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毛蝦體形小、側扁,體長2.5~4厘米,甲殼薄,肉質細嫩,體色潔白透明,口器和觸鞭呈紅色,適宜加工成蝦皮或蝦醬。市場上出售的蝦皮即為毛蝦的干制品。蝦皮有生、熟兩種:毛蝦曬干或烘干的為“生蝦皮”;煮熟后曬干或烘干的為“熟蝦皮”。蝦皮營養豐富,每百克中含蛋白質24.5克,脂肪2.5克,糖6克,鈣1.7克,并富含鈣、磷等礦物質,素有“鈣的倉庫”之稱。兒童常吃蝦皮有助于骨骼和牙齒的發育,中老年人多食蝦皮也有良好的保健作用。家庭食用蝦皮方法多,如用蝦皮炒雞蛋、韭菜、白菜、蘿卜和用蝦皮炸丸子、作包子餡以及燉湯等,都很鮮美好吃。
一、蝦皮的加工
1. 工藝流程。原料處理→水煮→出曬→包裝。
2. 蝦皮制作。
①原料處理:蝦皮主要以中國毛蝦為原料,在加工前要以鮮度質量分等和分別加工,不然會影響產品質量。原料鮮度好,無泥沙等雜質的,可直接水煮;有泥沙雜質的則可用竹筐篩洗,即在竹筐中裝毛蝦5~8千克,然后放入盛有清潔海水的大缸或木桶中進行洗滌。操作時一手把住筐邊在水中左右擺動,一手輕輕翻動筐中的蝦,使混入蝦內的泥沙從篩孔中流出,并隨手揀去小雜魚等雜物。洗滌后將竹筐提出瀝水。
②水煮:向鍋中注入適量的淡水,加入6%淡水重量的食鹽。待水燒開后將原料蝦投入鍋中(蝦與水的比例為1∶4),煮熟后即可將蝦撈出瀝水。在煮蝦過程中要及時撈去鍋中的浮沫。每煮一鍋都要適當加鹽和水,以保持鍋中鹽水的濃度。一般煮8鍋左右,湯水已很渾濁,應及時添加新水。蝦皮瀝水冷卻時,不要搖動竹筐,不然蝦體容易松散影響瀝水效果,且會促使蝦皮變質,尤其是在陰雨天加工,更應注意這一點。
③出曬:煮好的蝦皮,經過充分瀝水冷卻后,便可搬到室外出曬。蝦皮在出曬前,先擺動一下蝦筐,使其松散,然后將其均勻地撒在草席上。當曬到四成干時,用木耙翻耙。翻耙要均勻,以免干濕不一,引起變質。天氣晴朗時,半天左右即可曬好。當曬至六七成干時,收堆起來存放兩天,然后出曬至八成干即可包裝。如當時不能馬上出曬,則必須把瀝水后的蝦皮倒在席子上涼透,次日再出曬。如遇陰雨天氣,則應薄攤于室內風干,切勿堆垛,以防內部發熱變質。若遇連日陰雨則應將蝦皮重新煮,以免引起變質。掌握好蝦皮的干濕度是很關鍵的問題,太干易碎且滋味不鮮美;太濕容易霉變,不能久藏。出成率一般在25%左右。
④包裝:蝦皮曬干后,應稍加過篩去掉蝦糠末,然后按其質量進行分級包裝。要用小塑料袋定量包裝,每袋250克或500克,最后裝進大紙箱。
3. 質量指標。蝦皮以黃白色為上品,蝦粒應大小均勻、完整,干濕度適宜(用手抓一把能自動散開),無雜質,咸淡適中,具有鮮美的口感。
二、蝦皮的食用
1. 清炒冬瓜蝦皮。冬瓜350克(去皮切片),蝦皮20克,雞湯、食鹽、花椒、蔥、味精適量。先用油將花椒煸出香味,加入冬瓜片、蝦皮,用小火炒至斷生,再加入雞湯、鹽、味精、蔥花,煮熟即成。
2. 蝦皮炒雞蛋。蝦皮20克,雞蛋兩個,鹽、味精、香油、料酒、蔥適量。將雞蛋磕入碗內,加鹽、味精,放入蝦皮攪拌均勻成蛋蝦皮糊。當炒鍋下的香油燒至七成熱時,再將蛋蝦皮糊倒入油鍋內(在蛋蝦皮糊中加點水和料酒,炒出來的菜松軟細嫩),然后不斷翻炒成蛋塊即可裝盆。
3. 蝦皮炒韭菜。韭菜150克(洗凈切段),蝦皮30克,鹽、香油、味精適量。用香油將蝦皮略炒,加入韭菜、醬油、鹽,炒熟,再調入味精即成。
4. 蝦皮拌香菜。芫荽300克(洗凈切段),蝦皮50克,食鹽、香油、醬油、味精適量,放在一起拌均勻,即可食用。清香爽口,別具風味。
5. 蝦皮拌蘿卜絲。白蘿卜250克(洗凈切絲),蝦皮50克,香菜適量(洗凈切段),混合在一起,拌入適量食鹽、香油、料酒、蔥、味精,即可食用。
6. 蝦皮蘿卜餡包子或水餃。蝦皮100克,蘿卜500克(洗凈),蔥白60克,一起剁碎,加適量食鹽、香油、醬油、料酒、十三香粉和味精拌勻做餡。用此餡做包子或水餃食用。
7. 蝦皮燉蛋羹。將兩個雞蛋磕入碗內,加大半碗溫水,加入少許蝦皮、食鹽、味精調成蛋糊,裝入碗放在鍋中帶水旺火快蒸至蛋糊凝固熟透,再淋麻油、醬油、蔥花,即成美味的蝦皮蛋羹
8. 蝦皮豬肝絲瓜湯。蝦皮、豬肝各50克,絲瓜100克,姜5克,味精、鹽少許,麻油5克。將豬肝、絲瓜、姜洗凈分別切片,鍋上火、加水400毫升后,放入蝦皮、豬肝片、絲瓜片以及姜片,一起煮熟,再加入味精、鹽調味,淋入麻油即可。
9. 蝦皮拌青椒。青椒250克(洗凈切絲),蝦皮60克,加食鹽、食醋、香油、味精適量,混合在一起拌勻即可食用。
(作者聯系地址:浙江省寧海縣桃源南路347弄4號204室 郵編:31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