師、學生和家長對英語學習的重視程度。
2.缺乏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
“外語應在使用中學習,在使用中達到熟練。”(鄒為誠,2000)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對英語學習是至關重要的。農村小學嚴重缺乏有助于學生英語學習的良好氛圍,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課堂內,大部分教師使用漢語進行英語教學,由于教師自身英語水平低下,在農村小學英語課堂很難看到純英語教學。此外,教師面對大班授課也難以為學生營造真實生動的語言環境來運用英語。其二,課堂外孩子們進行日常交流主要使用方言,有時使用少量的普通話,使用英語進行交流的機會幾乎為零。
3.學生的基礎普遍較差
農村的孩子比城市的孩子普遍膽小、害怕且羞于說英語,從小受周邊環境與家庭教育的束縛,往往顯得比較拘謹,不善言談,缺乏自信心,又害怕犯錯怕被老師批評。久而久之,英語尤其是口語就更是農村孩子們的“老大難”了。此外,大多數留守兒童由于家庭條件的原因,放學后回家有一堆的家務活要幫爺爺奶奶干,基本上沒有時間和精力來復習功課,復習英語的孩子就更少之又少了。既沒有課后的鞏固和復習,沒有家長的輔導和監督,又沒有良好的英語學習氣氛,農村孩子的英語基礎相對城里的孩子普遍要薄弱。
4.教師自身的專業素質不高
農村小學英語教師大部分來源于那些有著英語學習經歷的語文或數學老師(他們以前的英語底子相對其他老師要好),和部分中等師范學校畢業的學生。這些教師自身的英語基礎本身就不扎實,尤其是前者自己都沒有系統的接受過英語學習,自身的英語水平還有待提高,缺乏對二語習得理論的學習和理解,農村小學教師外出學習和進修的機會又很少。他們普遍缺乏新的英語教育教學理論和方法,普遍的教學形式是讓學生進行無數遍的抄寫單詞和句型,背誦枯燥的語法知識,教學過程是“我讀你跟”“我說你寫”,過分強調講解和死記硬背,忽視真實情境的創設和語言能力的培養。
從以上農村小學英語教學存在的現狀可以看出這些問題的存在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既有教師的因素,又有學生本身的因素,同時環境的影響也起著很關鍵的作用,即主觀和客觀原因并存。但終其一點就是教學過程中缺乏“互動”或“交往”。
二、互動式英語教學模式的應用
1.創設和諧英語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始終是一線小學英語教學矢志不渝的教學目標,尤其是對農村學校的孩子更是如此。由于農村孩子周圍環境和家庭的因素,如果不激發孩子們對學習英語的興趣,那么將會對他們今后的英語學習之路造成極大阻礙,繼而影響他們日后的學習生涯。不僅如此,小學生的心理認知發展規律告訴我們,創設和諧英語學習的氛圍,不僅能夠活躍課堂教學的氣氛,還能夠幫助學生更好、更快地進入到英語學習的狀態中來。
筆者以往在從事英語教學工作的過程中,每次在英語課上之前的幾分鐘,都會和孩子們進行親切的問候。如:Hello,boys and girls! Are you happy today? Can you tell us some interesting things?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Do you like spring? Why? 這種與學生日常的會話互動能創設了一個很自然的英語學習環境,讓學生自然而然地進入學習英語的狀態。除此之外,還可以播放英語兒歌和英語動畫片等。
2.運用游戲教學法進行單詞教學
“單詞”在英語學習中就好比建筑大廈中的“磚塊”,是學好英語的基礎條件。學生沒有詞匯量就好比建筑師手里沒有磚塊和瓦片是一樣。可見,單詞教學在基礎英語教學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PEP人教版小學英語學生用書每單元分三個部分:Part A,Part B,Part C.Part A and Part B結構相似,有Let’s learn,Let’s do,Let’s talk,等等。Let’s learn一般是教學的重點之處,其主要是列舉本單元的四會單詞,單詞記憶本身就是枯燥無味的,這就給教師在單詞的教學上提出了很大的挑戰。為了讓孩子們既能在快樂中學習又能真正掌握重點單詞的音、形、意。筆者對此設計并實施了游戲教學法。例如:手指法,魔棒法,紅綠燈,埋炸彈,木頭人,擊鼓傳花,開火車,警察抓小偷,偷梁換柱等等。在各式各樣的游戲中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們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水平差異選擇最合適本班學生的游戲法來教授。
以PEP小學英語三年級上冊Unit4 We love animals為例。在Part B中Let’s learn部分的教學重點是學生能夠聽、說、認讀常見的動物單詞rabbit,monkey,dog,duck,panda,cat.考慮到小學三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征以及他們剛接觸英語的這一現狀,筆者在課堂上采取了多種游戲法:其一為“手指法”,即教師通過變幻手中的手指來集中孩子們的注意力操練單詞;其二為“開火車法”,即教師讓每個孩子對所學單詞輪流發音,從中糾正個別孩子的不當發音;其三為“變幻單詞卡片法”,即教師通過迅速變化手中的單詞卡片讓孩子們通過對每個單詞形狀的比較,增強他們的認讀能力。在教授cat一詞時為了讓孩子們記住它的音、形、意,教師首先在PPT中呈現生活中各種各樣的貓,然后讓學生跟著老師邊發音邊做貓狀。從孩子們的表現可以看出他們很樂意在這樣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學習英語,而且課后孩子們還會利用這一方法去鞏固別的單詞,學生在這樣的寓教于樂的氛圍中教學效果是非常顯著的!值得注意的是,作為小學英語教師我們既要樹立孩子們的合作精神,也要激發他們的競爭意識。筆者建議在每次游戲結束后都要進行獎勵和懲罰,獎勵既可以是物質的也可以是言語的表揚;其次,在進行游戲教學法的時候要關注每位學生都要參與進來,“全員性”是互動式英語教學法應用原則之一。
3.鼓勵學生朗讀對話,提高語言交際能力
PEP人教版小學英語教材每單元都設計了Let’s talk這一環節,旨在培養學生用英語交流的意識,提高語言的交際、使用能力。例如,在小學英語五年級下冊Unit5 How much is it? Let’s talk中描述了一個女兒及其媽媽在商店沒衣服的情景,這一話題非常貼近學生的現實生活,筆者針對這一現實主體首先為學生播放了兩個學生在商場購物的錄像,通過觀看真實的錄像學生一下子進入到這一課堂情景中;然后播放了課本上的對話,讓學生邊聽邊模仿錄音的語音、語調與同桌進行對話;最后,請幾個有代表性的小組進行表演。孩子們在近乎真實生動的情景中既學習了語言知識,又在交流中提高了語言交際能力。
4.運用角色扮演,增強學生學習體驗
角色扮演是互動教學模式的一種具體體現,一方面它能夠讓師生之間的關系更親密、和諧;另一方面,能夠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真實的語言環境中更好地投入到學習的氛圍中,從而增強他們的學習體驗,提高他們的綜合語言能力。
筆者認為小學六年級的學生比三、四、五年級的學生更適合這一方法。六年級學生已經有了三年的英語學習經歷,對英語的認識比前三個年級更高,體會更深,對文本的理解也更透徹。當“六·一”來臨之際,筆者指導幫助了六年級的學生排演了一個“大灰狼和喜洋洋”的節目,并取得了較高的評價。筆者首先在全班進行分組練習,把全班分成了若干組,每組5人,分別扮演不同的角色(大灰狼、三只小羊-喜洋洋、美洋洋、懶洋洋、和老洋洋),由于孩子對故事情節有個大概的了解,教師只是做了一些創新,在教師的指導下,孩子們很快就能熟悉英語文本,只需教師對一些詞匯進行講解,同時提醒孩子們在表演的過程中要注意的事項。這種角色扮演不僅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能幫助他們獲取豐富的語言文化知識。
三、互動教學模式的優點及其在應用中需注意的事項
1.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
傳統教學模式是一種單向、被動的教學模式,注重學生的接受性學習,采用的教學形式主要是灌輸,教師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很難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度不高也是可想而知的?;佑⒄Z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主體,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互動教學模式提倡教師運用各種各樣的游戲教學法,歌曲教學法,直觀教學等方法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運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和信息全面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2.創設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
傳統教學模式注重學生的接受性學習,教師要求學生在缺乏真實語境下對語言采用機械的記憶,導致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畏懼心理,造成“學英語就是背單詞”的錯誤理解,使學生對英語學習失去了興趣?;佑⒄Z教學模式為學生創設真實的語言環境,讓學生在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中學會使用英語,盡量使每位孩子都成為每堂課的“女一號”和“男一號”。讓孩子們在這樣一個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獲得語言知識,增強實際運用語言能力。達到學生學的輕松,教師教的愉快!
3.提高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
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如,語法翻譯法)強調教師一味的灌輸語言知識點,教師不斷地講解學生不停地記黑板上的筆記,師生之間沒有交流和互動,是一種典型的單向輸入。眾所周知,語言學習單向的輸入對英語學習是遠遠不夠,還要對輸入進行調整繼而產生學生的自然輸出?;佑⒄Z教學模式強調師生互動與生生互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時地對學生提出一些啟發性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促進學生的思維,不僅若此,小組合作學習是生生互動的具體體現,孩子們在與同桌和組員合作的過程中,其實,孩子們一起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就無形中培養了學生的與人合作精神。
4.有利于教師自身專業素質的發展
傳統教學模式對英語教師的專業要求不高,教師的教學設計可以循環使用,有些農村小學的教師由于對教案檢查不嚴格,部分教師基本上就是隨便抄別人的教學設計,或者根本就不寫教案直接拿著別人的教案上去念。久而久之,教師自身的學科教學力及英語水平不斷下降,而互動英語教學模式要求英語教師要不斷學習新的教育教學理論,注重反思性教學,結合教育理論和課堂實踐,提高自身的英語學習能力和教學能力。在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教師只有不斷地更新直接的教育教學理論,才能創造出一節節精彩而有效的英語課堂,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誠然,沒有哪種教學模式能夠運用于所有的英語教學情境,教學是人類最復雜也最特殊的工作,因為教師的工作對象是“人”,人是最復雜的動物。因此,教師在應用這一教學模式應注意以下幾點:第一,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制定符合自身水平的目標;第二,互動英語教學模式對教師本身的綜合素質要求更高。在前面的教育現狀中已經提到農村小學英語教師的綜合素質還有待提高。對此,筆者提出以下建議:1、 完善在職英語教師培訓,充分挖掘教師資源,健全教師考核機制;2 、加強英語教師教學研究,各級教育部門應多組織各類小學英語教學研討會、培訓,組織小學英語觀摩活動和教學技能比賽,倡導農村小學英語教師參與集體備課和說課。3、幫助教師更新教學觀念、明確教學目的、改進教學方法、優化教學手段。
四、結語
隨著新一輪小學英語教學改革的推進,互動英語教學模式成為提高學生語言交際能力和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但是任何事物應以辯證的觀點去看待,互動英語教學模式也不例外。任何一種教學模式都不是萬能的。我們只能把它作為提高英語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而非唯一途徑。筆者建議一線教師應根據對象和內容的不同,結合其他有效的教學方法,靈活選擇和運用,努力做到課堂教學的最優化!
參考文獻:
[1] Brown,H.D.Teaching by principle: 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Pedagogy [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Press,2009:159
[2] 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階段英語課程標準,2011
[3] 葉子,龐麗娟.師生互動的本質和特征[J]教育研究,2001,(4):30-34
[4] 張靜雯,廖麗蓉.互動式英語教學法在英語課堂中的應用[J].中國科技信息,2008,(1):177-178
[5] 蘇延梅.淺談農村小學英語教學[J].文學教育,2010,(3):86
[6] 徐芹.師生互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文理導航,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