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流行的禽流感多為溫和型,血清亞型為H9N2。H9病毒屬于低致病力、低致死率的亞型流感病毒。雞群發病后,其死亡率和損失程度與繼發大腸桿菌病的程度有關。主要通過水平傳播,特別是接觸傳播。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10月份至翌年5月份是高發期,且區域間流行嚴重程度有差異:多發生在飼養管理差的雞場,往往與天氣突然變化、受風著涼有關,特別是在忽冷忽熱、干旱少雨、暴風驟雨等天氣時易發;雞群飼養密度過大,通風不良,有害氣體過多,都易誘發本病。雞場一旦發生本病,以后很難消除和凈化。
一、臨床癥狀與病理變化
肉雞發生禽流感后,精神不振,或閉眼沉郁,扎堆靠近熱源,體溫升高,發燒嚴重的雞將頭插入翅內或雙腿之間;排黃白色稀糞或綠色糞便,有時肛門處黏附淡綠色或白色糞便;呼吸困難,打呼嚕,呼嚕聲如蛙鳴叫,有的雞咳嗽時有尖叫聲,甩鼻,流淚,腫眼或腫頭;雞冠和肉垂發紺,腿部鱗片發紅或發紫,鱗片下層出血。無并發癥時死亡率一般為2%~20%,并發其他疾病時死亡率升為30%~80%,甚至更高。
對病死雞進行剖檢,病理變化主要表現在4個方面:一是氣管栓塞。肺臟瘀血、水腫、發黑;鼻腔黏膜充血、出血,氣管環出血,內有灰白色黏液或干酪樣物;支氣管、細支氣管內有黃白色干酪樣物(見圖1)。病雞多因窒息蹦高而死亡。二是引起腎腫、花斑腎和嚴重腎出血(見圖2),使用通腎藥物效果不明顯。三是引發氣囊炎,氣囊中出現干酪樣物(見圖3)。四是引起肺臟大面積壞死,有的脾臟、胰臟也出現壞死(見圖4、5)。此外,病雞頭部皮下膠凍樣水腫,頸部皮下、大腿內側皮下、腹部皮下脂肪等處,常見針尖狀或點狀出血。胸腺腫脹,有細小出血點。
二、控制措施
1. 建立良好的生物安全體系,給雞群提供一個良好的生存環境。肉雞出欄后,要對雞舍進行徹底清洗和消毒,清除糞便雜物,用消毒液刷洗,待干燥后用福爾馬林、高錳酸鉀熏蒸消毒,空舍30~60天后再熏蒸1次,方可進下一批肉雞。雞群在整個飼養過程中,要保證合理的飼養密度,注意通風換氣和保溫;糞便要及時清理,經常進行帶雞消毒,水槽、料槽定時用消毒液消毒。
2. 疫苗免疫。市場上有標準株流感疫苗,如H9單苗、新流等聯苗,H9型單苗在蛋雞上應用效果很好,在現代化、標準化完全封閉的雞場應用效果也明顯,但如果用在靠自然通風為主的普通雞舍幾乎沒有任何效果。大型規?;u場可以進行血清學檢測,選用適合本場實際的疫苗進行免疫,才能真正有效。
3. 加強免疫空白期的雞群保健工作。提前用中藥(如黃芪多糖等)提高雞群免疫力,盡量選用質量好的維生素、魚肝油。當雞群中發現有眼睛變形、流眼淚等現象時,應對病雞剖檢,確診后,立即采取治療措施。實踐證明,診斷越及時、給藥越早,治療效果越好,損失越小。用中藥金銀花、板藍根、大青葉、生地黃、連翹、梔子、生石膏、玄參、黃芩、龍膽、甜地丁、知母、麥冬等,配合黃芪多糖,一般有較好效果。
4. 控制繼發感染。在選購優質雞苗的同時,合理使用預防和治療大腸桿菌與霉形體的敏感藥物,減少或延遲呼吸道疾病的發病時間;在每次免疫前后要注意使用維生素與避免使用藥物。
(作者聯系地址:山東省沂水縣職教中心 郵編:276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