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產母豬外陰水腫病是指妊娠母豬在臨產前2~7天,出現以外陰部腫大、乳房嚴重下垂為特征的疾病。此病有逐年增多趨勢,預防與處置不當,會導致母豬無乳或仔豬因母豬難產而死,母豬淘汰率上升。
1. 病因
母豬特別是后備母豬體內激素代謝出現異常、懷孕中后期便秘和飼料中玉米的赤霉烯酮含量過高等。
2. 癥狀
母豬臨產前2~7天,兩側陰唇充盈腫脹,小如兩瓣春桃,大如兩個拳頭,用力按壓水腫部位,可以出現一凹陷,難以復原。嚴重時,因母豬陰部碰擦欄桿或墻壁,很容易造成陰戶破裂,腫脹流血,嚴重時感染變黑,壞死。在這種情況下,母豬的陰道黏膜和子宮頸黏膜也會充血水腫,母豬易難產,同時乳房下垂嚴重并無乳。
3. 防治
在母豬懷孕期特別是懷孕后期要適當運動,促進胃腸蠕動,減少便秘發生;在懷孕前期和中期每噸飼料添加1千克“泌乳進”(母豬專用繁殖生理調整營養劑),懷孕后期和泌乳期每噸飼料添加3千克“泌乳進”,可有效預防母豬懷孕中后期水腫,解決母豬懷孕期便秘,還可以促進母豬產后泌乳。為了減少飼料原料中霉菌毒素尤其是玉米赤霉烯酮對母豬的危害,在母豬飼料中需添加霉菌毒素吸附劑如“百安明”、“霉衛寶”等。對已經發生水腫病的臨產母豬,可采用蘸有50%硫酸鎂的小毛巾或紗布進行熱敷,然后用“歐克1號”(主要成分為聚維酮碘、醋酸、植物提取液)噴灑,每天上午、下午各1次,連續3~5天;或用37℃左右溫開水,放入幾滴潔爾陰洗液,先用洗潔管吸滿水往陰道里面送,讓其慢慢從里面流出來,連續幾次,然后再清洗外陰與陰道口。
(作者聯系地址:遼寧省丹東市振興區二經街50號丹東市畜牧獸醫局 郵編:11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