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濱
(黑龍江省建三江電業局,黑龍江 建三江 156300)
近年來,由于城鄉差距的縮小,國家加大了城鎮化建設的步伐,我國農村實現了同網同價的用電目標,這對農村用電的質量和可靠性都有了很好的保障,徹底解決了農村用電質量不好的局面,這一民心工程不但減輕了農民的負擔,在一定程度上也為電力企業創造了良好的社會效益。但是對于電力企業來講,在農村電力設施的保護面臨著很大的難度,近年來,農村電力線路及變壓器多次被盜,經濟損失很大,嚴重影響了部分農民群眾的生產生活用電和農村春耕生產的順利進行。為加大對盜竊農村電力設施的打擊力度,確保農民群眾的生產生活用電,全力維護社會穩定,應加強對農村電力設施的維護。
農村電力設施體制改革后,呈現出網點多、網面廣、農村電網網線長等特點,這無形中就給違法犯罪分子行成了可乘之機,一些犯罪者就采取盜竊電力設施的手段,企圖在短時間內發財致富。在農村,電力設施被破壞后,由于路程較遠,無法保證短時間修復供電,這也就嚴重影響了農村的生產和農民的正常生活。再加上農民保護電力設施的意識相對薄弱,在房前屋后的零星樹木的砍伐上、農村道路的修整施工中,破壞農村電力設施的現象也時有發生,這些都對農村電網的運營行成了較大威脅。
農村電力設施、電力線路被破壞后,雖然報警后公安機關會介入調查,但在實際處理中,仍存在一些棘手問題,主要集中在取證難的問題上,這就導致犯罪分子得不到應有的處罰,或者是掌握的證據不足處罰程度較輕。這些原因也縱容了一些不法分子存在嚴重僥幸心理,認為會逃脫法律的嚴懲,進而偷割電線、電纜的現象屢禁不止。電力設施遭到損壞,違法分子得不到懲處,只能由電力企業按照“無過錯責任“原則承擔相應經濟責任。另一方面,由于廢品收購站經常在他們之間形成“一站式“服務,工商等部門對此的監管出現盲區,使得犯罪者一路綠燈就實現了發財夢。即使成功偵破,已經發生的經濟損失是難以挽回的。由此可見,農村電力設施的保護,在現實工作中任務艱巨而復雜。
大部分設施在農電體制改革前,屬于鄉鎮和村隊的集體資產,按照“屬于誰,誰負責“的管理維護和承擔安全責任原則。通過農電體制變革后,資產的性質發生了質的變化,農村的電力資產,所有權、維護管理、安全責任的承擔都發生了上移,但是配備的人員并沒有發生變化,設備也沒有發生增減,這種狀況就造成了顧頭就顧不上尾的管理間斷的現象的出現,加上一些農村電力設施得不到應有的保護,保護的不到位,發生公用變壓器、配電箱被盜,線路、電力電纜、部分農灌線路被盜割,電力設施不同程度上遭到了破壞。人為的事故影響著供電工作正常進行,從而使農民的生產生活受到了嚴重影響。農村電力設施,由于被盜后修復難度大,無形中又大大加重了農民負擔。尤其是在灌溉季節,農田斷電無法抽水灌溉,農時延誤,在經濟上會給農民帶來很大損失。電力資產的移交、資產產權發生的變化、農電設施保護工作、農電資產安全責任完全都由電力企業一個部門負責,電力設施出現故障,完全依靠這一個部門來負責排除,難免在服務時間上照顧不周。
依法辦事的前提條件就是工作人員要熟知《電力設施保護條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電力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只有知法、懂法,才能分清某一行為是否真的違法。為了將農村電力設施案發率降到最低值,工作人員要隨時與公安、派出所等司法部門保持通訊暢通。將農村電力設施的維護工作穩步納入依法治理的體系中來,將破壞、盜竊農電設施的違法犯罪活動作為治安整治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通過司法機關,披露部分典型犯罪案件,揭示犯罪分子依法得到的懲處,來教育村民群眾,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震懾作用。在另一方面,就工商部門來說,要嚴格控制盜割電力設施的廢品收購行為,使盜割的贓物沒有銷路,使犯罪分子無法從中得利。
電力是保障國民經濟運行的重要能源,是發展經濟和推進小康社會建設的基礎。農村各鄉鎮(辦事處)和區直有關部門一定要講政治,顧大局,充分認識保護農村電力設施的重要性,堅決打擊破壞電力設施的犯罪行為,維護廣大農民群眾的生產生活和農村社會穩定。要加大宣傳力度,廣泛宣傳破壞電力設施犯罪的嚴重性,營造打擊犯罪的聲勢,形成全民護電的良好氛圍。
農村各鄉鎮(辦事處)要切實加強農村電力設施保護工作的領導,成立鄉、村兩級護電組織,實行行政一把手負責制,明確分工,落實責任。各村街要成立專門的巡查隊伍,加大對電力設施的24小時巡查力度,防止電力設施遭破壞和丟失。同時,要嚴格落實責任追究制度,對村街所屬電力設施,村街兩委負總責。冬季是破壞、盜竊電力設施易發期、高發期,各供電公司應加強與鄉鎮政府、社區、村委的溝通和聯系,結合農村治安聯防實際,成立義務護線打更巡邏隊,定期對線路及電力設施進行巡視檢查。并加大對廢舊物資收購點的查處力度,積極與當地公安機關部門聯系合作,定期或不定期對廢舊物資收購點進行檢查,扼住電力設備和器材非法交易的源頭。
第一步是積極探索群眾護線工作的新路子、新辦法,充分調動群眾護線員的積極性,真正使群眾護線組織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
第二步是對電力設施整體安全狀況所采取的技術防范措施進行了調查登記,包括線路名稱、桿塔數量、對何部位采取何種技術防范措施等。查找防范工作漏洞的同時,認真做好技防、人防工作。
第三步是配合地方公安部門,加大對盜竊破壞電力設施違法犯罪行為的打擊力度,要求發現案情后及時向當地公安機關報案,報案材料要表明發案時間、線路名稱、電壓等級、桿塔基號、丟失物品、數量和案發地等情況。
第四步是充分利用電視臺,報紙等媒體,大力宣傳保護電力設施的重要意義和盜竊破壞電力設施的違法性,通過組織張貼、散發宣傳單等工作,廣泛深入宣傳,爭取工作的主動性和強制性。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村人口占全國總人口的一半以上,農村的電力設施因其分布面廣,點多等特點,所以維護起來有一定的難度,所以在農村應號召各相關部門齊抓共管,最大限度的保障農村電力設施的完整,遏制破壞電力設施的案件發生,保障農村電力事業的健康穩定發展。
[1]趙爾佳.農電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J].甘肅農業,2011.
[2]楊建仁.電力設施遭破壞、被盜現象的成因及對策[J].農村電工,2010.