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采用發酵床的規模養豬場,每天產生大量糞尿以及沖洗污水,如果不進行科學處理,不僅危害豬的健康,降低生產水平,而且會嚴重污染周邊環境,造成畜產公害。本文簡要闡述豬場糞污的危害與減量化排放、無害化處理技術。
一、豬場糞污的危害
豬糞尿及其有機物分解后,可產生多種惡臭物質,其中大多對人、畜有毒性和刺激性,易引發呼吸道疾病和眼病。豬糞尿中的大量細菌、病毒、寄生蟲等病原微生物,使生活環境中病菌種類增多,菌量增加。豬糞中有毒有害成分滲透到地下水中,使水的溶解氧減少,有毒有害成分增多,嚴重時使水體發黑、變臭而失去利用價值。豬糞尿中藥物殘留不僅是動物細菌耐藥性向人類傳遞的重要途徑,而且有的有很大毒性。豬飼料中的2/3左右氮、磷通過糞尿排泄,大量進入水體后會使藻類等水生植物大量繁殖,導致其他水生生物死亡。通過糞尿排出的還有大量銅、鐵、鋅、砷等礦物質元素,不僅污染環境,而且破壞土壤質地和微生物結構,影響農作物產量和養分含量。
二、減少豬場糞污排放量的措施
1. 以理想蛋白質模式配制飼料,降低氮的排泄
飼料在豬的消化道內可因微生物的腐敗分解而產生臭氣,沒有消化吸收的部分排出體外被微生物降解也產生臭氣,糞污越多,產生的臭氣越多。因此,提高日糧的消化率,減少干物質(特別是蛋白質)的排出量,是減少污染物排放的有效措施。豬場應根據豬的營養需要與飼料原料營養價值,以理想蛋白質模式和可消化氨基酸含量為基礎設計飼料配方,從而提高配方的準確性,降低飼料成本,減少未消化蛋白質的排出。
2. 減少磷和重金屬元素的排泄量
有關研究表明,在日糧中添加植酸酶,可以顯著提高豬飼料中植酸磷的利用率,從而降低日糧中無機磷的添加量,減少磷的排泄量;在日糧中應用氨基酸螯合微量元素添加劑,可以防止金屬元素被吸附在有礙元素吸收的不溶膠體上,從而使金屬離子的排出量減少。
3. 合理使用藥物,減少藥物殘留
對豬進行藥物保健時,應嚴格控制用藥劑量和療程,并可利用中草藥取代部分抗生素,或添加蓋生素、糖萜素等,以減少抗生素和磺胺類藥物的排泄量。
4. 合理加工日糧,提高飼料轉化率
豬飼料粉碎粒度控制在700~800微米之間,可以增加單位體積養分的含量和消化率,提高飼料轉化率,使糞便中干物質排放量減少1/3。
5. 增加豬場綠化面積,改善大氣環境
豬場一般應在上風向種植5~8米寬的防風林,在場界周邊種植喬木和灌木混合林帶,在場內外道路兩旁與豬舍之間種植樹冠整齊的喬木或亞喬木1~2行,在豬舍墻外種植藤蔓植物,在裸露的地面種草、種花、種菜。據有關研究報道,豬場綠化、美化良好時,通過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減輕熱輻射80%,冬季風速降低75%~80%,有毒有害氣體減少25%,惡臭減少50%,塵埃減少35%~65%,細菌數量減少20%~70%,還可消除和減少噪聲,使豬場員工心情舒暢,工作效率提高。
三、豬場糞污無害化處理技術
1. 豬糞尿的資源化利用
一是直接利用。建設規模豬場時,可根據土地(包括果、林、菜、糧地)消納豬糞的數量確定飼養規模,讓鮮糞在土壤中進行分解;還可以通過配方輔料改變豬糞碳、氮比例,使之成為適宜生產食用菌的養料。另外,鮮豬糞還可用于田間無水工廠化養殖水蚯蚓,利用水蚯蚓這種高蛋白餌料養殖名貴水產品,如黃鱔、鰻魚、胭脂魚等,形成“豬-豬糞-名貴水產品-浮游生物-鰱、鳙魚”循環生物產業鏈,從根本上解決豬場糞污問題。二是間接利用。①生產腐熟堆肥。通過生產腐熟堆肥既可消除污染源,還可產生有機肥,創造經濟效益。腐熟堆肥法主要是通過控制水分、酸堿度、碳氮比、溫度等各種環境條件,使好氣微生物分解豬糞中各種有機物,并使之達到礦質化和腐殖質化的過程。②生產沼氣。豬場糞尿通過固液分離后,其污水中的含碳有機物可通過厭氧微生物分解,產生可燃性氣體混合物,即沼氣。沼氣可做燃料、用于照明,也可做分娩舍、保育舍加溫的能源,還可發電。沼氣發酵后的沼渣可做肥料。
2. 污水的凈化處理
①氧化塘處理法。該法是利用天然水體和土壤中的微生物、植物和動物的活動來降解水中有機物的過程。豬場可根據污水排放量的多少,利用適當面積的氧化塘,通過沉淀和凈化后再排放。一般有如下幾種處理方式:一是厭氧塘處理。污水中的有機物在厭氧菌作用下被再次分解產生沼氣,沼氣將污泥帶到水面,形成一層浮渣,以保持水溫和阻止光合作用,維持水體的厭氧環境,逐步凈化水體。二是曝氧塘處理。曝氧塘是指在水面安裝人工曝氣設備的氧化塘。曝氣塘水深3~5米,塘內種植水浮蓮、水葫蘆等水生植物,水中有溶解氧,由好氧微生物進行凈化降氨處理。三是好氧塘植物消化。好氧塘水深0.2~0.4米,陽光透至塘底,塘內生長藻類,菌藻共生,藻類的光合作用可向水體提供氧氣,水面大氣也可向水體供氧。塘中的好氧菌在有氧環境中將有機物轉化為無機物,從而使廢水得到凈化。四是兼性塘處理。兼性塘水深0.6~1.5米,水體上層含氧量高,中層和下層含氧量低。池塘上部水層有藻類生長,藻類進行光合作用產生氧氣,使上層水體處于好氧狀態;而在中層和下部,由于陽光透入深度的限制,光合作用產生的氧氣少,大氣層中的氧氣也難以進入,使水體處于厭氧狀態。中層為兼性區,由兼性微生物起凈化作用。下層為厭氧區,沉淀污泥在塘底進行厭氧分解。
②復合生物反應器處理法。此法是將沼氣池流出的污水經水解調節池處理,使其有機物降解80%以上,然后再經高效生物反應器作深度處理(即二級生化處理),使污水進一步脫磷、脫氨,最后經集水沉淀池沉淀后,基本能做到達標排放。復合生物反應器處理技術工藝流程由武漢華海環保工程有限公司設計,各省級環保部門也能進行同類處理設備的設計和施工。
(作者聯系地址:湖南省湘鄉市畜牧水產局 郵編:41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