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科技學院 河南 新鄉 453600)
摘 要:本文分析了大學生乒乓球課程教學的現狀,淺顯的論述了分層次教學在大學生乒乓球課程教學中應用的必要性,并提出了適合不同水平學生的教學規劃,對提高乒乓球初學者技術水平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分層次教學;大學生;乒乓球教學
中圖分類號:G80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6X(2012)09-0000-01
前言
乒乓球作為我國的國球,深受社會各個階層的喜愛,在各個學校開展也較為普及,作為大學體育選項課之一,深受廣大學生的喜愛,但乒乓球運動是一項專業性較強,運動周期較長的項目,傳統教學方法基本上是每節課學習一個內容,學生練習,教師指導。這種教學方法對沒有乒乓球基礎的學生來說會適用,但對一些有乒乓球基礎的學生們來說技術水平沒有得到更大的提高,不能適應當前學生們個性需求和學習興趣的要求。因此,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和手段至關重要。
一、大學生乒乓球教學的現狀
大學生乒乓球初學者的基礎普遍較低,主要體現在:(1)基本站位和預備姿勢不正確;(2)握拍方法不正確且已形成習慣難以改正;(3)不會發力,身體協調能力差;(4)對乒乓球的基本功概念不了解,忽視基本功練習,更不要說達到什么標準;(5)學生喜歡亂動亂打不喜歡從基本功練起。要使大學生乒乓球教學效果向著健康的方向不斷前進,不但要提升教師自身的水平,而且應從學生的具體情況出發,從抓基本功入手,加強球性練習。球性是指手與球之間的感覺,球與球拍之間的配合,球拍對球的控制能力等。球性練習的方法很多,在教學過程中采用的形式也很多,為了活躍課堂氛圍,可以采用游戲的形式,增強練習的趣味性。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有利于教學效果的提升。
二、分層次教學法在乒乓球課程教學中應用的必要性
分層次教學方法是以學生乒乓球理論知識、技戰術水平為依據,將參與乒乓球課程學習的學生劃分為不同的技術層次小組,如初級、中級、高級,教師對各個小組制訂不同的教學計劃并實施指導。通過分層次教學方法的應用,學生的實際學習收獲將會大大增加。
第一,分層次教學法與學生實際狀況相吻合。對于一個班級的學生來說,每個人的乒乓球基礎不同、興趣程度不同,有的學生打的好,有的學生才剛剛接觸,如果采用近乎一致的教學方法,從專業理論、基本技能入手引導學生,勢必會導致學生學習熱情降低。采用分層次教學法首先是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將乒乓球水平相當的學生劃分為一組,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制定教學計劃,對初級水平的學生側重興趣引導,對中級水平的學生側重技術引導,對高級水平的學生側重綜合訓練。
第二,分層次教學方法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需要激發,有的學生對乒乓球接觸少,并不等于沒有興趣。在合適的教學方法引導下,學生不僅能夠迸發學習興趣,還能實現技術技能的跨越發展。相反,如果學生本身的乒乓球基礎薄弱,在課堂中直接和高水平的學生一起練習,明顯的技術落差會導致學生的興趣受到抑制。運用層次教學法直接規避了這一風險,從而給后續的乒乓球教學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第三,分層次教學方法有助于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運用層次教學法制定的教學計劃對各個水平層次的學生來說,都不會構成過多的壓力。學生在輕松的心態下從事乒乓球課程學習,彼此之間默契配合,形成良好的團隊合作氛圍,這也是促進學生身體和心理健康成長的重要條件。
三、分層次教學方法在乒乓球教學中應用的方法
第一,初級水平學生的教學方法。進入初級水平小組的學生,乒乓球課程教學的總體目標應當是從興趣激發開始,引導學生全面認識乒乓球運動,樹立學生學習乒乓球課程的信心,以基本功訓練為主,為學生進入中級水平小組奠定基礎。由于初級水平學生對乒乓球的專業認知較少,教師又必須向學生講授專業的理論知識,如果直接將理論知識傳遞給學生,往往會影響到學習的興趣,所以教師應當將生硬的理論轉化為實踐,營造身臨其境的氛圍。當理論教學和基本功訓練達到一定程度后,教師可組織學生進行簡單的比賽,給予學生適應技戰術應用的機會。對部分進步較快的學生,教師可及時調整,使其進入中級水平小組。
第二,中級水平學生的教學方法。進入中級水平小組的學生,乒乓球課程教學的總體目標應當是扎實理論功底,全面提高技戰術水平,為進入高級水平小組作準備。中級水平的學生他們本身的乒乓球運動基礎很大程度上是來源于對此項運動的興趣,而且他們希望現有的技術水平取得進步。教師應重視學生的學習需求,有選擇性的向學生播放視頻資料。教師在教學中需要對乒乓球運動的專項技術予以詳細的講解,幫助學生加速進步。教師帶領學生對專項技戰術反復練習,然后再以小組比賽的形式,促進學生對新學技術的應用。學生通過理論和技術的夯實,對乒乓球運動的熱愛程度會加深,同時也能在團隊合作中實現更有效的配合。同樣對進步突出的學生,教師也可將其調整至高級水平小組。
第三,高級水平學生的教學方法。進入高級水平小組的學生,乒乓球課程教學的總體目標應當是專業理論的深刻認知和全方位的技術交流與應用。乒乓球技術水平較高的學生,非常希望在實際的比賽中學習彼此的技術經驗。教師要善于從學生的特長出發,課堂中經常組織短時間的小組賽,展現每個學生的技術優勢,然后實行技術分享與應用,強化專業理論的教學。此外,教師可以開展友誼比賽,讓學生在專業實戰比賽中認識自身的技術優勢和不足。在賽后教師和學生共同探討乒乓球比賽的體會,明確下一步需要改進的環節,形成良性循環的學習狀態。四、 結束語
運用分層次教學法開展乒乓球課程教學,有助于幫助學生找準自身定位,以積極的心態參與到課程的學習中來。相信隨著分層次教學方法的廣泛應用,大學生乒乓球初學者的技術水平將得到很大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蘇丕仁.乒乓球運動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 李詳.學校體育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 蔡繼玲.吳修文,等.乒乓球[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1999.
[4] 浙江省高校體育教材編委會.乒乓球[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2.
[5] 陳澤全,普通高校乒乓球課教學內容的優化[J].體育學刊,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