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學院 紡織服裝工程學院,山東 德州 253023)
[摘要]超現實主義藝術思潮對現代服飾文化有著廣泛而深入的影響。近年來,具有超現實主義特征的服飾文化又一次受到人們的關注,并且給服飾文化的重塑以及認識服飾文化內部規律都產生了積極的作用。通過闡述超現實主義藝術的基本理論和分析它在現代服飾文化中的形式特點,對進一步促進服飾文化更好的發展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1
[關鍵詞]超現實主義;服飾文化;隱喻思想
超現實主義是現代藝術流派中包攬內容較多的藝術形式之一,極大地豐富和啟發了服飾藝術文化的創作靈感。在服飾藝術文化中運用超現實主義風格理念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紀20年代,雖然距今已近百年,但超現實主義風格反邏輯、超時空、怪誕感所產生的強烈視覺特征,對服裝風格、服裝攝影、櫥窗設計等藝術文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其創作手法也一直成為服飾藝術文化領域的一種重要趨向。
一、超現實主義文藝思潮的特征
超現實主義發源于20世紀初期,誕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戰后的法國,由達達主義衍生而出,強調內容和形式上的自由,后來影響到了英國、美國、日本等國家,成為20世紀影響東西方現代文藝運動的一場轟轟烈烈的文藝思潮。它體現了對當時社會形態的一種全面藐視,主要表現領域以詩歌為主,波及戲劇、繪畫、電影等方面。
最初,超現實主義一詞來源于法國詩人兼評論家阿波利奈爾,他于1917年在劇本《蒂蕾霞絲的乳房》中最早使用。1919年,法國作家布列頓和蘇波創辦《文學》雜志,又采用了超現實主義一詞,而后由于1922年達達派荒謬古怪的崇拜走到極端宣布結束。1924年,布列頓糾集了達達派集團中的幾個人外加畫家阿爾普、恩斯特、詩人艾呂雅、佩雷等發表了第一號超現實主義宣言,其影響波及歐洲許多國家的不同領域,至此超現實主義運動全面展開。超現實主義是一種以表達人的潛意識為主的藝術流派,它以奧地利精神病理家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下意識心理學理論作為自己的理論基礎,探討無意識繪畫,創作神秘詩歌,展現夢中世界。超現實主義的思維特點是脫離現實世界,回到原始狀態,通過人的心理深處隱藏著的無意識行動的本能,把夢境、幻覺、錯覺、欲望、性愛、機運、靈感等自動作用的偶然性結合起來,并擺脫理性的控制和審美、道德上的偏見,創造一個超現實的藝術世界。
二、 服飾文化中超現實主義風格的美學特征
超現實主義服飾文化從誕生之日起就運用多元化的形象符號,塑造古怪、幽默的服裝,追求服裝與意象的結合,以顯現、表達人的主觀情感和意愿,這從現代東西方超現實主義服飾文化中就可見一斑。
(一)服裝藝術風格的造型模式與隱喻特征
1929年,畫家基里科為佳吉列夫的芭蕾舞劇《頌歌》設計的服裝和布景,是超現實主義成長初期的代表作品,也顯示了超現實主義從一開始就與服裝藝術文化有著密切的聯系。
20世紀30年代是超現實主義服裝風格出現的第一次浪潮。意大利時裝設計師夏帕埃里就是服裝界超現實主義風格的創始人。她創造了一個服裝設計的全新領域,給巴黎高級女裝業帶來了無限驚奇和震動,為后來的設計師提供了經典的范本。她的作品多把繪畫、詩歌作品移用到服裝設計中,形成了前衛、古怪、獨特的服裝風格。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她與超現實主義畫家達利合作設計的“淚滴”圖案服裝;龍蝦連衣裙、骨骼連衣裙;類似女性紅唇的腰部口袋設計,胸部像是箱子抽屜的西裝口袋設計,繡有假領子、克夫或領線的羊毛衫,花生、羊頭、金魚或人型的鈕扣,一雙有著指甲的的手套。值得一提的是,她的帽飾更為古怪,1930年,她設計的鞋帽倒扣在頭頂,被勇氣十足的雷金納德費羅斯夫人所佩戴。她的這些服裝大多廓型簡單,色彩純度高,易于穿著,裝飾細節趣味橫生。夏帕埃里,用她超現實主義的作品,尋求一種奇跡和夢境的解釋,形成了一種丑陋的雅致,也讓人體會到超現實主義藝術超越時空的震撼之美。
經歷了上世紀40年代的戰亂、50年代的恢復和60年代的動蕩,70年代朋克頹廢的一代后,在80年代,由于1982年紐約的超現實主義畫展和人們對現實社會和生活困惑的共鳴心理,超現實主義獲得了全面復興,同時它又一次影響了服裝界,使超現實主義服裝出現了第二次浪潮,并在短短幾年之內超越了以往幾十年的總和。馬丁在《服裝與超現實主義》一書中對服裝與超現實主義聯姻的過程有著恰如其份的描述。這一時期典型的設計師是法國人伊夫·圣洛朗、拉格魯瓦、日本設計師三宅一生。伊夫·圣洛朗的作品,更多體現出夸張的造型和對視幻技巧的偏愛,如圣洛朗推出的金黃胸鎧表達了人體的驚人效果。拉格魯瓦在1987年第一個將超短裙引人高級晚裝,1985年,拉格菲爾德設計完成的“蛋糕帽”和“安樂棱帽”,1982年,三宅一生發布的“先鋒派”作品,他們這種新穎獨特、帶有預示性和幻覺色彩的服裝設計傾向和著裝方式,表明超現實主義已徹底融入到服裝鮮活的創作生命力之中。
至90年代,超現實主義構思方法更趨多樣化。1998年,在米蘭舉辦的“現代藝術胸飾展”幾乎都是超現實主義的藝術品。對于服裝而言,這一時期典型的設計師是充滿想象力的設計鬼才馬克昆和約翰·加利安諾。在馬克昆的設計中,表現上帝、死亡、性、愛等帶有清新傷感格調的超現實主義服裝,讓人體會到一種寓意深刻的語境意味。1999年,約翰·加利安諾在迪奧春夏高級女裝發布會上,重新回顧、演繹了一系列的超現實主義設計,包括正反面顛倒的外套,“淚滴”形的腰帶裝飾,混淆于服裝上的手形圖案,奇思妙想令人叫絕。
(二)超現實主義在多元化服飾藝術文化中的重要作用體現
現代服裝攝影和插畫中同樣也受到超現實主義觀念的影響,體現了藝術家的超現實主義夢幻情結和隱喻思想。
在服裝櫥窗設計上,由于受到超現實主義思維特點的影響,設計師們的審美觀不在是單獨熱衷于幾何形體、空間和色彩構成效果,而更是表達一種信仰,他們借用超現實主義空間感的主題創意、達利般華麗而充滿幻想的色彩、夸張情緒和夢幻觀念的表現方式,在對櫥窗布置設計時無須考慮布景的虛幻性,使用原色和空間的構成效果,表現夸張的細節和概念化的整體,描述情節性場景的意與境,把櫥窗處理為一種從真實通往虛幻的出入口,一種理性與非理性物象同情感的交融貫穿。他們這種新穎獨特而華麗的藝術手法為世界帶來了一種溫馨甜蜜的氣息。
在服裝攝影中,值得提及的是1924年美國藝術家曼·雷的攝影作品《安格爾的小提琴》,他用一對f形的剪紙疊印在法國畫家安格爾作品浴女背部的照片上,造成浴女的整個背部就像一把小提琴的印象,追求了一種夢境般虛幻或擺脫寫實的變形效果,同時也象征了對于女性審美的朦朧心理情緒,充分展示了他驚人的才華。其另兩幅拍攝帽子的作品也表明了他對服裝超現實主義理念的深刻見解,畫面中那頂帶裂縫的大帽子隱喻著女性生殖器,它是直覺和無意識想象的一種表達,表示一種符號化的物體或是服裝的一個組成部分與視覺和性之間的含蓄關系。而另一個帶尖的帽子可以被看作一種超現實主義符號和人物形象中分離出來獨立存在的與性有關的物體,也可以被看作是和超現實主義藝術家的視覺想象力之間的荒誕結合,畫面充滿著某種象征性和暗示性。
1931年,紐約設計師克勒爾的《無題》拼貼畫也體現了超現實主義的特征。畫面背景,婦女們勞作在縫紉機生產線上,前景的花和玉米就像粗加工的紡織材料,經過縫制后,展現的卻是美麗的女性。通過這幅超現實主義拼貼畫說明:縫紉機就好像一臺制造虛幻世界的機械,不僅創造衣服,也創造了女性,使婦女們體會到機械工具創造事物的快樂。
三、超現實主義服飾藝術文化價值解析
(一)超現實主義服飾藝術文化價值
超現實主義服飾風格給了我們很多的感悟,它怪誕,富有聯想性和強烈的游戲意味,設計不循規蹈矩,常出乎意料之外,令人驚奇。它以各種裝飾細節形態結構,擺脫理性束縛,運用分析解剖、錯位原理等方法,從人的本能、夢幻、潛意識等領域出發,尋求新的可能,創造出一種奇特、童真、幽默、夸張、非理性效果,構成了一種新的服裝藝術內在張力和秩序。另外超現實主義服裝趨向于將體現視幻技巧并且帶有夢的隱喻、潛意識的隱喻以及偏執狂乃至宗教信仰困境的隱喻意象貫穿到服裝設計之中,它借用服裝以及制衣工具符號語言,隱喻思想發出的指令不受理性的任何控制,對那些看不見的或是難以解釋的現象進行詮釋,揭示人類無意識精神內涵的真實。
(二) 超現實主義服飾藝術文化的啟示
超現實主義觀念對服飾文化有著廣泛而深入的影響。無論是在服飾的風格、材料技法以及視覺語言的運用上,都可以看到超現實主義賦予設計師們的超凡想象力和創造力。超現實主義藝術家擁有眾多的支持者,服飾這種時髦的藝術也很早被視作為超現實主義夢幻和信仰的場所,在那里正常與反常,物體和概念,技巧與真實的沖突形成一種新的和諧。21世紀,超現實主義風格繼續受寵。2008年,春夏時裝T臺超現實主義服裝用新穎奇特表現方式又再一次吸引人們注意的目光 ,2009年,意大利女設計師?Elsa Schiaparelli的作品邁向超現實主義風格,用色大膽,設計感十足。它們神秘乃至詭秘的視覺游戲,在如今視覺信息傳遞紛雜的時代,仍將會成為人們審美習慣的一部分。
四、結語
現代服飾藝術文化,處于多元化發展交織的時期,時代性、社會性和創造性是它的全部意義。超現實主義服飾藝術文化的探索和創造,無論是來自東西方傳統觀念還是現代設計理念的影響,都贏得了比以前更為廣泛的受眾,它在擴大設計和塑造價值觀上發揮了史無前例的作用,它刺激了人們的藝術觀,喚醒了人們藝術文化的自覺意識。總之,無論如何超現實主義從某種意義上擴展了現代服飾文化的可能性,對于推動服飾藝術的革新起著不可磨滅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關春華.論精神分析學說對超現實主義的影響[J].文藝評論,2005,(7):194~195.
[2] 范夢.西方美術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481~486.
[3] 劉穎.夏芭亥莉的衣香夢影——超現實主義與時裝的經典聯想[J].中國紡織, 2004:148~150.
[4] 陳彬.論超現實主義風格及對現代時裝設計的影響[J].流行色,2009,(9):76~78.
[5] 熊應軍.櫥窗展示設計與超現實主義[J].藝術界,1999,(3):114~116.
[6] 馮悅.談超現實亥義對時裝的影響[J].貴州大學學報藝術版,2000,(4):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