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坤
(海林市水務局海林水務站,黑龍江 海林 157100)
我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因此農業發展規模也相應巨大,小型水利工程由于其相對輕便容易操作在農業經營中范圍較廣,對于農業事業的發展也較重要。但隨著發展的逐步深入,小型工程建設與人員發展情況的矛盾日益突出,責任問題、資金使用與管理不適當、技術創新不夠,經營管理不充分,效率低下等狀況不斷展現在人們面前,阻礙農業發展速度和質量,甚至于危害到國家糧食生產供應等重大因素,所以說小型水利工程的進化管理問題迫在眉睫。
在社會主義發展的新階段新形式下,政府著重解決農村、農民、農業發展的信心和責任心有所增強,因而也加強了對水利事業的重視程度,水利建設不但有利于民生發展,更是保護周圍環境的優良措施,對農民增產增收,生活水平的提高意義重大,從而加快整個新農村事業發展的步伐,現在,農村比較實用的還是小型水利,這有經濟和技術兩方面的原因,城市因其發展迅速占用著大型水利實施使用的優先條件。中國內陸自然生態環境惡劣,進而導致的科學文化事業相對落后,機械的使用率,使用效果,使用程度等受到制約,進一步阻礙經濟狀況好轉,惡性循環,在這樣的情況下小型水利地有效利用至關重要,它起著拉動其他因素的重要因素,要優先考慮。
農村小型水利工程主要包括小型溝、渠、圩、壩、橋、涵、水庫、機井、排灌站等。農村現有小型水利工程設施一部分是由鄉、村(組)集體投資投勞建成的,一部分是貸款、國債資金或其他農業扶貧開發項目資金興建的。近年來,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及農村稅費改革政策的出臺,農民個人及聯戶興辦的小型水利工程數量也日趨增多。但由于受客觀條件的限制,農村小型水利工程普遍現狀值得擔憂,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1.1 農民群眾對于建設的認識程度不高,積極性團結性不高,加之經營規范性差,水利工程浪費狀況嚴重,支渠漏水情況頗多,這由于工程保養措施不當,損壞不及時修理,且各個部門運行能力有好有壞不一致,任意改造施工路線進程,供水能力下降,漏洞百出,使用能力效果大打折扣,導致受益者僅能靠打井取水,這又引起其他問題,任意取水用水而不考慮節水,周圍的生存環境也開始惡化,加之最近一段時間燒荒等不合規定不考慮環境承載能力,植被退化喪失,土質下降流失,水庫內淤積嚴重,而使用人員缺乏清理的設備和意識,這樣的后果是嚴重的,淤泥導致水庫存水能力低下甚至發生事故,存水變成水體泛濫。
1.2 資金使用量不足,各單位資金不足而沒有創收能力,設備使用能力無法充分調動,盡管政府為了促進水利事業發展而做出財政補給,在人力,技術方面衣給予較大支持,這些優勢在農村卻無法發揮其正常水平,配套設施輔助工具的建設狀況不占優勢,盡管一些主力設備完成裝配,但是客觀條件往往拖后腿,跟不上進程。
1.3 農村基層的工作人員技術水平不一而足,有高有低,這些年的農業發展規模擴展,而人員管理水平卻無法快速跟上,出現的問題有管理崗位安排不科學,問題解決不及時,管理結構繁冗,人員布置效率不高,人員內部責任心不高。
1.4 施工規劃起點不高,常常得過且過,運作設備與過程低水平化,絕少二次論證技術操作是否合情合理切實可行。盡管政府相關部門已經有了大量關于水利施工與建設的標準,但落實到基層則實現度較差,由于民辦共助,資金依靠國家供給,所以運轉效率不高,而且絕少考慮實用以外的因素,美學,建筑學意識淡泊,而使用質量也參差不齊,大量機械建筑等綜合水平低下,不美觀,甚至于缺少相應功能。
2.1 加強經營的科學性
小型水利工程科學性要求需要逐步提升,除了建設上的重點把握更要使其具有持續發展的后續性,將整個管理做成一個完整體系來對待,完工后的相關資產及時處理和轉移,做好產權保護,主要方式有專門管護,對外招標,轉嫁私人,參照當地人聞地理情況采取相應的運行監管措施,讓工程管理工作進入有頭有尾,有始有終的狀態中來。此外注重配套設施的處理,配合主要工程效率提高,水利工程除了應用于農田生產、生活等實用方面還會創造輔助價值,如防止水體災害,化弊為利,既具有生產意義亦具有生態意義。結合當地農村的水利施工和利用條件需要進行不同的監管模式,原則上考慮農民的真正需要,使農民參與到水利工程的建設中來,經營目的要以服務大眾,服務社會公益為出發點,但是要注重資本的優化利用,保證水利工程監管的循環以及相關人員的生活生產的經濟條件,兼顧經營效益。總之說來要開動經營腦筋,為公眾的幸福和生態事業的長足發展謀利益。
2.2 加強資金投入
在農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設中,需大量的工程投資,應由中央明確各級地方政府在水利工程建設中的財政投入責任,以此來增加各級地方政府財政投入,對現有工程進行維修改造,同時增加新的水利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以適應當今水利發展要求。在努力增加地方財政投入的同時,地方政府應加強對農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設的行政領導,積極組織群眾參與水利工程建設中來,充分發揮政府資金的引導作用。為了杜絕擠占挪用農業專項資金的現象發生,項目實施單位要及時向主管領導和相關部門匯報項目情況,與財政部門積極協調銜接,爭取地方配套資金。
2.3 開發人力資源
我們應該高度重視基層水利行業整體人力資源的開發。要有計劃、按步驟地選拔人才去深造,以適應崗位需要和市場需求;鼓勵職工在職學習,不斷提高整體素質,使基層水利人力資源切實得到保值和增值。對農村現有水利技術人員進行適當分工,明確每個人的業務主攻方向,盡早造就農田水利、水土保持、水資源管理、地質及地下水、水行政執法、財務管理等方面的行家里手,并能統攬全局,承擔起相應的工作。同時加強對技術人員的培訓,并向其做好技術交底工作,使他們也能獨當一面。
小型水利工程須從項目的論證、設計、建設、監理、管理等環節抓起,做好質量全程監控工作。基層水利部門多數集監督、設計、監理、施工等職能于一體,應注重開發人力資源、加強質量教育、提高檢測水平、搞好建后管護等,建立起適合自身情況的質量保證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