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對圖書館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作了簡單分析論述,并就如何發揮圖書館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提出了一些建議、方法。
[關鍵詞]圖書館;素質教育;學校教育
[中圖分類號]G258.6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3115(2012)14-0107-02
多年來,由于我國素質教育的不成熟、不規范,導致一方面是改革開放以來市場經濟的迅猛發展,一方面是適應市場經濟發展需要的高素質人才的嚴重匱乏。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化,素質教育研究已成為我國21世紀教育改革的重點課題。而學校圖書館作為傳承人類文化和傳播知識信息的服務中心、教學和科研的服務基地、學生的第二課堂、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輔助機構,應自覺、主動、義不容辭地配合學校教育,并承擔起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的重任。
一、中學圖書館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
(一) 中學圖書館是實踐素質教育的重要陣地
在當代科學技術迅猛發展,人類社會科學知識急劇增長形勢的推動下,對學生的素質教育不可能只依靠學校課堂教育的力量,而必須更多地動用其他教育手段。顯然,圖書館作為巨大的知識寶庫,要充分利用學校圖書館的特點優勢,更加有效地履行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的教育職能。圖書館教育是以自學為主,以個別教育為主,圖書館的大門是向每一位讀者敞開的,每一位學生都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及認識能力,自由自在地運用圖書館豐富的館藏,去吸取各自所需的知識。在素質教育中有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以求學生的個性發展,學校圖書館在這方面具有任何一個教育機構所不及的特點,這也是它與學校課堂教育的最大區別,所以,這也是學校圖書館成為素質教育重要陣地的當然理由。
(二)中學圖書館是學生素質教育的“第二課堂”
課堂教育、圖書館教育和實踐教育是學生素質教育中三個相輔相成、辯證統一的教育整體。學生在接受課堂教學后,既可以來到“第二課堂”——圖書館,鞏固在“第一課堂”上學到的知識,還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觸類旁通,選讀各種文獻資料來學習自己在“第一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從而豐富、充實和提高自己的知識結構和綜合素質。圖書館擁有非常有利的條件實施素質教育,素質教育提倡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和主動精神,注重開發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個性特長,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因此,圖書館教育形式比課堂教育更具有主動性、靈活性和廣泛性,從而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全面的提高。
(三)中學圖書館是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源泉
圖書館可通過豐富的館藏文獻資源來幫助學生鞏固和提高所學的知識,又可以使學生開闊眼界、知識互補,還可以使學生在緊張的學習之余積極地瀏覽、消遣、調節、休息。特別是今天這個信息時代,圖書館的資源更豐富、更廣泛,學生可充分利用圖書館先進的設備和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檢索查閱各種電子書、電子期刊、光盤、磁帶、聲像及網上全文資料,還可通過電子郵件或其他途徑向網上發送各種各樣的活的信息源等。
(四)圖書館是培養學生自主創新的場所
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是素質教育的具體化和深入化,是當今所需人才的重要素質,也是現代教育的靈魂。圖書館以注重個體、學生中心、自主學習為主,這大大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學生可在圖書館里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自主地學習,自由地支配時間,而圖書館里豐富、廣泛的資源也為他們提供了進行自主創新所必備的知識、信息,從而提高他們的創新能力。
(五)圖書館是培養和提升學生心理素質的機構
心理素質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知道:成長中的學生心理、生理發展迅猛,但尚未成熟,心理矛盾交織,知識經驗、生活閱歷相當有限,適應能力差,因此心理發展中易出現障礙。具體表現為:厭學、逃學,自我中心,挫折耐受力差,過度依賴,過度焦慮,情緒脆弱,攻擊性行為,人際交往障礙,孤獨與冷漠等。健康的心理素質會使學生正確地認識社會和自我,增強社會責任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因此,圖書館要和學校教育一起加強學生的心理素質教育,培養其健康的心理素質。
二、發揮圖書館在素質教育中作用的措施和方法
我國提出的素質教育就是使每個學生自信、自尊、自強,學會學習知識、獲取知識的能力,生成一種社會責任感,為走向社會打好基礎。在這些方面,學校圖書館的教育是與素質教育一致的。
(一)不斷加強圖書館的自身建設,提高館藏文獻質量
學校圖書館的服務對象主要是學生,那么,圖書館就應根據這個讀者群的年齡、知識與學歷等方面的特點,制訂圖書采購原則,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有選擇地入藏圖書,收集適合這個讀者群的不同層面的各種類型的文獻資料,但藏書結構要符合思想內容健康、質量品位高、資料豐富的原則,杜絕格調低下、思想內容不健康的資料進館。此外,圖書館定期進行讀者調查和統計,了解學生閱讀的實際需要和傾向,設法提供其所需的有關圖書資料。所以,學校圖書館一定要根據自己的性質、職能、任務和服務對象的特點組織館藏文獻資料,這是做好圖書館的一切工作的基礎,也是為素質教育提供最有價值服務工作的保證。
(二)發揮圖書館知識寶庫的優勢,做好導讀工作,提高學生的文化素質
學生正處于長知識的階段,他們求知欲強,可塑性大,接受新鮮事物快,但又比較盲目,鑒別良莠的能力有限。因此,圖書館工作者要根據這些特點,對他們進行特殊的閱讀指導。如經常舉辦一些書目推薦活動、新書展覽活動、書評活動、讀書座談會、知識競賽、專題辯論賽、有獎征文、網上知識庫查詢等活動。還可請一些知名作家、科學家、企業家、教育家等專家學者為學生做專場報告會,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啟迪他們的閱讀興趣,使他們從小就多讀書,讀好書,以掌握廣博的科學文化知識,為將來參與市場競爭打下堅實的基礎,做好充分的知識儲備。此外,圖書館還要加強學生的思想品質和文明行為的培養,為提高他們的素質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礎。
(三)利用學校圖書館信息相對集中的優勢,提高學生的處理信息素質
全國第三次教育工作會議《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明確指出:“培養學生收集處理信息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信息素質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這方面更應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筆者認為,要想學生在將來的競爭中站穩腳跟,立于不敗之地,學校圖書館就要教會學生文獻檢索能力,教會他們快速獲取信息的途徑和方法。具體做法是:第一,圖書館根據不同的學科對網絡信息資源進行挖掘、搜集、評價、選擇和整合,形成信息資源中心,為學生獲取信息提供便利。第二,圖書館要經常舉辦一些圖書情報專業知識培訓班或講座,傳授學生圖書情報知識并隨時對學生進行個別指導。第三,圖書館要成為學生獲取網絡信息資源的導航員。面對浩如煙海、良莠不齊的信息,圖書館要做好為學生“解讀”、“導讀”工作,成為他們正確獲取知識,尋覓信息的導航員。總之,通過各種方法不斷提高學生的信息素質,使其有目的有選擇地獲取信息、處理信息、運用信息乃至創新信息。
(四)組織志愿者服務和體驗讀書活動,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
面向全體學生,采取自愿形式,組織他們參加圖書館各項業務工作的實踐活動,從而鍛煉他們的管理能力。圖書館是個小社會,不僅與書打交道,也與人打交道,如何處理人際關系,使自己的工作完成得又好又快,這也是提高自身社交能力的具體內容。
此外,圖書館有針對性地開展“讀百種好書,做文明學生”讀書活動,通過活動,讓學生接觸各行各業的勞動者,體驗勞動的艱辛與價值,體驗各種社會職業作用及應具備的基本素質,了解并遵守社會規范,培養良好的個人修養,不斷感悟、積累內化為自身素質。因此,要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就必須讓他們參加必要的實踐活動,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
(五)建立一支高素質的圖書館員隊伍
在深化教育改革的今天,學校圖書館的各項工作要開創新的局面,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必須擁有一支素質優秀、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圖書館員隊伍。第一,圖書館員應具備較高的政治思想素質和較強的職業意識,認識本職工作與學校的發展、與教育的發展乃至與國家的發展的關系,熱愛圖書、熱愛讀者,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第二,圖書館員應具備較高的文化素質。圖書館是知識資源的中心,如果沒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和廣闊的文化視野,就不可能將圖書館的知識很好地提供給讀者。第三,圖書館員必須具備較強的專業知識并具備一定的理論研究素養。專業知識是圖書館員做好工作的一個必要條件,館員要熟悉和了解圖書館工作的規律和特點,熟悉圖書館的搜集、編目、目錄、藏書組織、文獻檢索、信息傳播等知識與技能,要善于研究和掌握讀者的閱讀傾向、信息需求等。因此,要發揮圖書館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一支高素質的館員隊伍是決不可少的。
蔡元培先生說過,教育不只是在學校,學校以外還有別的場所,第一就是圖書館。圖書館豐富的服務內容,先進的服務手段,特色的服務方法,對學生素質教育起著春風化雨般的作用,“潤物細無聲”。“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圖書館的事業是“根”的事業,只有根深才有大樹枝葉的繁茂。學校圖書館只有把握住新的發展機遇,才能依托資源優勢構筑起一個觀念新穎、體制靈活、結構優化、生動、鮮活的素質教育基地。
[參考文獻]
[1]杜春霞.論高校圖書館——大學生素質教育的多元化[J]. 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03,(3).
[2]關紅.新形勢下如何充分發揮高校圖書館的教育職能[J]. 高校圖書館工作,2005,(2).
[3]江琳,滿小螺.淺淡素質教育[J]. 現代中小學教育,1998,(2).
[4]劉湘霽.大學生信息素質教育與高校圖書館的作用[J]. 高校圖書館工作,2002,(2).
[5]唐曉君.解悟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J]. 中學生心理健康,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