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弗森來了,這個曾經叱咤風云小個子人氣依舊,所到之處,萬人空巷,有球迷打出了“答案歸來!”的牌子,“答案”還能歸來嗎?艾弗森自己也不知道答案。
全盛時期的艾弗森,除了打奧運會,幾乎與美國以外的籃球世界絕緣,而今年他已經兩次來中國,下個月還要來第三次。這三次中國行,一次打巡回表演賽,一次參加商業活動,還有一次是街球表演,沒有一次和NBA有關。今年的6月7日,“答案”度過了37周歲的生日,NBA對于他來說已經遙不可及了。
艾弗森已經兩個賽季沒在NBA打球了,而在我們的印象中,他似乎離開得更久,因為自從2006年離開費城之后,他已經偏離了軌道。每位NBA球員都有自己的軌道,但大多不止一條。科比就有兩條:同奧尼爾配合三奪總冠軍時他走的是第一條,而他自己獨立撐起整支湖人隊時走的是第二條,在兩條道路上他都取得了成功——隨著“魔獸”的加盟他很可能回到第一條軌道上;麥迪有四條:為表兄卡特打替補時一條,在魔術隊只手遮天時一條,和姚明雙劍合璧時一條,如今在底層流浪是第四條;格蘭特·希爾最初只有一條,但多年的傷病讓他難以為繼,最終希爾用頑強的意志重建一條新的軌道,樹立藍領新形象……和他們不一樣,阿倫·艾弗森只有一條軌道。
而從2006年起,“答案”就 偏離了這條軌道。離開費城的前十天,艾弗森還曾兩次砍下45+,而此前的一個賽季他場均能夠貢獻33分,一場交易把他完全撞離了軌道。
此后六年的時間,對于艾弗森來說都是虛度的:掘金是卡梅隆·安東尼的球隊,已經形成了藍領風格的底特律更容不下他那特立獨行的性格;重回費城,那里早已面目全非,孟菲斯更是一個完全陌生的城市;土耳其聯賽、CBA……遠離軌道的“答案”每況愈下。
在NBA60多年的歷史中,只有一條軌道并始終成功的似乎只有邁克爾·喬丹,那些偉大的中鋒賈巴爾、張伯倫、奧尼爾都在職業生涯的晚期增辟了第二條軌道——那讓他們的職業生涯得以順利繼續,而我們之所以沒有看到“飛人”的第二條軌道,是因為他第二次復出時選擇的是弱旅奇才——沒有人能長生不老。
“答案”也曾想屈服于現實,球隊領袖、上場時間、首發位置、薪金待遇……艾弗森犧牲了很多,卻無法找到自己的另一條軌道。
因為那根本就不存在,“答案”是惟一的,如果他真的妥協了,那么他也就不是“答案”了。在自己的軌道上,艾弗森只走了十年,和其他同齡球員相比短了些,但這是完全屬于他自己的十年,而這十年他帶給了我們足夠多的東西。
NBA的大門已經對艾弗森關閉,但在每個Al球迷的心里,他仍然在賽場上飛馳,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