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不落帝國金融戰》
作者:李俊辰
出版:清華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2年7月
在全球化的今天,提及世界經濟,歐元區是絕對不可忽視的因素。而要了解歐洲特別是歐洲金融系統,倫敦金融城則一定會是一個閃耀的字眼。因為,作為歐洲第一金融中心的倫敦金融城,是歐洲銀行業和歐元交易的中心,是世界通向歐洲的大門,也是歐洲走向世界的大門。在李俊辰先生所著《日不落帝國金融站——倫敦金融城的前世今生》一書中,分層次逐級深入地剖析了平方英里(Square Mile)的歷史、現狀和趨勢,并在此基礎上分析了其面臨的機遇和挑戰,更是從商業流程、金融制度等方面與中國的金融體制有機地結合了起來。每一個舉世矚目的區域或國度,必有一些享譽國際的標志性建筑或場所,譬如想到美國,就會想到華爾街,就想到如此多家的金融機構,特別是紐交所,再具體一點,就是紐交所前面的那頭牛,牛氣沖天。其實,就雕塑而言,無論是專業還是非專業人士,都可以感受到牛雕塑的不可阻擋的氣勢。為了讓人們了解倫敦金融城,首先還得有一些吸引人至少感官上讓人耳目一新的東西。作者在第一章從建筑、娛樂、機構體制等方面給出了一個精彩紛呈的畫面,也給出了很大的想象空間,得到了一個活生生的倫敦金融城的印象。既然是金融城,主題還是在金融二字,作者主要從兩個方面來介紹,一是交易所,然后是私募股權和風險投資。依舊是從歷史演變的角度,一條線講述了證券交易所的發展歷程。當然,今天的證券交易所,是更加復雜的金融機構,這就需要橫向觀察,書中對以倫敦證券交易所為中心的多層次的資本市場,給出了很大的閱讀和想象空間。寶山之上,鑲有碧玉,璀璨奪目,AIM市場無疑就是那顆明珠。對這個二板市場,書中給出了基本介紹,同時也給出了一些具體項目背景,便于讀者進行有深度的思考,實為不易。更重要的是,最后結合中國中小企業板塊的實際,引出了很多想象和思考。縱觀全書,可以看出,倫敦金融城的成功,不是因為它的先天條件是有英國這樣一個好爹娘,而是因為這是一個多元化、國際化的城市,這是一個處在自由經濟體制下的城市,這是一個小政府大市場的城市,這是一個保護商人利益的城市,這是一個擁有健全法制的城市,這是一個基礎設施完善、交通便捷、交易成本低的城市。當我們把眼光從遙遠的英吉利收回,看看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的中國金融體制,兩相對比,不禁默然。當下,改革迫在眉睫,在金融領域,過河也許并不需要自己摸石頭,因為,在這條路上,中國并不孤單,可以在借鑒和比較中前進。前進,是為了奔一個更好的未來,正如書中所說:前方必有風雨,彩虹就在那頭。
鏈接閱讀
《時寒冰說:歐債真相警示中國》
作者:時寒冰
出版:機械工業出版社
內容簡介
這是人類經濟、金融史上一次空前大危機,也是強者斗智斗勇的大博弈。
歐債危機是當今影響乃至主導世界格局、趨勢的一條帶血的主線。每一個人都越來越清晰地感受到歐債危機:對歐出口商因為歐元的貶值損失慘重,股票市場因為歐債危機的惡化跌跌不休,工業企業利潤下滑,失業率上升……人們看到了歐債危機的開頭,卻看不到它的盡頭。看懂歐債危機,不再是一種附加,而是一種必須。
它既與次貸危機密切相關,也將催生新的危機,日本和中國都在其列。未來的危機,無論何時降臨,都會與兩個字相關:債務!然后,再由此滋生出一系列的危機:貨幣危機、金融危機、經濟危機、社會危機……
本書將從全球貨幣大博弈的高度縱橫古今,俯視當前的歐債危機,為讀者講述全新的利益角逐,找到整個趨勢的真相,同時為中國的決策者、企業經營者、投資者、普通老百姓,就政策走向、貨幣保值、投資增值等方面給出重要、具體、有針對性的建議。
作者簡介
時寒冰
字暖之,70年代生人。工商管理博士。著名經濟趨勢研究專家,曾任《上海證券報》評論主編、首席評論員等職,2012年起專職做趨勢研究。2011年起,受聘于上海交通大學擔任兼職教授,同時擔任上海復旦大學、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總裁班授課教師。
十多年來,潛心做趨勢研究,建立“利益分析法”體系,對經濟趨勢有著驚人準確的判斷。其博客訪問量在經濟學人中排名全國之首。他站在民生的角度研究經濟問題,一直為民生呼吁,提出了許多推動民生改善的可行性建議。同時,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累計資助貴州、河南等地200多名貧困孩子讀書,向云南旱區農民和旱區小學捐建水窖,向河南艾滋村小學捐建多媒體圖書館等。
兩本著作《時寒冰說:經濟大棋局,我們怎么辦》(2011年,含中國臺灣繁體字版)和《中國怎么辦:當次貸危機改變世界》(2009年),對趨勢的預言一一應驗,分別成為中國最受歡迎、影響最大的經濟類圖書之一。
2010年12月,被中國網民公推為“中國互聯網九大風云人物”之一。2011年,獲中國證券市場20年最具影響力財經傳媒人獎。2012年1月,獲得中國《出版人》“年度作者”大獎。
《現在,我們接管世界》
作者:姜得祺,張鷗
出版:江蘇人民出版社
內容簡介
這是唯一一本全方位解密Facebook商業秘密及馬克·扎克伯格成功幕后的書:這個大二輟學的80后,曾經的“社交障礙者”很早便意識到心理學知識與互聯網技術的結合能爆發出無窮的力量,因而創造了基于人類溝通需求的社交網站。激情澎湃的創業精神,智慧傳奇的融資經歷,大膽開放的用人策略,深度挖掘的贏利模式,最終成就了這個聚合世界的社交網絡帝國。從一無所有到億萬富豪,僅僅只用了8年時間?這到底是瘋狂,還是必然?
作者簡介
馬克·扎克伯格(Mark Elliot Zuckerberg),1984年5月14日出生在紐約,是牙醫和心理醫生的兒子,猶太人,哈佛大學心理學專業肄業生,全球最大的社交網站Facebook創辦人,被人們冠以“蓋茨第二”的頭銜,是歷來全球最年輕的自行創業億萬富豪,凈資產超過180億美元。2012年2月,Facebook向美國證券監管機構提交IPO申請,估值最高達到1600億美元,創下互聯網歷史上的IPO記錄,Facebook的IPO交易估計將是美國企業史上最大IPO交易之一,上市后將造就千名百萬富翁并給風投帶來巨額回報。
《練就職場功夫熊貓》
作者:申晨
出版:人民郵電出版社
內容簡介
積小步,成千里;“微”夢想,“博”未來!
職來職往天然呆、自然萌、最厚道、最溫柔的職場達人申晨來了!他用寬厚的肩膀為你搭起一座橋,用自己的十年磨礪告訴每一個初涉職場的人——從學校走向社會,面對鋪天蓋地而來的各種“擠壓”,你要扛得動、擔得起、經得住、吃得消,才能從一個被人呼來喝去的熊貓阿寶變身職場功夫熊貓!看申晨走過的足跡,選對路、找對點、用對心,你也可以!
作者簡介
申晨,微博老申,人稱“職場功夫熊貓”
新浪微博高級人力資源經理
媒體評論人及專欄作者,新浪微博非官方推廣人。
不靠譜作家及靠譜職場節目《職來職往》嘉賓。
在職場摸爬滾打10余年,曾在富士康、中國電信、中國移動打拼,自封“五胡居士”。非五湖四海之五湖,實為胡吃海塞、胡攪蠻纏、胡里八涂、胡說八道、胡思亂想之“五胡”也。總結人生為“讀書、寫書、吃葷、念佛”。
《信用戰:全球歷史演進元規則》
作者:張捷
出版:山西人民出版社
內容簡介
信用戰爭是推動全球歷史演進的潛規則,全部人類社會演進的歷史,就是一部建立信用體系、信用體系博弈、維持信用體系和博弈信用體系位置的斗爭史。金融危機大勢下,“貨幣戰爭”成了熱炒的概念,但是貨幣只不過是世界經濟棋局當中的一個側翼,各方博弈的真正核心,是世界的信用體系。信用戰爭是比貨幣戰爭內涵和外延更廣泛、更具歷史決定意義的終極元規則之戰。
在現代的世界格局中,信用戰爭的主角是政權、金融和宗教力量,而總結和金融資本的力量已經對于國家主權形成制衡,宗教和金融資本力量的聯合完全可以讓一個大國獨立,也可以讓一個超級大國解體,主權國家之間較量的終極形式則從摧毀對方的有形物質實體變成打擊對方的信用。
西方信用社會的罩門在于其社保體系,社保體系是西方人生存的信心來源,也是西方最大的信用體系,如果這樣的體系破局,將對于西方社會造成顛覆性的影響。而西方進行信用戰爭的利器則是信用評級體系,西方全球霸權首先體現在全球信用評級霸權上。
評級體系是整個信用體系當中的制高點,信用評價權則是西方霸權的核心,認識評價霸權以及其中的不平等,是認識世界信用體系的關鍵點之一,而支撐美國評級霸權的,是巴塞爾協議。
面對西方信用霸權,中國未來需要做的就是定向寬松,把寬松的利益留在國內而不是給外來熱錢方便,是要配合人民幣國際化的海外戰略而不是被海外輿論所綁架。在金融全球一體雪花的今天,國家的貨幣政策要有全球博弈的視野和全面系統的思維。
作者簡介
張捷:畢業于中國科技大學,金融、地產、媒體投資人,律師、資深學者、時事和財經評論人,出身名門世家,家學淵源深厚,有豐富的歷史智慧傳承,多個領域的資深從業經歷,有多篇文章影響了中國的政策走向,著有《霸權博弈》、《資源角逐》、《漲價的世界》、《房勢》等多部著作。
《市場的邏輯(增訂本)》
作者:張維迎
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內容簡介
什么是市場?市場就是好壞由別人說了算、不由你自己說了算的制度。市場的基本邏輯是:如果一個人想得到幸福,他(或她)必須首先必須使別人幸福。市場的這一邏輯把個人對財富和幸福的追求轉化為創造社會財富和推動社會進步的動力。此書為《市場的邏輯》的增訂版,作者在原有基礎上增加了4篇文章,更深入闡述了市場的邏輯對于現實中國的重大意義。在這一特殊時期,再次強調了改革的重要性。
作者簡介
張維迎,1959年生于陜西省吳堡縣。1982年獲西北大學經濟系學士學位;1984年獲碩士學位,同年進入國家體改委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所,直接參與了對中國經濟改革政策的研究;1990年9月入牛津大學讀書;1992年獲經濟學碩士學位;1994年獲博士學位;1994年8月回國到北京大學任教。
現任北京大學經濟學教授,北京大學市場與網絡經濟研究中心主任。主要著作包括:《企業的企業家-契約理論》(1995),《博弈論與信息經濟學》(1996),《企業理論與中國企業改革》(1999),《產權、政府與信譽》(2001),《信息、信任與法律》(2003),《大學的邏輯》(2004),《論企業家》(2004再版),《產權、激勵與公司治理》(2005),《競爭力與企業成長》(2006),《價格、市場與企業家》(2006),《中國改革30年》(2008)等。另有數十篇中英文學術論文在國內外權威期刊發表。2011年,因對雙軌制價格改革理論的貢獻獲得“中國經濟理論創新獎”。
《經濟為什么會崩潰:魚、美元與經濟學的故事》
作者:[美]希夫
翻譯:胡曉姣
出版:中信出版社
內容簡介
如何對經濟領域的各種細節和現象進行整體性分析,這是一項艱巨的任務——特別是在很多專家似乎不可能承擔這項任務時,它便顯得尤為艱巨。但是,當你開始切實接觸到經濟學的基本要素時,就會發現這項任務比你想象的容易得多。《經濟學原來這么簡單!》一書運用插圖、幽默口吻以及講故事的平實手法,將經濟學從高不可攀的架子上取下來,放回到廚房的餐桌上,它本就該屬于那個地方。
這個關于魚、漁網、存錢、借錢的故事揭露了全球經濟對話中暗藏的眾多漏洞。希夫兄弟以機智幽默的手法闡釋了經濟增長的根源、貿易、儲蓄及風險三者的重要性,滯漲的根源、利率的影響及政府的刺激機制、消費信貸的破壞性本質等問題。兩位作者還談及其他許多經濟原則問題,這些問題經常被討論,卻常常被誤解。
這究竟是一本什么樣的書?竟然能激起這么多人的閱讀狂潮?想弄明白,還是翻開讀一讀吧!
作者簡介
彼得·D·希夫,著名經濟學家,暢銷書作家,其著作《美元大崩潰》成為超級暢銷書。本書是他與弟弟安德魯·希夫首度合作,安德魯·J·希夫是經濟學與融資學方面的知名專家。
彼得·D·希夫和安德魯·J·希夫的父親歐文·希夫曾經在20多年前出版了類似版本著作,當時就成為風靡美國的經濟學普及讀物。新版本《經濟如何增長,為什么會崩潰》更是以勢不可當之勢成為全球讀者熱心追捧的超級暢銷書,自出版以來已經雄踞亞馬遜暢銷圖書排行榜達60多個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