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師范大學文學院 福建 福州 350000)
摘 要:短篇小說《月牙兒》雖沒有《駱駝祥子》享有盛名,但它是老舍前期創作與后期創作的轉折點,其文學地位不可小覷,小說以獨特的女性視角為大家呈現了一位堅強、純潔的女性受盡挫折,最終淪為娼妓的故事,而“月牙兒”在小說中以其多種獨特的象征意義與女主人公的心路歷程、命運等形成鏡面反射,展現出獨特的美感。本文運用廣義修辭學原理,對文本進行分析。
關鍵詞:月牙兒;廣義修辭;老舍
中圖分類號:I207.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6X(2012)09 -0000-02
一、引言
每一位有成就的小作家都以其個性化的文學創作為新文學的歷史提供了一個不可替代的審美價值,而老舍的短篇小說《月牙兒》則是作為為這次質的飛躍做足了準備,因此,這篇小說在其整個創作史中占有不可小覷的地位。
在老舍的小說——《月牙兒》中,“月牙兒”出現的頻率極高,文章總共有43個小節,在1、2、3、4、5、7、8、9、10、11、13、15、19、21、23、43這16個小節中對月牙兒進行過描寫。小說中 “月牙兒”存在語詞義和修辭義的分化,從而可能造成修辭接受效果的差異。本文運用廣義修辭學“話語建構——文本建構”的闡釋路徑,對文本進行分析。
二、從“月亮”到“月牙兒”的修辭化過程
“月牙兒”在文本中既是小說篇名,也是文本的主題詞。根據《現代漢語詞典》,“月牙兒”有個固定義項:新月。在“新月”在《現代漢語詞典》里的固定義項又是:農歷每月初出的彎形的月亮;亦指農歷月逢十五日新滿的月亮。所以,“月牙兒”是月亮在地球上所呈現的某一個特定狀態的俗稱,是一種星際現象。文中“月牙兒”雖然早已偏離了我們所熟知的詞典釋義而轉化為文本修辭義,從公共認知經驗中的實物“月牙兒”發展成為小說臨時語境中的新“月牙兒”,但是“月牙兒”同時也是月亮,也承載著“月亮”所富有的獨特的文化意象,所以,要分析“月牙兒”的象征意義之前,必須先闡釋“月亮”的象征意義。
“月亮”在詞典中的一項是:月球的通稱。“月亮”雖然是個星體,但是在中國人的獨特審美視角中,承載了深刻的原始文化信息,但是通過語境的變遷以及語用的發展會逐漸被修辭化,在人們熟知的視角里,“月亮”就有一下幾個象征意義:(1)、象征著母親與女性。嫦娥奔月的神話一直被人們所熟知,自那以后“月亮”便被賦予了新的神秘感,但也徒增了一份寂寞與悲涼。(2)象征著貞潔、純潔、愛與美。“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糾兮,勞心悄兮”(《詩經·陳風·月初》),在中國人眼中月是皎潔的,在審美結構中,總是流露出永恒女性的微笑。(3)象征著永恒。月有陰晴圓缺,年復一年日復一日,月亮總是在上空徘徊,生生不息,周而復始。(4)象征著團圓。這便是也是中秋節由來的原因。但月缺同樣比喻人的離別。
從以上“月亮”所延伸出來的這些象征意義多半是表達出積極、美好、向上的意象。而“月牙兒”是人類肉眼看到的缺失的月亮,在中國人的審美理念里,殘缺本身就穿有一層悲傷的外衣,何況本是至純之物,缺失了必定成為人們心中的芥蒂,但在中國人自古有種憂郁情懷,詩人的氣質,以悲為美。繼而,文人墨客借缺月表達情感的詩句屢見不鮮——“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蘇軾《水調歌頭》)、“傷心朝恨暮恨,回首千山萬山。獨望天邊初月,蛾眉猶自彎彎”(竇弘馀《廣謫仙怨》)、“待月月未出,望江江自流。倏忽城西郭,青天懸玉鉤”( 李白《掛席江上待月有懷》)等等。
而在文本中不僅使其承載了“月亮”傳統的象征意義,而且又進一步地被修辭化。暫時把詞典固定義的“月亮”記做“月亮0”,而傳統的修辭義記做“月亮1”;詞典固定義的“月牙兒”記做“
月牙兒0”,而傳統的修辭義記做“月牙兒1”, 我們首先用義素分析法來進行分析:
月亮0{+星際現象,+完整,+具象事物。-情感相關}
月亮1{-星際現象,+人類視角出發,+完整,+抽象意象,+情感相關,+積極象征}
月牙兒0{+星際現象,-完整,+具象事物,-情感相關}
月牙兒1{-星際現象,+人類視角出發,-完整,+抽象意象,+情感相關,-積極象征}
三、 從“月牙兒”到“女主人公”的修辭化過程及其相關文本敘述
深刻的文學作品一般產生于悲劇之中,悲劇就是把最美好的東西毀滅到極致。《月牙兒》這篇短篇小說正是如此,老舍把第一敘述者——主人公設定為以為純潔、堅強的女性,而因為現實一步步墮落,淪為娼妓。而“月牙兒”也一路隨行,想必作者讓“月牙兒”和“女主人公”存在如此之深的聯系,必定有其用意。
1、“月牙兒”到“女主人公”的相互遷移及鏡面聯系
“月牙兒”首先從“月牙兒0”和“月牙兒1”的詞典固定義和傳統修辭義出發,“月牙兒”不完整及悲劇意象,與 “女主人公”的命運殘缺不全的命運相互呼應,牽動彼此,形成鏡面聯系。這也是作者選用“月牙兒”作為文章主線,而不是選用“月亮”的原因。
作者在全文對月牙兒的多次描寫,并不是偶然,而具有很強的修辭意圖,把“月牙兒”和女主人公命運緊密結合在一起。文章在“月牙兒”的傳統修辭義上又加入了與女主人公之間的聯系,繼而更進一步,拓展為文中的修辭義,此處記做“月牙兒2”。用義素分析法進行分析為:
月牙兒2{-星際現象,+女性視角出發,-完整,+幾種抽象意象并存,+情感相關,+人物命運}
對比“月牙兒0”和“月牙兒1”可知,“月牙兒”在詞典中只有一個義項,而在《月牙兒》文中體現的同時,也激活了“月牙兒2”,而反而淡化了“月牙兒0”。“月牙兒0”與“月牙兒1”、“月牙兒2”只有{+部分缺失}一項是重合的,而月牙兒的傳統修辭義“月牙兒1”和“月牙兒2”則幾乎重合,只是“月牙兒2”的義項在文本中更靈活、豐富,在不同段落體現的義項各不相同,也可以把其記為“月牙兒2(1)……月牙兒2(n)”,但其基本依照“月牙兒1”引申。
2、“月牙兒”的多重象征意義及相關敘述
《月牙兒》不僅喚醒了“月牙兒2”在文中獨有的意象,同時也承載著“月牙兒0”和“月牙兒1”的意義和意象,所以在文中也形成了多重的象征意義。以下來闡釋“月牙兒”的多重象征意義和“月牙兒2(1)……月牙兒2(3)”的義項分析及相關敘述。
“月牙兒2(1)——”月牙兒2(3)”用義素分析法可以表示為:月牙兒2(1){+女性視角出發,-完整,+命運艱辛,+現實相關}月牙兒2(2){+女性視角出發,+完整意象,+純潔明亮,+內心世界 }月牙兒2(3){+女性視角出發,+完整意象,+純潔明亮,+內心世界 }
以上表格列舉了“月牙兒”在文中比較有代表性的部分,但是不管是這三種任意一種義項,在女主人公淪為娼妓之后直至文章結尾都未曾出現過,甚至對“月牙兒”只字不提,這也是作者的獨特的修辭行為,在女主人公淪為娼妓,文章到達高潮時期,這樣的修辭行為不僅用另一種方式讓讀者挖掘深層含義,隨著女主人公對命運、黑暗現實的妥協之后,跟隨而來的是純潔心靈、希望、道德的缺失。這是作者對現實世界無聲的反抗。
四、結語本文用“月牙兒”為主線,貫穿通篇論文,闡釋了從“月亮”—“月牙”—“女主人公命運”—“敘述視角的變化”的修辭變化過程,解讀《月牙兒》的“鏡像”修辭藝術。
參考文獻:
[1] 老舍.月牙兒[M] .江蘇文藝出版社.2006
[2] 譚雪純、朱玲.廣義修 辭學[M] .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