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羊品種的選擇
南方地區如秦嶺和淮河以南的長江、珠江流域,西南的云貴高原等地,處于亞熱帶以及部分熱帶地區,氣候溫暖濕潤,雨量充沛,牧草和飼料豐富,應根據當地的條件選擇適合的肉用山羊品種進行養殖。如南江黃羊、成都麻羊、馬頭山羊、隆林山羊、雷州山羊、陜南白山羊、板角山羊、貴州白山羊、福清山羊、都安山羊和海門山羊等都是當地產肉性能較好的山羊品種。若用泌乳性能好的奶山羊如薩能奶山羊、嶗山奶山羊、關中奶山羊以及引進的著名肉山羊品種——波爾山羊對其進行雜交改良,可提高產肉和繁殖性能。
二、種羊的選擇
1. 種公羊的選擇。種公羊應具有本品種的優良生產性能,體質健康結實,精力充沛,活潑敏捷,食欲旺盛;頭略粗重,眼大且突出,頸寬且長,肌肉發達,髻甲高于薦部,胸深而寬,肋骨拱起,背平直,背腰平寬,尻平而寬長,四肢端正,體軀長大,腹大而不下垂,被毛粗長有光澤,具有雄性的悍威;睪丸大小適中,單睪、隱睪以及生殖器官畸形的都不能做種用;鳴聲高昂,臊味重(性欲旺盛的表現)。
2. 種母羊的選擇。種母羊應活潑靈敏,行走輕快,頭高昂,食欲旺盛,生長發育正常,皮膚柔軟富有彈性。奶用的種母羊應外貌清秀、骨細、皮薄、鼻直、嘴大,體軀高大,胸深而寬,肋骨拱張,背腰寬長,腹大而不下垂,尻部寬長而平,后軀寬深,不肥胖;乳房發達而有彈性,乳頭大而整齊。青年羊的乳房圓潤緊湊,緊緊地附著于腹部。老齡羊的乳房多表現下垂、松弛,呈長圓桶狀。
3. 羔羊的選擇。優先選留親代生產性能好的后代,初生重大,生長發育良好,外貌好,體軀長,后軀方正,四肢與頭部端正,髻甲高與尻高基本相等。
三、山羊的雜交改良
為了改進原有品種的品質或培育新品種,常采用雜交繁殖的方法。
1. 雜交方法。根據雜交目的的不同,雜交的方法可分為導入雜交、級進雜交、經濟雜交、育成雜交等。①導入雜交。當一個品種已基本滿足需求,而在某一方面還有較嚴重的缺點時,可利用生產方向一致,并能改良此品種缺點的另一品種進行雜交,以盡量保留此品種主要品質。改良用的品種只與部分原品種母羊雜交1次,雜交后代再用公羊回交1~2次,以獲得含外血1/8~1/4的后代,用此進行自群繁育。②級進雜交。又叫吸收雜交或改造雜交。將本地生產性能差的母羊(被改良品種)與生產性能高的純種公羊(改良品種)交配,以后再將雜種母羊和同一改良品種公羊交配,如此連續3~4代,使其生產性能、外形接近于改良品種,可以自群繁育(橫交固定)。這樣能得到生產性能高又適應當地自然條件的新品種。③經濟雜交。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品種進行雜交,獲得一代雜種的雜交優勢,這樣可以節省成本,增加收益。此法多用于肉用山羊的生產。經濟雜交要選好雜交組合,一般選引進的優良品種為父本,選當地分布廣、繁殖性能好、適應性強的本地羊為母本,并注意改善飼養管理和培育條件,以使雜交種生長發育良好,雜交優勢得到充分體現。④育成雜交。利用雜交的方法培育出一個生產性能高的新品種即為育成雜交。用兩個品種雜交育成新品種的,稱簡單育成雜交;用3個以上品種雜交育成的新品種,稱為復雜育成雜交。一般分3個階段:雜交階段,自群繁育橫交固定階段和形成品種、繼續提高階段。
2. 雜交改良。南方大部地區飼養的山羊產肉性能較差,應引進優良的肉用山羊品種如波爾山羊、南江黃羊等。南江黃羊是我國產肉性能最好的肉用山羊新品種,全國已有十多個省(自治區)引進后用于改良本地山羊,效果很好。如在浙江,本地山羊11月齡閹羊體重21.83千克,胴體重10.93千克;用南江黃羊雜交后,一代雜種羊11月齡閹羊體重32.1千克,胴體重17.58千克。用波爾山羊雜交改良本地山羊,也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如波爾山羊與宜昌白山羊雜交,雜種羊5月齡體重達23.9千克,與同齡宜昌白山羊相比多增重81.1%;波爾山羊與廣西本地黑山羊雜交,8月齡雜種羊體重達35千克,與同齡黑山羊相比多增重50%以上。
3. 雜交組合模式。常用的雜交組合有二元雜交和三元雜交兩種。①二元雜交。以本地山羊為母本,外來山羊品種或地方優良品種為父本的雜交組合叫二元雜交。這種模式良繁體系建立較簡單,只需對本地母羊進行提純選優,選擇和培育體型較大、產仔多、繁殖率高的個體做母本,再用引進的外來品種或地方優良品種山羊做父本,雜交組合后即可明顯提高后代商品羊的生產性能,雜交改良周期短,母羊基數大,飼養管理相對粗放,適合農村千家萬戶小規模飼養,便于大面積推廣。其雜交組合模式如波♂×本♀、努♂×本♀、薩♂×本♀、南江黃♂×本♀等。②三元雜交。母本為本地山羊,第一父本用引進外來山羊品種,第二父本用另一外來山羊品種。這種模式雜交改良效果顯著,但良繁體系建立較復雜,需先培育二元雜交母羊,然后再進行二次雜交培育商品羊,飼養管理要求較高,主要適合規模羊場和養羊專業大戶。一般選擇體型大、生長速度快、產仔多、繁殖率高、泌乳性能好、適應性強的努比、薩能外來品種山羊或優勢明顯的地方品種做第一父本增大雜交一代的體型和提高母羊的泌乳量,選體型大、生長速度快、產肉性能好、屠宰率高的波爾山羊做第二父本,充分發揮后代的肉用性能。其三元雜交組合模式有:波♂×(努♂×本♀)和波♂×(薩♂×本♀)等。
四、純種繁育
純種繁育是指在品種內進行繁殖和選育,即在同一品種范圍內通過選種、選配、培育等措施,保持品種純度,不斷提高品種質量的一種方法。
1. 地方良種選育。南方有不少山羊地方良種,如黃淮山羊、成都麻羊、貴州白山羊、云南龍陵山羊、湖南馬頭山羊等。它們的產品生產方向和生產性能基本上符合需求,并具有某種特色。可在不改變生產方向和特色的前提下,以采用本品種選育的方法為好。選擇優秀的公、母山羊個體進行選配,不斷提高本品種生產性能和品種特色。
2. 純種繁育。純種繁育是指同一個品種,但來源不相接近的公、母羊進行交配,可防止近交,保持品種內純度。一般在保種區內同一品種養羊戶(場)之間交換公羊,進行純種繁育。
3. 品系繁育。品系是在一個品種內彼此有親緣關系,具有共同特點個體組成的遺傳性穩定的群體。品系繁育就是在同一個品種內選有一定差異的個體,并有各自的特點,組合成互相間無親緣關系的品系,通過品系間雜交提高品種的生產性能。分為3個階段:一是在一個品種內根據血緣關系或生產特征建立若干個品系基礎群;二是各基礎群組群后各自閉鎖繁育,建立品系;三是開展品系間雜交,提高品種質量。
作者簡介:李蘇新 副教授,從事畜牧獸醫、動物營養飼料加工等專業的教學和科研工作,先后發表論文多篇,出版《南方肉用山羊養殖技術》等專著。聯系地址:廣西職業技術學院 郵編:53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