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德的籃球序曲
1932年7月18日,雷德科爾在芝加哥出生。當時芝加哥的籃球運動氛圍并不像今天這樣濃烈,所以科爾最初從事的運動并不是籃球,而是足球。
不過,在芝加哥的蒂爾登技術學院讀高中的時候,科爾一年內猛長了35厘米,身高達到2.10米,于是科爾放棄了足球,開始打起了籃球。在進入學校籃球隊的第一年,科爾就幫助學校奪得1950年城市錦標賽冠軍。
在伊利諾伊大學期間,他繼續神奇的表現,幫助學校籃球隊贏得了1952年NCAA“大十聯盟(Big Ten)”的冠軍,不過在NCAA最終的四強賽中,輸給了圣約翰大學。在比賽中,科爾一手精湛的勾手投籃技術吸引了錫拉丘茲民族隊老板丹尼貝爾斯文的注意。
鐵人生涯
1954年,民族隊老板丹尼貝爾斯文在第一輪第六順位選中了科爾,不是因為科爾的風度或者魅力,而是因為球隊需要一個中鋒。
1954-55賽季,作為新秀的科爾在民族隊雖然場均只有21.2分鐘的上場時間,但是他能為球隊貢獻10.2分和6.6個籃板,而且還為民族隊貢獻了歷史上惟——座總冠軍獎杯。此后,科爾在民族隊連續8個賽季得到場均兩雙的數據。直到他退役時,他的個人職業生涯的場均數據依舊保持兩雙。
提到科爾在NBA的成就,另一個引人注目的方面是他保持了一項“藍領”紀錄長達17年之久。在科爾的12年職業生涯中,有11個賽季,科爾沒有落下任何一場比賽。到最后一個賽季的時候,他已經33歲,這個年紀對于現在的NBA球員可能不算什么,但是在早期的NBA,33歲的科爾已經算作“老年”了。曾和他一起在民族隊效力的隊友保羅西摩已經成為他的主教練。
科爾的“鐵人”紀錄最終停止在844場比賽。這一NBA最長出場次數的紀錄一直保持到1983年才被效力于勇敢者隊的蘭迪史密斯打破。
許多人可能知道科爾保持了連續最長出場次數的紀錄長達17年,但是很少有人知道紀錄終止背后的真實故事。事實上,比紀錄的長度更不同尋常的是紀錄結束的方式——根本沒有任何理由。
科爾職業生涯最后一個賽季是在巴爾的摩子彈隊,保羅西摩正好是子彈隊的主教練。西摩認為科爾的連續出場紀錄分散了大家的注意力,所以沒有任何理由的,子彈隊教練組決定科爾不能在1965年11月6日與波士頓凱爾特人的比賽中出場。要不是因為人為原因不得不結束這一紀錄,科爾連續出場的紀錄或許可以達到914場。不過總的說來,科爾還是非常完美地結束了個人的職業生涯,在12個賽季中有11個賽季他都是作為球隊的絕對主力。
科爾并沒有后悔紀錄的終結,他只是討厭以這樣的方式結束了紀錄。事實上,科爾的妻子貝特西比他更氣憤。他說:“貝特西想要對著西摩的鼻子狠狠地打上一拳。”
“菜鳥”主教練
功成名就后,科爾并沒有離開籃球。
職業生涯最后一個賽季在子彈隊效力的時候,子彈隊向科爾表示希望他留下來擔任球隊的主教練。但同時,另外一支球隊也向科爾拋來了橄欖枝,那就是1966年獲準成立的新軍芝加哥公牛隊。
在公牛隊成立之前,芝加哥曾經出現過牡鹿隊、包裝工隊和風隊,只可惜這些球隊不是最終解散了,就是遷到其他城市去了。“我想這將是我回到家鄉的一次非常好的機會。”科爾說,“我想嘗試著在芝加哥做一些別人失敗了的事情,讓球迷們重新看到希望。”
面對子彈隊的挽留,科爾最終還是拒絕了。“當我打球的時候,我就希望能夠去一支在芝加哥的NBA球隊,所以我告訴子彈隊,不管怎么樣我都會離開的,最終他們決定了。”科爾說。
作為一支新軍的“菜鳥”主教練,科爾來到芝加哥后,遇到的第一難題就是人們的懷疑和不屑的眼光。當時有人問圣路易斯大學籃球隊的主教練里奇古林,公牛隊將會拿到多少勝利,古林的答案是“將不會超過10或者12場”。
科爾把古林的話帶到公牛的更衣室,在經過一番添油加醋后,科爾鼓勵起他的隊員。他告訴鮑勃布澤爾要把自己想像成籃球場上最好的得分手,告訴杰里斯隆要相信他自己能夠在比賽中防得住任何人,告訴蓋伊羅杰斯要把他自己當成聯盟頂級控球后衛,還告訴埃爾文穆勒要把自己看成一部籃板機器。
在科爾的幽默和循循善誘下,一群年輕又極具天賦的新秀們發生了變化。最終公牛隊在第一年就贏下了33場比賽,闖進季后賽,并且殺進西部半決賽。這大大出乎所有人預料,包括科爾自己。“那實在是一個非常大的驚喜!”科爾說。
因此,盡管當年76人隊取得了68勝13負的常規賽最佳戰績,而且最終贏得了總冠軍,但是在“年度最佳教練”的投票中,工作做得非常成功的76人主教練亞歷克斯漢納姆還是輸給了科爾,所有人都認為科爾比漢納姆更加出色。科爾后來回憶說:“看起來這有點諷刺,因為當我還在民族隊打球的時候,亞歷克斯就是我的主教練之一,不過這也挺有意思的。”
在公牛呆了兩個賽季之后,盡管第二個賽季科爾仍然帶領公牛隊闖進西部半決賽,但是與科爾長期不和的公牛隊老板迪克克萊因還是炒了他。不過這也使科爾再一次和一支新軍掛上了鉤,這次是太陽隊。只可惜這次沒有像在公牛隊那樣幸運,1968-69賽季,太陽隊的第一個賽季只取得了1 9勝的戰績。1969-70賽季,當太陽隊以15勝23負的戰績開始新賽季后,科爾被解雇了。他的教練生涯也就此結束了,他和籃球的故事開始了第三部分的演繹。慧眼總經理
上個世紀70年代初,從太陽隊主教練位子上下來的科爾加入了ABA聯盟的弗吉尼亞紳士隊,開始擔任球隊的總經理。在擔任球隊總經理的時間里,科爾簽下歐文和格文。再后來,歐文和格文相繼進入名人堂時,很多人開始夸起了科爾——“慧眼識英雄”。
1971年,在科爾的努力下,紳士隊簽下了歐文,使得球隊一下子成為最有前途的俱樂部。緊接著,第二年科爾又簽下了格文。科爾簽下格文還是一個非同尋常的故事。
在東密歇根大學就讀期間,格文在參加一場比賽的時候,用拳頭重擊了對方的球員。這也引來災難性的后果,格文被處罰在接下來的整個賽季禁賽,并且最終被開除出了球隊。離開東密歇根大學后,格文加入了“東部籃球聯盟”——一個相對比較成功的次級聯賽。那段時間,格文每個月只有500美元的工資。
一個晚上,科爾現場觀看了格文的比賽。那場比賽中,格文獨得50分,賽后科爾把格文帶到弗吉尼亞試訓I。并且在還沒有看過格文完整地打完一場比賽后,就和格文簽訂了合同。
試訓前,科爾帶著格文來到球館。兩人坐在觀眾席上,突然格文問了一句:“為什么紳士隊不投更多的三分球呢?”科爾告訴格文說,那是因為三分球命中率低。比賽結束后,格文二話不說,直接走到球場,只見他快速地在三分線外不停地出手,20投18中。
這時,科爾只說了一句話:“喬治,讓我們確認一下你合同上的油墨干了沒有。”
盡管科爾的一生在籃球領域里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但在球迷的腦海中,印象最深刻的恐怕還是他過人的才智和幽默的話語。最終,科爾回到了芝加哥做了一名評論員,在這個位置上一干就是30年。
大個廣播員
1969-70賽季中途結束太陽主教練的工作后,科爾就已經開始涉足一些廣播工作,當時他和亨德利搭檔。有一次太陽隊在與雄鹿的比賽還有7秒時落后1分,此時亨德利問科爾:“噢,科爾,還有7秒鐘,你會怎么做?”
“該死,亨德利,我要是知道的話,我就不會和你坐在這兒一起評論比賽了。”科爾的回答讓亨德利愣了好一會。
此后科爾暫停了廣播員的工作,直到1975年。有一天,當時作為公牛隊業務經理的科爾正坐在評論席邊上觀看比賽。在中場休息的時間,比賽解說員吉米達勒哈姆把麥克風遞給了科爾,問了一些關于比賽的問題,科爾幽默的評論引起了達勒哈姆的注意。此后,達勒哈姆經常對科爾說:“嘿,科爾,把麥克風扣上。”
你一句我一句,科爾就和達勒哈姆聊開了。再后來,電視臺就問科爾是否想要在比賽中場休息的時間做一個評論的節目——“科爾角”。科爾認為它可能會很有意思,就一口答應了。就這樣,科爾開始了籃球廣播員的生涯,而且一干就是30多年。
科爾的幽默給他的廣播工作加分不少。有一次,兩米多高的科爾和身材相對矮小的達勒哈姆在一次室外活動的時候被球迷問道:“你倆在電視里怎么看起來一樣大呢?”科爾想都沒有想就說:“這個容易,以后我讓達勒哈姆坐在我大腿上就可以了。”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芝加哥人,科爾總是喜歡說:能作為一個芝加哥人,并且永遠呆在這里,他是一個幸運的人。在芝加哥球迷的心里,能夠認識科爾也是多么幸運的一件事!
“飛人”的鎂粉
球迷經常可以看到詹姆斯把鎂粉往空中一拋的動作,展現其君臨天下的氣勢。要說這個動作真正的鼻祖可不是詹姆斯,而是邁克爾喬丹。每場比賽之前,他都會例行公事般地在科爾的面前拍一拍雙手,讓松香粉飄落在科爾的身上。
在喬丹籃球生涯早期一場季前賽,比賽在印第安納州加里市舉行。當時,比賽場館里沒有空調,于是工作人員就把一些強力的風扇搬到了場館。比賽開始前,穿著黑色運動衫的科爾來到場邊的解說臺坐下,在桌上放了一杯黑咖啡。
上場前,和其他球員一樣,喬丹也在手上灑了松香粉,然后拍了拍手。而風扇的風剛好把揚起來的松香粉吹到了科爾的位子,松香粉不僅滴落在科爾的身上,而且還落進了咖啡杯里。因此不僅科爾看起來很狼狽,桌前那杯黑咖啡也像是加了層奶油。于是科爾就叫了起來:“哇,啊!這都是什么東西!”聽到叫聲,喬丹走了過來,看了看后,大笑了起來。到了第二天的比賽,喬丹特意走到科爾的面前拍手,讓松香粉飄落在科爾的身上。這個動作以后也成為喬丹在比賽前的習慣動作。因此,在喬丹的比賽里,只有那些粉塵完全落在科爾的頭上,比賽才真正的開始。
當然,科爾也試圖“反抗”過,比如他帶來雨傘,當喬丹“例行公事”的時候,科爾就撐起雨傘。有一次,科爾甚至給自己戴上了一個防毒面具。有人送給科爾一個帶有電池風扇的帽子,告訴他只要一按開關,風扇的風就會把粉塵吹回喬丹的臉上。其實科爾并不是想反抗,只是希望用這些舉動逗樂觀眾。
科爾和喬丹的關系一直都非常好。“我們經常在一起聊天,天南海北地聊。”喬丹回憶道。1989年,科爾出版了《閑談公牛》一書。在書的開始,科爾也寫道:我一直做著世界上最偉大的工作,我可以一整年觀看喬丹打82場比賽,而且公牛還付給我報酬去談論他。
當喬丹退役后,有人問:“科爾,你最想念喬丹什么?”
“錄像。”科爾說。
功成名就
2009年2月10日,公牛主場對陣活塞,聯合中心有點奇怪。按規矩,他們的主場球服是白色的,可是當場比賽公牛隊員都穿上了紅色的客場球服。不僅如此,這場普通的常規賽,場邊卻大腕云集,喬丹和皮彭兩人也身在其中。顯然,這些大腕不會為了一場普通的常規賽云集于聯合中心。那究竟為了什么呢?
這些大腕大駕光臨都是為了一個人,他就是當晚的主角,傳奇的廣播員雷德科爾。公牛隊員特意穿上客場的紅色球服也是為了向這位傳奇的廣播員科爾致敬。
在比賽的中場休息時間,公牛隊為科爾舉行了銅像揭幕儀式,以表彰他為公牛隊做出的貢獻。現役美國總統奧巴馬和NBA總裁斯特恩都通過錄像傳達了敬意和祝福。而到場的嘉賓喬丹、皮彭以及公牛隊老板杰里勞斯多夫、太陽隊老板杰里科朗杰洛和名人堂成員多爾夫謝伊斯也都紛紛上臺講話,向科爾表示感謝和祝賀。
“科爾是公牛隊的面子,一些人可能會說是邁克爾喬丹或者杰里斯隆。但是對于我來說,他是科爾。”儀式前接受記者采訪時,喬丹說,“科爾對我來說意味著許多,我喜歡這男人,所以我必須回來,向他表示祝賀。”
由于得了前列腺癌,已經76歲的科爾行動有些遲緩,儀式開始前,他坐在一個輪椅上被推進場地。除了擔任公牛隊建隊時的第一任主教練之外,從1975年開始,他還擔任公牛隊的廣播員長達30多年。在公牛隊從1966年建隊至今43年的時間里,其中有35年的時間,科爾都是公牛隊的一部分。
“科爾,我認為你一直都能夠聽到這兒所有的人都非常愛你,我也同樣愛你。同時,我在這里還代表籃球名人堂,給你頒發2009年約翰邦恩終身成就獎。”科朗杰洛說,這個獎是為了表彰科爾作為球員、主教練、管理者和廣播員,在NBA超過50年的生涯里所做出的貢獻。
此后皮彭和喬丹也上臺講話。在喬丹講話之前,他還“例行公事”帶了一些松香粉上來,像以前在公牛隊比賽前一樣,在科爾的面前拍了拍手,讓松香粉落到科爾的頭上。
出生于芝加哥的奧巴馬從白宮發來對科爾的祝賀,他說:“作為公牛隊的球迷,我花了很長時間聽他在場邊為公牛隊的沉浮而歡呼和悲傷。謝謝你,科爾,我們愛你,并且我們都非常感激你。”
而斯特恩也表示了對科爾的感謝,他說:“謝謝你為我們所做的所有事情。我等不及想看見你的銅像了。”隨后,公牛隊揭開了科爾的銅像,公牛隊總經理約翰帕克森說:“科爾的銅像將永遠展放在美航中心。”
一周之后,科爾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