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這個詞大家平時說得很多,但我們其實也明白這是一個很專業、很復雜的事情,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好的。不過,任何事物都可以化繁為簡,尋找一個盡量簡單、直接的解決途徑。我們在平時的工作中,大量接觸到客戶的理財做法,不妨在這里分享一二,對理財感興趣但還沒行動的朋友可以從這些最簡單的步驟或方法開始。
第一步,獨立賬戶是開始。去銀行建立一個獨立的理財賬戶,這個賬戶最好與您的貸款還款、日常花銷、大宗購置等分開,它的功能就是真實、完整的記錄個人及家庭的整個理財過程。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這個賬戶的建立,讓自己的家庭資產之間得到有效的隔離和梳理。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講,建立理財獨立賬戶,就是讓自己在意識和行為上都正式開始理財。理財知識和經驗的積累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只有有了這種意識,才會去關注市場上正在發生的行為,才能讓自己在過程中不斷的學習和了解。
第二步,投資是進行時。投資是理財的重要組成部分,渠道和方式有很多種。每個人應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經濟基礎、風險偏好和對未來預期來進行投資,而這些不同,也將直接影響到個人的投資選擇和決策。從目前實際情況看,投資決策方式就是兩種:一種是自行操作,比較常見的是股票投資;第二種是通過專業機構即專業人員進行理財,如銀行、基金、信托以及獨立的財富管理機構等,這種方式的優勢在于能彌補自己在時間、精力以及經驗方面的不足。以我們長期的經驗看,市場上真正能稱之為“神人”的少之又少,結合自己的情況,多找上述專業機構進行咨詢和溝通,是比較理想的選擇,畢竟投資是決定理財成效的關鍵所在。
第三步,保障是將來時。最好的保障來自于持續的家庭主要收入來源,這是家庭長期生活品質的保障。還有一種保障就是大家通常所說的保險產品。一說保險,大家可能會說,保險應該不算理財,其實不然。保險最大的功能就是風險轉移,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在風險發生的時候,能最大程度的保存實力,渡過難關。所以換一個角度來看,保險就是用現在的小錢,保障將來的生活品質不發生大的改變。
每個人的社會生存都需要有安全感,希望自己能夠一直富裕下去,早日實現財務自由。然而,這個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最近見到很多從來不打理自己財產的朋友,我都會告訴他們,在銀行設個獨立理財賬戶,買點貨幣基金,別讓錢全趴在活期上,買一份人身意外保險,等等。這些都是最簡單、最安全、成本最低的理財方式或產品。我如此忠告朋友,就是希望他們能夠有這種理財的意識,其實理財并不復雜,不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