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予生 楊 鋒
(駐馬店市農村公路管理處,河南 駐馬店 463000)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中原經濟區開發戰略的實施,交通建設的重點已逐漸向山區延伸。受環境保護、國土資源合理利用及地方經濟條件的制約,往往采用舊路改擴建方式來提高公路等級,許多改、擴建公路的部分路段都采用了舊路改造的方法,原則上以現有道路為主,只要路線線位、線形滿足規范要求的,盡量利用老路改擴建,以避免大改大調或大填大挖占用山區有限的耕地資源。
質量管理與控制的依據是合同文件、設計文件、標有價格的工程量清單、技術規范以及規范規定的國頒標準、部頒標準與省市工程質量標準等。
2.1 合同文件。業主與承包商簽訂的工程承包合同中關于質量管理與控制的有關條款和規定,是進行質量管理與控制的主要依據之一,也是業主與承包商應當遵守并受到經濟合同法保護的法律文件。施工承包合同和監理合同中分別規定了參與建設的吝方在質量控制方面的權利和義務關系,有關各方必須履行在合同中的承諾。
2.2 設計文件。它包括施工圖紙、圖表、技術要求、工程量及有關文字說明。對承包商來講,照圖紙施工是必須遵守的準則。除此之外,還包括經監理工程師審核批準,經業主同意的“工程變更”、“設計變更”的圖紙、質量要求及監理工程師和承包商在工程實施過程中有關技術問題的會議紀要、施工技術要求等,均可作為質量監理的補充依據。嚴格按照圖紙施工是施工階段質量控制的一項重要原則。因此,經過批準的設計圖紙和技術說明書等設計文件,無疑是質量控制的重要依據。從嚴格質量管理和質量控制的角度出發,建設單位在施工之前還應組織設計單位及施工單位進行設計交底及圖紙會審工作。
2.3 施工技術規范。有關的施工技術規范,是承包商在施工中必須遵守的。各工程項目應執行的施工技術規范可以是國家的或有關部煩的通用施工技術規范,也可以是在合同文件中加以明確的專為本工程編制的施工技術規程。因此,它也是工程施工和質量監理的主要依據,承包商和監理工程師在工程施工、監理和驗收工作中都必須嚴格遵守。所有用于工程的材料、設施、設備及施工工藝,應符合合同文件所列技術規范或經監理工程師同意使用的其他的技術規范及監理工程師批準的工程技術規范。
2.4 質量標準。所有工程質量均應符合合同文件中列明的質量標準或監理工程師同意使用的其他標準。它是建立和維護正常生產和工作秩序應遵守的準則,也是衡量工程、設備和材料質量的尺度。
施工自檢是道路工程建設三級質量保證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承包人必須根據合同的要求建立一個完善的質量自檢系統。
由于我國正推行項目法人制,因此為保證工程的施工質量,承包人的質量自檢系統一般也是由項目經理部為主體的三層次質量管理機構組成。三層質量管理機構中,上級質檢部門專人主管質量,項目經理設技術負責人或總工程師主管技術及施工技術部,施工技術部負責各工區質量檢查、各工區或技術員或專職質檢員對施工質量進行試驗、檢查。
3.1 質量自檢人員。承包人應按照合同的要求指定專門的質量自檢負責人,全面負責該項目的質量自檢工作,各級質量自檢人員應由富有施工經驗、技術熟練、熟悉圖紙和規范并且工作作風正派的技術人員擔任。
3.2 質量自檢設備。承包人應配備與工程規模和結構特點相適應的自檢設備(包括試驗設備、測量儀器等),并應按照合同文件的規定建立各級工地試驗室。
3.3 質量自檢依據。承包人自檢應根據合同文件條款中明確的國家和交通部頒布的有關標準、規范、設計文件及監理程序編制有關工作方案,采用標準化、規范化的工作方法。
路基改建工程質量管理貫穿整個改建施工過程,也就是說,它貫穿于整個合同執行過程的始終。根據施工過程,將路基改建工程質量管理劃分為三個階段。
即改建前施工準備階段、施工階段和完工驗收階段。由于不同階段有各自的特點,所以管理的內容和重點也各不相同。
4.1 改擴建前的施工準備階段。改擴建工程施工及監理合同簽訂后,即進人施工準備階段。這個階段是承包人為正式進行各項準備,創造開工條件的階段。施工準備階段要求監理工程師熟悉合同文件、參加施工招標、復核圖紙和放樣定線數據、督促承包人提交施工組織設計、準備第一次工地會議、準備發布開工通知等。
4.2 改擴建施工階段的質量控制這個階段是工程主體開始實施的階段,也是建設項目的質量形成階段。這個階段要求承包人必須按規范規定的施工方法和監理工程師批準的施工方案及進度金倒實施工程,以達到設計文件的要求。在這一階段中,監理工程師主要是協助承包商完善工序控制。
4.3 工程完工驗收的質里控制。完工驗收階段是指各分項工程完成施工,要求承包商按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JTGF80/1-2004)的規定自檢后,報請監理工程師審查、抽檢進行質量驗收與質量等級評定的階段。
5.1 路基改擴建工程質量監督的程序。為保證監理工程師能有效地控制質量,使質量監督工作標準化、程序化,必須制定一套質量監督程序來指導工程的施工和監理,以規范承包商的施工活動和監理工程師為監督、檢查和管理而確定的工作步驟,通常以框圖的形式表示出來,實際上是一個指導工程質量管理工作的流程圖。它一經確定,承包商和監理人員都必須嚴格執行。
5.2 質量監督的基本方法。路基改擴建工程質量監督是對路基及其附屬工程施工中每個環節、各道工序進行嚴格地監督和管理。為了保證達到質量監督的目標,一般可以采用以下監理手段來開展質量監理工作,主要有檢查核實、抽樣試驗、測量、旁站、工地巡視、指令文件等。
5.2.1 檢查核實。監理工程師在施工的全過程中,需要經常對承包人所報送的各類報表和質量數據進行檢查核算或進行現場核實。如監理工程師審批承包商提交的開工報告時,對承包人為開工準備的施工人員組織、施工機械配備、材料質量和配合比試驗及施工放樣等進行檢查和核實。
5.2.2 抽樣試驗。抽樣試驗包括室內試驗和現場試驗兩類,它是監理工程師確認各種材料及施工部位質量的主要依據。抽樣試驗的內容以能控制各施工項目施工質量的主要技術指標為根據。
5.2.3 測量。在路基施工監理過程中,對施工各部位的平面位置、高程、幾何尺寸等進行檢查,主要包括施工放樣、現場復核、施工過程中的側測量跟蹤、工程驗收檢測等各項工作。
5.2.4 工地巡視。工地巡視是監理工程師在路基工程的施工中,為了解路基施工質量的全貌,利用相對較短的時間,對路基的整體(包括路基工程的附屬工程等)進行巡視、檢查。
5.2.5 指令文件。指令文件一方面指施工監理過程中,監理工程師以書面文件的形式提醒承包人注意施工中存在的質量隱患或質量問題;另一方面指監理工程師為保證工程質量,而向承包商發布的工程變更、補充技術標準、施工技術要求、工地會議紀要等,這些文件都直接關系到工程質量,是進行工程質量監理必不可少的手段。
山區公路改擴建工程路基快速施工是一個牽涉諸多方面的復雜系統問題,其基本點在于通過“硬技術”和“軟技術”的應用,包括如人力資源配備、物資供應,新設備的投入、新工藝及新材料的應用,以及全路段施工統籌管理,施工進度動態控制的應用,從而達到優化施工工序,提高施工進度控制水平,減少了交通與施工間的相互干擾,最終達到加快施工速度的目的。
[1]劉伯瑩,姚祖康.公路設計工程師手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
[2]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