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春葉測產 正確估測桑葉產量,可以合理確定養蠶數量,做到葉蠶平衡。估產過低,訂種不足,浪費桑葉;估產過高,蠶兒食桑葉不足,蠶繭質量差,影響經濟效益。
2. 做好養蠶前的消毒與準備工作 先對蠶室、蠶具及周圍環境進行徹底打掃和清洗,再進行藥劑消毒。蠶室、蠶具可用漂白粉液、石灰漿噴、灑、刷,然后再用消毒散熏煙;周圍環境可用漂白粉液噴灑,或撒石灰粉消毒。
3. 堅持小蠶共育 “養好小蠶一半收”,可見小蠶期飼養技術要求較高。將蠶農的蠶種集中到一起,便于補催青,提高孵化率;利于創造良好的飼育環境,搞好消毒防病。小蠶集中共育省工、省本、省桑葉,而且便于技術人員進行技術指導。
4. 采用增葉措施,提高桑葉產量 采用迦姆豐收植物增產調節劑、尿素、過磷酸鈣等噴施桑葉進行根外追肥;3齡開葉前,摘取新梢的嫩芽,促進頂端幾片葉盡快成熟,提高產量和葉質;先采三眼葉,后采新梢葉。三眼葉成熟早,在5月15日前已基本成熟,之后主要是新梢葉的生長,所以生產上1~4齡先采三眼葉,可以起到明顯的增產和提高桑葉質量的作用。
5. 做好大蠶期的管理 大蠶期要注意通風排濕,良桑保食;在消毒防病方面,要堅持給桑前、除沙后用消毒水徹底冼手,蠶座上勤撒石灰粉、焦糠等保持清潔干燥;勤除沙,病死蠶不可亂丟,要集中用石灰粉處理;同時,大蠶期還易發生蠅蛆病,要按規定添加滅蠶蠅進行防治。
6. 選用優良蔟具,加強蔟中管理,提高繭質 目前最好的蔟具是方格蔟。選用方格簇可以明顯提高繭質。為了提高入孔率,降低濕度,可采用方格簇室外預掛,待排盡尿后蠶繭成形再將蔟移進室內,開放門窗,形成對流,增強排濕效果,提高繭質和經濟效益。
(作者聯系地址:吳 芹 江蘇省鹽城市鹽都區郭猛鎮林業技術推廣服務站 郵編:224014;吳士平 鹽都區郭猛鎮供銷社莊稼醫院 郵編:224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